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新建的戲樓、戲院、會館、廟台等等,首場演出的戲班,都要舉行"破台"的祭禮。破台的形式,各有不同。除此而外,演戲、看戲也有不少禁忌。紹興目連戲的這些規矩更有神秘色彩。
舊時,新建的戲樓、戲院、會館、廟台等等,首場演出的戲班,都要舉行"破台"的祭禮。如果演戲時出了大事故,死了人,也要破台。戲業人稱台口朝南、朝東的戲台為"陽台",朝北的為"陰台",朝西的為"白虎台"。有一種說法:"要想發大財,最忌白虎台。"所以,凡是台口朝西的"白虎台",也必須"破台",然後才能演出。否則,就以為戲班內會出現吵嘴、打架的事;或者演文戲出錯,演武戲傷人;甚至使戲演不下去,以後也無人來邀請戲班出戲。
新建的戲台都要舉行"破台"才能啟用
破台的形式,各有不同。一般的是在夜間讓一有武功的演員扮演靈官,在舞台上追趕一由旦角扮演的女鬼,把"女鬼"趕跑。殺一隻公雞,把雞血灑在戲台四周,然後放鞭炮,敲鑼打鼓一通,就算破台了。
破台之前,禁忌在前台點燈,後台的油燈,化完妝後也得吹滅。"破台"時忌外人偷看,忌說話。演員嘴裡叼個硃砂包,據說可以辟邪,免得引鬼上身。
這樣的角色才能擔當破台重任
由於表演的內容和劇種不同,戲業禁忌呈現明顯的地方色彩。在浙江西南山區,演戲是鬼神祭禮的一種儀禮。群眾看戲,忌男女混雜,台下男女分座,女座在兩廊之下,廊樑上拴掛一藤鞭,如男人闖入廊下,或有戲侮婦女之事,任何人可取藤鞭打犯禁的人。演出時,將當時戲金用袋分裝掛於台口,每台戲金十二元,則用十二隻小袋每袋放上一元,聯成一長串。推舉村中年老觀眾數人監台,如發現藝人演出不認真,出差錯事故,監場的當場剪去一袋以示懲罰,寓代神執行之意,藝人不得違禁抗拒。而且最忌事後爭執,觸犯神怒要遭禍。演戲忌演過月戲,即戲期從這月演到下月,故安排演出必於月底結束。據說演過月戲的戲班和村子都不會太平,要出事故。
過去,看戲的如何坐也有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藝人也有禁忌。山區本地戲班的藝人,都是山民子弟,演出也在山鄉。在山路上走時,忌丟石子玩,忌腳踢石子,據說這樣會丟掉生意。藝人走路打傘時,忌將傘旋轉,據說這樣會使生意不安定;忌在後台下棋,說是一盤棋越走越亂越分散,會使戲班散夥。吃飯時,旦角藝人忌先動筷子;藝人後台忌坐椅凳,以戲箱代之;旦角忌坐盔帽箱,小丑則可以坐任何戲箱或者奇特坐具;其他行當除盛放祖師牌位箱之外,也可任意坐。坐箱忌一屁股搭兩隻箱,說這會引起班內不和,事故多。忌男藝人妻子進入後台,萬一發生此事,要在後台燒稻草解災,說是藝人扮演神佛仙道和古人(鬼),女人來了會沖犯鬼神,扮演者在台上就會受傷或死亡。
目連戲是以宗教故事"目蓮救母"為題材,保存於民俗活動中的古老劇種,是目前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劇目,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戲祖"。 紹興目連戲,則是指流傳於於浙江紹興市一帶及目蓮救母為題材的戲文,是紹興水鄉"社戲"乃至整個民間戲曲的主要劇種之一。
目連戲
今天就說說紹興目連戲的一些禁忌:
紹興目連戲是一種籠罩著神秘恐怖氣氛的宗教戲劇形式,演員多以鬼的面目出現。演員時常擔心表演時,會有真的鬼靈出現在台上,觀眾則時常懷疑自己座席的旁側,正坐著不少鬼靈的身影,它們正與觀眾們一齊欣賞看戲。因此,目連戲演出氣氛十分緊張和嚴肅,經常伴有很多禁忌,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在演戲或看戲時受到鬼靈的襲擊或侵害。紹興民間認為,只要在演戲或觀戲時實現了這些禁忌,就不會觸犯鬼神的利益,這樣才會有效地保護自己。
演員是扮演鬼神的成員,他們與鬼神最為接近,也最容易受到鬼神的侵襲和傷害。因此,他們在演出目連戲時的禁忌也就最多。例如,在戲開演之前幾天,演員每天都要沐浴焚香,還要禁房事,忌吃葷。扮演女吊(女性的弔死鬼,是紹興一帶戲劇中的角色)、男吊的演員都有一條長舌拖於口外,這條口舌不可隨便畫上,一般都要等到戲開場之後,台上吹起目連瞎頭(一種特別樂器,好象喇叭,細而長,可有七八尺,大約是鬼物所愛聽的罷,和鬼無關的時候就不用),這時才進行畫舌,此舉稱為"封嘴口"。因為畫上舌頭之後,扮演男吊和女吊的演員就不能再隨便講話了,必須坐在後台等著上場,要是這時開了口,就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如果一時忘記了這一禁忌,在演戲結束後必須燒紙進行懺悔。演員畫舌後不能開口講話的習俗,反映了民間古老的鬼神禁忌觀念,這種觀念以為畫了舌後的演員就成了真鬼靈,倘若開口,此時鬼靈還未脫身,就會使演員身處危險。其實,按結構主義人類學的觀點,畫舌後的演員既為人又為鬼,處於模稜兩可的狀態,本身即是禁忌的對象。他們的一舉一動自然不能像平常人一樣。扮演男吊和女吊的演員,不能站在露天,不能見太陽,即使是在野外廣場上演戲,也要蒙上一張篷布。這大概是演員裝扮成鬼靈後,亦即進了陰間,不能再見陽光。
目連戲中的男吊女吊
觀眾雖然不像演員那樣直接以鬼神的身份出現在台上,但是他們認為自己在看戲時,也會經常遇見鬼神,所以也得非常的小心謹慎。例如戲未演完,觀眾就不回家,特別是不能邀人回家,因為人們認為如果看戲的中途回家,或者叫別人回去,這樣鬼就會跟到家裡。只有等鬼王掃了台後,台上的鬼魅已被除盡,這時回家就不用擔心有鬼跟著了。
戲台道具在演一般戲時是不具有什麼神性或魔力的,但是到了演目連戲時,戲台與道具就會與戲中的鬼神結在合一起,這時就不能把它們視同一般之物了,因此,演出目連戲的道具也就有了不少的禁忌。舞台上使用的器具,如鞭、杵、刀、棍、槍等等都禁忌隨便挪動位置,不能放在污穢的器物上面,取用時要凈手。
目連戲中的鞭、杵、刀、棍、槍等等都禁忌隨便挪動位置
紹興目連戲及其他古老的地方戲種,如儺戲等等,演出時所流行的各種戒規和禁忌,不但形式眾多,而且意義複雜,有的為了敬神,有的為了驅鬼,有的為了免災,有的為了祈福,但是所有的這些禁忌,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防禦"鬼神的侵害,它們不像巫術那樣對鬼神採取積極的控制辦法,而是企圖通過防範和迴避與鬼神發生衝突而採取的一些措禁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