會思考的人往往更加聰明,教你三招,讓你成為一個更厲害的人

2019-12-22     霸王課
  • 點擊右上角【關注】霸王課頭條號,收穫更多加薪秘籍。
  • 本文共3919字,閱讀全文約5分鐘

  • 前一陣和朋友聊天,聊到工作時,他滿口抱怨說工作快要把他給撕碎了!

    現在他的頂頭上司,是剛入職還沒過2年的同事,不僅工作能力比他強很多,各方面都好像比他要強,他感覺自己白白工作了5年,不僅沒有收穫成長,還感覺自己各方面能力沒有提升,關鍵是,自己每天還在熬夜加班,付出辛苦也一無所獲,感覺很迷茫。

    聽到他聲情並茂講述自己多麼不容易,心中難免產生一絲憐憫,但讓我覺得可悲的是,他在那家公司工作5年之久,居然還在原地踏步,比他晚上3年班,只有兩年工作經驗的同事,現在是他的頂頭上司,每天對他呼來喝去,指揮他工作。

    當然,這並非只是他公司出現的問題,更多原因還是出自於他,平時他就有一個壞習慣,遇到事情從來不主動思考原因和解決方法,反而是滿嘴牢騷和抱怨,結果導致了他越來越沒有自信,也越來越無法取得進步。

    那他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呢?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詞語解釋,問題就出現在了思維模型上,而思維模型直接決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思維模式強的人,往往能夠能加透徹地看清事情的本質,而思維能力弱的人,維模板單一,陳舊固化,而是只看到表面一層,無法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質。

    一、什麼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模式,它能夠解釋很多領域的很多現象,並且解釋力很強,能夠揭示事物背後的本質規律。

    查理·芒格說:「思維模型是你大腦中做決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查理芒格的思維模型中有一個「3」 的法則,說的是數字3是個神奇的數字,當你打算說服一個比較資深的人去做某件事時,一定要給出3個原因,不是兩個,也不是四個,而是正正好好的3個原因。

    做年度目標規劃時,可以使用 333 法則,確定3個年度核心目標,每周做三件與核心目標有關的事情,每次至少堅持30分鐘,日積月累,你的目標必然會完成。

    這就是"「3」 的法則"的思維模型,帶給一個人解決說服問題以及完成年度目標規劃時的作用。

    萬維鋼老師在《萬萬沒想到》中提到:

    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絕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隨意的動作,他們大多具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就是模型。而厲害的人,或者精英就是善於掌握和利用這些模型解決問題的人。

    越厲害的人,掌握的思維模型越豐富,因而也能比普通人看問題更加透徹,思考問題更加全面。解決問題更加到位,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應該「收藏」更多的思維模型,幫助自己更好的做決策和以系統化的方式解決問題。

    數學家龐加萊說:懷疑一切及相信一切都是容易的解決方式,但兩者都撇除了必要的反思。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一定運用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通常人們面對問題總是絕對懷疑或者相信,而沒有固定的思考模式,所以思考就容易出現偏差,導致決策失誤,最終出現嚴重的問題,而擁有越豐富的思維模型時,一個人就懂得了思考以及反思的意義,就能從各個角度分析某個問題,從而更加客觀的解決問題。

    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 問題就像一顆釘子。我的那位朋友遇到問題愛抱怨,而不思考問題的根源以及解決的措施,並只是自己沒有主動思考的態度,而是因為頭腦中缺少解決相應問題的思考模型,所以遇到問題會慌張,不知所措,但凡他如果掌握更豐富的思維模型,相信他能夠更順暢的解決問題。

    二、如何有效學習並應用思維模型

    了解思維模型,能夠避免靜態思考,幫助你快速找到事物之間的規律,將散點的信息聯成線,再形成面,從多維的角度解決問題。

    1、基於問題,尋找或者提煉模型

    思維模型並非只是單純的思考模式,更是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我們要基於現實問題去尋找思維或提煉模型。

    舉一個經典案例:豐田汽車公司前副社長大野耐一,曾經發現公司在製造汽車時,製造機器會突然停機,但是很多員工就因此會停下手頭的工作,不去思考其原因到底是什麼。然後他用5why分析法,去發現問題的根源。

    問題一:為什麼機器停了?

    答案一:因為機器超載,保險絲燒斷了。

    問題二:為什麼機器會超載?

    答案二:因為軸承的潤滑不足。

    問題三:為什麼軸承會潤滑不足?

    答案三:因為潤滑泵失靈了。

    問題四:為什麼潤滑泵會失靈?

    答案四:因為它的輪軸耗損了。

    問題五:為什麼潤滑泵的輪軸會耗損?

    答案五:因為雜質跑到裡面去了。

    經過5次連續的提問為什麼,才找到真正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如果員工不用這種刨根問底式的精神來發掘問題,那麼很可能會在第一個問題時就匆忙解決,然後不停再犯錯,讓問題始終停留在表面。

    而我們想要快速解決問題,就要根據現象去尋找或者總結一套思維模型,來幫助我們更快的解決問題。

    那麼思維模型到底應該怎麼形成或者去哪裡尋找呢?其實有兩個途徑。

    第一、通過總結實際工作流程,提煉思維模型

    工作中,我們經常會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否高效、合理,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如果我們能勤于思考,並且不斷提升工作流程,更高效的拿到結果,最後就可以通過總結實際工作流程,去提煉思維模型。

    第二,通過讀書或者聽專家講課掌握思維模型

    無論是作者撰寫書籍還是專家講課,其實都是將自己形成的一套經驗,將網狀的思維通過樹狀的模式,以點的方式表現出來,最終其實是一個面的思維模式。比如你要解決營銷的問題,你就可以去讀《定位》、《營銷管理》等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將自己的思維模式固化凝結成冊,你就能夠以最省力的方式去獲取思維模型。

    當我的朋友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首先應該基於問題,去尋找思維是否有思維模型,可以總結工作流程,看能夠解決,如果不能就去看書,找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這是第一步解決問題的關鍵。

    2、不斷實踐,反覆驗證,形成方法論

    當我們掌握了一套思維模型時,我們還需要根據思維模型,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節奏,並且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和應用形成一套固定的方法論。

    也就是說,我們要將思維模型進行刻意練習,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的深入了解並且形成一套固定的行為方式。如何實踐,進行刻意練習,才能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思維模型呢?在這裡分享三個方法,分別是情境式學習、交替式學習和回顧檢測。

    1、情境式學習

    情景式學習,就是說,你未來怎麼用知識,現在就如何記住知識。比如這兩天正是考研的時期,很多學生都選擇在宿舍背書,其實不如在圖書館或者教室背書好,因為在考試的場景是教室,如果在教室背書,能夠快速使你想起當時記憶的場景,從而引發記憶某些知識點會更加牢固。

    這也是我們某些時候,會發生一種現象,突然在某個場景,想到曾經做過某件事,而且讓你感覺突然自己是重逢了前幾天的自己,這就是情景式記憶在發生作用。

    2、交替式學習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當你完成一項工作時,有時候從家裡搬到咖啡館,你發現你的效率會突然提升,這就是因為交替式學習在起作用,有意識地把通過更換場景和改變策略解決問題,會大大提高一個人的做事效率。

    在時間管理領域有一個番茄工作法, 就是要集中精力工作30分鐘後,休息5分鐘,然後再繼續工作,講的就是交替式學習,會幫助一個人更好地集中精力,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一種狀態,很難保持充足的精力完成一件事,而且效率會越來越低下,無法真正做好一件事。

    3、回顧檢測

    《認知天性》這本書裡面講了,你要把書關起來去回憶,能回憶多少算多少。這就是在幫助我們進行回顧檢測,為什麼在上學期間,我們要經常做期中測試,期末測試,其實就是考驗一個人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

    回顧檢測時,不能直接看著書本知識學習,而是要停止用眼睛看書,通過記憶來不斷喚醒書本的知識,讓知識重複出現在大腦中,提高知識的掌握能力。

    我的朋友就應該應用以上三種方式,去深化思維模型的學習,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形成方法論,以便於下次遇到相同問題時,更加便捷的解決。

    3、抽象成更加複雜,解決問題更加到位的思維模型

    一個思維模型不是永遠確定的,而是能夠不斷深入和複雜化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提煉出更加複雜,更符合實際情況的思維模型。

    為什麼現實中的問題,永遠比思維中想到的更複雜,就是因為自己思維模型中有欠缺的地方,而在實踐和應用的階段,就是將原來的思維模型,不斷抽象成更加複雜,解決問題更加到位的思維模型。

    你可以用費曼技巧來提煉,分成三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思維模型,寫在白紙上

    第二步,假設你是教授這個思維模型的老師,正在試圖教一個只有7歲的小學生,你必須要給他講明白,無論你通過比喻的方法還是更加簡潔的話

    第三步,不斷將你的話進行精簡,使其避免囉嗦,同時要反覆看思維模型的相關概念,直到你覺得不能再簡潔的講述。

    寫在最後

    掌握豐富的思維模型,能夠將我們的學習效能產生驚人的提高,這是很多成功者和實踐者共同的感受。如果你能夠按照以上的步驟執行並且不斷重複,那麼你也將會越來越厲害。

    還回到我的朋友身上,如果他遇到問題不抱怨,而是先基於問題,去尋找成熟的思維模型,沒有的話去按照曾經的實踐去總結思維模型,問題就能夠很快的解決,並且如果他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應用,並且產生一套成熟的方法論,再用費曼技巧徹底掌握並且很好的教會別人,相信他就能夠比原來更加厲害,因為他解決問題,不是基於經驗的一種簡單判斷,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實際出發來解決問題,那麼問題當然能夠更加順暢的被解決。

    所以,無論我們在職場中還是生活中遇到問題,最關鍵的不是抱怨,而是先去思考利弊,分析問題,找到思維模型,然後再通過情景式學習、交替式學習、回顧檢測的方法掌握思維模型,最後再通過費曼技巧徹底掌握和提煉更加複雜,符合實際的思維模型,那麼一個人解決問題就將更加順利。

    —— END ——

    責任編輯|清風

    • 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9jWL28BMH2_cNUgD0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