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真的太少了

2020-01-17     環球速讀

01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

最近,一位叫李子柒的網紅博主火了,不僅在國內火了,而且火爆海外。

就連央視新聞都忍不住要點評誇獎,沒有一個字夸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央視主持人白岩松的誇獎則更加直接,李子柒這樣的網紅真的太少了……

在微博上,李子柒的熱搜也整整霸屏了好幾天。

那麼,這個李子柒,到底是誰呢?

紅紗遮面,眉心紅印,應是網友對她最初的印象。沒有蛇精臉,沒有大長腿,卻是網友口中的「東方美食生活家」。



號稱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的BBC,粉絲不過才558萬。

這些媒體機構發布的視頻動輒上萬條,背後的團隊動輒上千人,而李子柒從入駐到現在,僅僅發布了104條視頻。

隨便翻翻視頻列表,幾乎每個視頻都是爆款。播放量低則三四百萬,高則三四千萬。


如果你認為她僅僅只是會做飯,那你就錯了。

養蠶、繅絲、刺繡、竹藝、木工……李子柒可以說樣樣精通。

一個弱女子,硬核徒手做「竹沙發」,從伐竹到組裝,一點也不含糊。

自個兒吃剩下的葡萄皮,也可以用來染成裊如紫煙的輕紗薄裙。

從染布到繡制,手工給自己做了一件蜀繡衣服。

從養蠶到製成蠶絲被,耗時一年,給奶奶做成暖暖的蠶絲被和蠶絲保暖內衣。

李子柒真的太少了

李子柒真的太少了

在李子柒的視頻里,我們看到的生活是清早山谷騎馬,是桃花樹下叼著狗尾巴草的悠然自得。

我們面對的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森林,人,樹,天地在這裡都恰好糅合在一起。

後來,李子柒的爺爺奶奶就把她接回去撫養。

李子柒的爺爺是村裡的鄉廚,會很多菜式。平日裡除了下地,還會編制竹器。

視頻中我們看到的編竹簍、編蒸籠、劈柴,種地,不過是那段艱難歲月的求生之技。

然而,14歲那年,李子柒的爺爺去世,李子柒不得不輟學外出打工。

為了找工作,她睡過公園的長椅,啃過兩個月的饅頭,

為了掙錢,她做過飯店服務員,但一個月只有300塊工資,

為了生活,學了打碟,成為了一名混跡夜場的DJ。

李子柒坦言:「當時也沒有說喜歡音樂,就是為了活下去,覺得它工資高。掙到錢就可以寄給奶奶。」

後來,在朋友的指點下,李子柒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單眼相機和三腳架。

她一個人抱著它們爬山上樹。遇到特殊角度,家裡的大小板凳,盆盆框框全部得派上用場。






為了拍攝木活字印刷術,又花了小半年的時間請教老師傅,花了近兩年時間手工製作文房四寶。

李子柒能不能幹活,其實她熟練的動作更能說明一切。

李子柒真的太少了



今年1月,李子柒就把剛拿到的50萬獎金用於公益助學。



今年3月,李子柒赴馬來西亞會見國王,展示了她自製的中國發明:筆、墨、紙、硯,純手工仿古製作工藝,一時成為熱議。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通過視頻的方式,把更多的能量,更多的美好傳播得更遠,這難道不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嗎?

何必著急去否定呢?

寫到這裡,才明白白岩松說的「這樣的李子柒太少了」。

其實,這樣的李子柒應該越多越好,這樣熱愛生活的人應該越多越好。

不管是你普通人還是網紅,與其去酸別人,不如好好感受生活,不如好好講自己的故事,不如好好傳播自己的能量。

正如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UcFtW8BbDmBVZuPS4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