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夫妻隱居深山11年,花350萬開墾2500畝地,父母已認不出

2020-09-02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北大學霸夫妻隱居深山11年,花350萬開墾2500畝地,父母已認不出

厭倦了世俗紛爭的陶淵明,他甘心從官場中退出,從此隱居田園,與青山綠水為伴,成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那首《飲酒》詩依舊是許多隱士的座右銘:「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青松是當代比較著名的一位隱士,他是河南洛陽新安縣人,他是一個很熱愛學習的人,在高考未恢復之前,他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當時的機要局,後來高考恢復之後,王青松迅速的投入到學習當中,竟考進了北京大學國政系。

由於在機要局任過職,王青松進入了北大後收到了許多同學尊敬,他經常西裝革履,哪怕在宿舍都要穿著皮鞋,同學們都尊奉他為「老大哥」,而向來成熟穩重的王青松,在考研的時候又選擇了比較好找工作的法律專業。

畢業之後的王青松繼續留在北大任教,過上了平平淡淡的教學生活。一直到1985年,全國颳起了一陣養生熱,而從小就學武術的王青松,成為了第一批「養生專家」,這可給王青松帶來了名聲和巨大的財富。

在開展養生班的時候,王青松還邂逅了一名年輕漂亮的北京外國語學院女學生,王青松經常熱心的和對方講養生之道,久而久之便產生了特殊感情而走在了一起。沒想到一次偶然的發展機會,不僅給他帶來了名利,還有幸福的婚姻。

1990年之後,王青松又一下子從頂峰跌落,他在學校報考哲學系博士的時候,成績還是第一名了,但是學校卻不給錄取。第二年再次報考法律系,結果依舊是一樣不予錄取。他內心的理想完全被打破了,他開始審視自己人生目的。

另一面妻子張梅的生活過得也並不如意,妻子也是老師,喜歡自然的生活方式,因此學校在引進電腦辦公後,妻子張梅顯得很不適應。剛好這些年開養生課賺了不少的錢,於是王青松便計劃著在北京與河北交界附近的山區買一套老房子,從此隱居下來。

在2000年以後,他們把一切的事宜都安排好便脫離了北大,用20萬元的價格租了老房子附近2500畝土地的50年使用權,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隱居生活,他們每天種菜養家禽,生活完全自給自足。

王青松和張梅是一個很有學問和理想的人,他們隱居後還僱傭了許多工人來打理這2500畝田地,有的田用來耕種,有的用來建設成美景。他們希望能夠營造一個沒有任何污染的世外桃源。

對於金錢沒有太多概念的兩夫妻很快便把存下來的350萬元花光了,後來兩人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名叫小宇,孩子出生時都沒有下過山,是王青松接生的。但如今孩子漸漸長大了,父母不能要求孩子也過和自己一樣的生活,不得已他們只能再次下山,好在他們的學歷還在,相信就算下山也不至於過得太拮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f8nTXQBd8y1i3sJJc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