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憂傷無盡頭,駕著馬車去出遊

2019-10-31     中華人APP

《國風•邶風•泉水》,《毛詩序》、方玉潤《詩經原始》、范家相《詩瀋》等以為是衛女思歸之作,而何楷《詩經世本古義》、龔橙《詩本誼》、魏源《詩古微》、高亨《詩經今注》等以為是許穆公夫人所作,黃中松《詩疑辨證》則懷疑是宋桓夫人或邢侯夫人所作。

有家不能回的憂愁,絲毫都不亞於無家可歸的悲哀。在人遭受痛苦磨難的時候,家園家鄉常常取代神靈上帝而成為人們精神上的支柱和依靠,成為人們在痛苦磨難中堅持下去、與之抗爭的力量源泉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鄉愁是可貴的。

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此詩的藝術手法,主要是以幻寫真,通過虛無縹緲的描寫,襯托主人公真切深沉的思念。

用今天的語言唱《泉水》,大致是這樣的——

泉水汨汨流不息,還是回歸入淇水。

懷念衛國我故鄉,沒有一天不在想。

同來姬姓好姐妹,且與她們來商量。

回想當初宿泲地,擺酒餞行在禰邑。

女子出嫁到別國,遠離父母和兄弟。

臨行問候我姑母,還有眾位好姊妹。

如能回鄉宿在干,餞行之地就在言。

車軸上油插緊鍵,直奔故鄉跑得歡。

疾馳速奔回到衛,不會招來甚後患?

我是思緒在肥泉,聲聲嘆息用不休。

再想須城與漕邑,我的憂傷無盡頭。

駕著馬車去出遊,藉此排解我憂愁。

有懷於衛,靡日不思

【原作簡釋】

《國風•邶風•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有懷於衛,靡日不思。

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泉水——衛國水名,即末章所說的"肥泉"。毖(bì)——"泌"的假借字,泉水涌流貌。——淇水,衛國河名。有懷——因懷念。有,以,因。——無。孌(luán)——美好的樣子。諸姬——指衛國的同姓之女,衛君姓姬。——一說願,一說姑且。)

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泲(jǐ)——衛國地名。或以為即濟水。——以酒送行。禰(nǐ)——衛國地名。——指女子出嫁。——父親的姊妹稱"姑"。)

出宿於干,飲餞於言。載脂載舝,還車言邁。

遄臻於衛,不瑕有害?

——衛國地名。——衛國地名。——發語詞。——塗車軸的油脂。舝(xiá)——同"轄",車軸兩頭的金屬鍵。此處脂、舝皆作動詞。還車——迴轉車。——遠行。遄(chuán)——疾速。——至。——通"胡""何";一說遠也。)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

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肥泉、須、漕——皆衛國的城邑。肥泉一說同出異歸之泉。——通"滋",增加。悠悠——憂愁深長。寫(xiè)——通"瀉",除也。與"卸"音、義同。)

【手法拾貝】

第一章用泉水流入淇水起興,委婉道出自己歸寧的念頭。這兩句與《邶風•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同用"彼""亦"兩字起調,文情悽惋悱側而不突兀,由此點出詩題——"有懷於衛,靡日不思。"自己魂牽夢繞著衛國,但如今故國人事有所變故,自己想親往探視而根據禮儀卻不能返衛,深感無限委曲,內心焦急難奈。作為一個女性,在這樣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姐妹,由此引出"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兩句。主人公想找她們傾訴苦衷,希望她們能夠為自己出個主意,想條妙計,即便無濟於事,也能夠稍解胸中的鬱悶,聊以自慰

第二章和第三章均承接,用賦法鋪寫虛景,表達自己對衛國真摯深切的懷念。全是憑空杜撰,出有入無,詩歌因此曲折起伏,婉妙沉絕。

第二章寫欲歸不得,卻去設想當初出嫁適衛之時與家人飲餞訣別的情景。如今物換星移,寒暑數易,家人近況無由獲知,頗令自己牽掛,歸寧的念頭更加堅定篤實。

思須與漕,我心悠悠

第三章好像與第二章重複,但卻是幻境中再生幻境,設想歸寧路途上的場景,車速之快疾與主人公心情之迫切相互映發襯托。速去速回,合情合理,但最終仍不能成行,"不瑕有害"一句含蓄蘊藉。

第四章寫思歸不成,欲罷不能,只好考慮出遊銷憂,但是思衛地而傷情,愁更轉愁。"我思肥泉,茲之永嘆",再寫愁懷,迴腸盪氣;"思須與漕,我心悠悠",情懷鬱郁,文氣更曲一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jHiI24BMH2_cNUghWEq.html






乾隆戒煙軼聞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