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項目如何少花錢,做出高品質的園林景觀?手把手教你

2019-11-26     明源地產研究院

低成本VS高品質

想擁有滿目綠水青山的生活環境?

想擁有體面震撼的來訪體驗?

想擁有五星級酒店花園的居住感受?

如此高端的園林品質是眾多園林人一直追逐的夢想,

然而一摸兜…………

於是乎,我們從設計前就開始拆分計算,設計中又各種估算核對,

好不容易在保證園林效果和不超成本線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夾縫

然而,當成本的小姐姐算完錢……

還是要跟你急眼?

沒辦法,只好痛下狠心砍砍砍,

恨不得一分錢要掰成兩瓣兒花

然而,待到項目落成後……

園林設計工作太難了……

那麼在材料價格逐年上漲的高成本壓力下,

我們又該如何做出好的景觀設計呢?

我們勤勞勇敢的小夥伴,通過復盤眾多項目,

總結經驗,淬鍊出此篇

為撓禿了頭的景觀設計師們提供解藥

喂,什麼時候開始上乾貨啊?

說了這麼多還沒進入正題,難道你在等建築提資麼?

建築提資?要等那就晚啦!!!!!!

快來在前期規劃階段就跟建築的小夥伴們肩並肩手拉手吧~~~~~

設計前規劃階段

消防登高場地與消防路

園區路網規劃應儘量與消防場地呼應,避免消防場地與主要交通路網交錯而產生夾角空間。否則為了消化這些異形空間,需額外增加更多硬質空間協調銜接,造價成本增加。

回車場地與消防路

若消防路可以將相鄰的兩個消防登高場地聯通,則可考慮取消回車場地,減少硬質面積,節約成本。

消防登高場地與入戶空間

消防登高面與建築之間的距離L,在滿足消防規範的同時應儘量多留綠化空間,同時可將登高面與宅間活動場地相結合。如此一來在保證入戶景觀綠化品質的同時,亦可合併減少硬質面積,對於節約成本和提高景觀品質都很有幫助。一般情況下5m≤L≤10m為宜。

規劃的底子打好了,頓時就有底氣了

接下來,可以一起來談談人生,聊聊設計理想了~

設計方案階段

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那麼我們的硬景漢子和軟景妹子

該如何組隊呢~~?

軟硬景比重把控

——如何拼成一桌好席面,就看葷素怎麼配

軟硬景比例控制:景觀中硬質面積造價高,因此必須有效控制硬質面積的占比,避免出現純粹的形式追求而產生浪費的硬質空間,根據項目大數據分析總結,硬質鋪裝面積站景觀面積20%為宜,根據項目檔級定位,可上下浮動5%,一般低成本造價的軟硬比有三種 --- 7:3,8:2,9:1。

——————硬漢子的分界線——————

硬景中景觀節點分級打造——好鋼用在刀刃上

首先要在景觀節點的數量和等級上進行成本精準投放:

1、造價≤300的項目只保留一級景觀節點;

2、造價介於300~400之間的項目可做到二級景觀節點

3、造價大於400的項目可考慮三級景觀節點

一級景觀節點:入口空間、全齡空間(結合看護健身設施)、陽光草坪

二級景觀節點:戶外會客廳、多功能健身場地、軸線景觀

三級景觀節點:宅間會客廳、萌寵樂園、文娛活動空間

其中,對於成本≤350元/㎡的項目可多關注一級景觀節點的打造,二級景觀節點儘量結合消防場地去布置。

硬景節點的標準化——流水線的效率

標準化的運用可以使不同景觀產品的工藝更加成熟,對成本的控制更加有把握,同時,對於業主而言,標準化的運用也可以使景觀呈現效果更加精緻穩定。

硬景中構築物的把控

硬景中構築物的設計較為複雜,也是影響園建成本的重要因素。

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

1.控制構築物的數量

a、去除繁複的形式化的構築物,只保留有點睛效果的構築物單體

b、轉換傳統思維,考慮用其他形式的處理手法來營造空間

2.儘量採用成品

座椅、雕塑、垃圾桶、花缽等布品,儘量挑選成熟的成品,不僅節約成本,更節省施工時間。另外,在布品的材料選擇上,儘量選擇輕質,易運輸易維護的材料,節約基礎及後期維護成本。

硬景中材料的把控

1.材料選擇

鋪貼材料:

材料占比的比例,決定了硬景成本的高低。

控制的基礎措施:

1)控制石材使用面積

a.鋪裝部分只在主入口及入戶區域使用石材,其餘部分使用可以使用效果達標的替代材料。如PC磚,石英磚,磚材、液體仿石材地坪等人工材料

b.構築物貼面部分儘量石材,採用真石漆。不過如有一些對於景觀效果要求較高的重點區域可採用石英磚,高品質瓷磚,御彩石等人工材料代替

2)控制材料的使用品種

a.石材的價格與產地、品名、面層類型有關,同樣的品種,進口的比國產的貴近一倍,山東產比福建產貴20%。

b.一個區域內通常石材品種不宜超過3種,主要出入口及節點上的石材種類不宜超過5種。否則在石材品種多,但每種使用數量少的情況下,進貨難度及運輸成本亦會增加

3)控制材料的面層

石材面層的不同處理手法對於造價也會產生影響。其中自然面、拉溝、龍眼、仿古、荔枝面等面層較貴,需慎重使用;

2.材料規格

a.所有尺寸須符合整模數,儘量使用或利用市場上通行的材料規格來進行設計,如石材用300的模數,節省材料的損耗,材料規格宜在5種以內

b. 避免使用超規格板及石材異形加工。避免磚材有太多的切個碎角。

c.鋪裝拼花如非必要,儘量避免選擇過於複雜的圖案,切割複雜需要異形加工、鋪裝人工費高、材料損耗率高

d.設計中大量利用現有的地形產生直線作為景觀構成;曲線及弧線則選取合適的材料進行搭配和控制;

e.花崗岩石材切割,切割下來的邊角余料,集中起來可作為非重點區域的碎拼鋪裝;(避免材料浪費,節約成本)

上圖兩石材造價相同,但由於石材規格的選擇,完成後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別

c.根據不同位置合理確定材料厚度,以石材為例:

1) 壓頂宜使用50mm厚

2)非行車道地面宜使用20mm厚(荔枝面採用30mm厚)

3)行車道地面宜使用50mm厚

4)立面宜使用20mm厚(非荔枝面等顆粒感面層)

5)非重點節點踏面宜使用30mm厚,石材儘量採用本地貨源

3.工藝手法的控制

鐵藝門、圍牆、護欄等鐵藝部分儘量選擇紋路簡潔、工藝簡單的做法,減少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

硬景的優化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但是軟景部分也不能忽視

通過巧妙地優化,也會積少成多,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哦!

——————軟妹子分界線——————

軟景植被把控原則

-合理控制種植組團與草坪空間的面積比例關係

-優化喬、灌、地被規格及配置比例以及掌控植物栽植密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合理控制種植及銷售時間。儘量避免時間緊,通過加大栽植密度提高綠量的做法;

-花卉的後期更換、維護成本較高,北方地區冬季效果欠佳,應酌情選擇。

1)重點打造,少即是多

入口區、重要景觀節點應該重點處理。植物儘量不以線狀布置、而是以團狀、片狀布置。

形態優美的較大規格樹種用在點睛位置,如空曠草坪散植、軸線端頭群植、入口處對植等。

2)物盡其用,合理分配

a.可藉助地形來提升喬木的體量。將「不完美枝型」的樹高低組合搭配,群植或叢植,互相彌補不足,豐富視覺效果。

b.住宅周邊儘量選用低分枝植物,在較小種植密度的情況下,儘可能有效遮擋視線,保證私密性。

c.採用攀援植物在入口、建築邊角、道路拐點布置形成視覺焦點,以最低的成本有效提高綠視率。

3)尊重植物的生態習性,合理擇地

a.充分了解植物生態習性,陰性植物選擇庇蔭處種植,陽性樹種種在建築南邊陽光重組處。

b.高度密集的住宅小區不宜選用喜陽的植被,容易造成大面積凋亡。

c.廣場或者售樓部前的樹池尺寸要留出足夠空間,不宜選用根系過於發達的喬木,避免二次更換。

d.行道樹等需要遮陰的區域宜選用速生樹種,可在較短時間內達到綠樹成蔭的效果、

e.組團綠地由於尺度大整體配置容易雜亂、堆砌感強,所以分解為小尺度的組團配置更易把握尺度。一般在中間區域成片種植,邊緣處相對錯落複雜。

植物配置要以重要節點為重心,注重硬地景觀與綠地的形式、布局的結合,用植物圍合外圍景觀,藉以營造豐富的、多彩的、流動的景觀空間。其他地方可以適度弱化。

軟景中植被林草比例

1.關於植物標準化比例控制

對於園林成本低於350元/㎡的項目

1)草坪面積占綠化總面積比例宜為40﹪。草皮採用普通兩季型。

2)中軸景觀:喬木的規格選擇中,孤賞點景樹胸徑宜為20~25CM,胸徑10~15CM的占30%,色葉樹種不超過10%。

3)小區公共景觀:喬木的規格選擇中,胸徑10~15CM的占40%、15~20CM的占3%,灌木球徑80㎝以上;選用四季景色變換植物。

4)道路綠化帶景觀:常綠喬木占40%;灌木球徑60㎝以上。

5)河岸景觀:以春、夏季,觀花、觀葉、觀果品種占50%。

2.植物配植初期考慮植物對空間的功能性

一顆大喬和一片草坪的成本比大約是8:1,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樹群位置和面積決定了成本分配是否合理,這些需要在概念階段有初步設想考量,擴初階段再根據集採樹種及苗木市場動態情況作動態調整。

景觀效果提升+成本降低(小貼士):

1.多選用綠量大、綠期長的樹種。根據植物花期和色彩變化選擇植物保證四季有花四季有景。少用一二年生草花,可以使用宿根草本或者常綠地被代替,節省更換成本。

2.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搭配。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的價格相差較大,合理搭配二者比例,不僅能夠保證景觀中的植物多樣性,也可以相對節約成本。

3.選用鄉土樹種。鄉土植物的運輸採購成本比較低,成活率高、適應性強,並且能彰顯體現地方特色。

4.選擇養護管理費用低的植物。多選用抗性強、壽命長、成活率高、耐修剪的植物。

5.選擇經濟作物,打造社區農莊,增加景觀的參與性,節約成本的同時提升小區活力。

總結:

看完了如何針對性的對硬景和軟景的改造,是不是知道如何更好的操控你的小帳本了?

那麼,現在要開始搶答了:

在低成本的高壓力下,小夥伴們到底應該如何把控景觀設計呢?(敲黑板)

1、前期規劃階段,景觀專業要提前介入給予意見和建議,預留好後期景觀的發揮空間,並儘量減少後期因景觀與規劃不符而造成的拆改。

2、方案設計階段,對軟硬景分配比例,硬景中景觀節點成本投放比例,軟景種的林草比例等進行大數據把控,做到從設計伊始就心中有數。

3、在圖紙深化階段,對材料,做法,工藝等細節方面再進行深層次細化把控,精益求精。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用最經濟的成本去營造高品質的可持續景觀空間。

來源:PLORY技術匯(ID:PLORY-Technology)已獲得授權,向原作者表示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gWupm4BMH2_cNUgY6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