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內優秀的女演員很多。
能被稱作「金字塔尖的演員」,少之又少。
她在《大宅門》飾演的白文氏,精明強幹,老練潑辣。
震得白家內外,都懼她三分。
她在《康熙王朝》中,又胸有丘壑,氣吞山河。
將一代女政治家孝莊的雄風,演得入木三分。
她是陳道明心中最佩服的女演員。
2012年,她榮膺國劇盛典終身成就獎。
霎時間,全場百餘位演員起立,掌聲雷動。
斯琴高娃,實至名歸。
02
斯琴高娃是個苦孩子。
幼年喪父,孤苦的母親拉扯著姐弟三人,從外地回到故鄉內蒙赤峰。
她身上有著蒙古少女的熱情樂觀,仿佛一切苦惱都能在歌聲、舞蹈中消散。
也正因能歌善舞,被選拔到北京參加文藝匯演。
舞台上靈動有力的斯琴高娃,被內蒙古歌舞團一眼相中。
團里囑咐她,先回赤峰辦手續,再來呼和浩特報到。
回到家的斯琴高娃既喜又憂。
因為家裡一貧如洗,母親甚至拿不出送她去呼和浩特的路費。
為了女兒的前途,母親匆匆賣了僅有的兩頭羊,才湊齊了盤纏。
斯琴高娃不負眾望,在團里刻苦練功。
將難度極高的「盅碗舞」,跳得翩躚如夢。
團里對她更是青睞有加,特地安排斯琴高娃當了報幕員。
僅憑相貌來看,少女時的她並不算十足漂亮。
不是瓜子臉,沒有尖下巴,寬短的大臉盤,略顯土氣。
因而,除了跳舞,斯琴高娃一直沒等到出鏡拍戲的機會。
直到1976年,終於等來一個機會,長春電影製片廠邀她主演《占領頌》。
卻因時局變化,電影流拍,斯琴高娃又坐上了冷板凳。
不過不要緊,她這樣的長相端莊持重,年紀越大,越散發魅力。
兩年後,八一電影製片廠來到內蒙古選角。
斯琴高娃也報名試鏡,在一眾蒙古女孩中脫穎而出。
成為了電影《歸心似箭》的女主角,玉貞。
玉貞純情質樸,與斯琴高娃的氣質高度符合。
電影一經上映,玉貞成了全國男女青年的心頭好。
斯琴高娃,一炮而紅。
03
1982年,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駱駝祥子》搬上熒幕。
飾演虎妞的,正是斯琴高娃。
為了演出虎妞的市井粗俗,32歲的斯琴高娃不惜扮丑。
增肥十幾斤,臉龐圓潤,身形壯實。
皮膚也得曬得黝黑,就連牙齒,也帶上一口齙牙的牙套。
這樣一捯飭,竟像從書里跳出來般,讓觀眾覺得虎妞就長這樣。
這一年,斯琴高娃憑藉《駱駝祥子》,問鼎金雞、百花獎,拿了雙料影后。
此時,距她出道也僅過了6年。
便已是演技當道,躋身一線的實力派女演員了。
1984年,她還遠赴香港拍了《似水流年》。
該片當年橫掃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最佳新人、最佳美術指導共六項大獎。
彼時香港還未回歸,斯琴高娃便已是首位內地金像獎影后。
期間,她還錄製了一期《今夜不設防》,扮相時髦,表現大方。
這檔由黃霑、倪匡、蔡瀾主持的深夜訪談節目,請的都是80年代當紅巨星。
王祖賢、梅艷芳、張曼玉、林青霞、張國榮、梁朝偉等,都是節目的座上賓。
內地參與過錄製的,也只有張藝謀、鞏俐。
可見,斯琴高娃憑藉演技,在80年代足以比肩這些巨星。
04
2001年,又是斯琴高娃事業的一道分水嶺。
她在這一年邂逅了二奶奶白文氏、孝莊太后。
兩位女性角色用一生的智慧與勇氣,分別撐起了搖搖欲墜的白家和危在旦夕的大清帝國。
非斯琴高娃莫屬。
郭寶昌導演用幾十年的心血,熬出一部《大宅門》。
在為二奶奶白文氏選角時,有人推薦了斯琴高娃。
他對這個51歲富態、豐腴的女演員,存有疑心。
二奶奶,不該是這樣。
起碼要瘦、精明,還得伶俐。
斯琴高娃聽了這話,當即減肥16斤,再來試鏡時,郭寶昌一點毛病也挑不出。
真正開機時,斯琴高娃就已贏得片場所有人的認可。
「沒有人比她更適合二奶奶。」
彼時,《康熙王朝》劇組也鎖定「孝莊太后」的人選。
為了談下斯琴高娃,前後商榷了近三個月。
她看完劇本,直嘆:「五十年難遇啊,非常之厚重,立得住。」
在《康熙王朝》中,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清帝治國。
更在順治退位,人心潰散之時,將年幼的康熙匡扶成帝。
教他勵精圖治,殺伐決斷,收復台灣,最終成為一代聖主。
平三藩,抗擊吳三桂時,康熙一步走錯,信心大失。
斯琴高娃鼓勵他:
我,天塌地陷,巋然不動,日月星辰,惟吾獨尊呢!
孫兒呀,你要是想打敗吳三桂,首先要打敗你自己,懂嗎?
只要咱們祖孫倆不倒下,別說他一個吳三桂。
哼,就是他十萬個吳三桂,也不在話下!
一番話說得氣壯山河,捨我其誰。
斯琴高娃將孝莊這位女政治家的謀略大氣,詮釋得淋漓盡致。
《康熙王朝》播出時,萬人空巷,人人都能談上幾句台詞。
台灣轉播時,一度創下大陸電視劇的收視新紀錄,盛況空前。
而這與老戲骨斯琴高娃、陳道明的傾情演繹,密不可分。
編劇朱蘇進評價:「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她的表演可以打110分。」
一次訪談中,魯豫問她:「斯琴高娃的演技像角色附體一樣,定是有什麼秘訣。」
她堅定地回答:「所謂秘訣,也許就是一份對藝術的虔誠。角色不真正做到附體的地步,你演不好它,對不起觀眾。」
05
事業上,斯琴高娃站到了國內頂級演員之列。
婚姻卻一路不順。
18歲那年,她在內蒙古歌舞團認識了27歲的孫天相。
兩人結婚生子,誕下一兒一女。
婚姻看似美滿,卻遍布暴力。
孫天相性格暴虐,時常家暴斯琴高娃。
她毅然提出了離婚。
兒子跟隨孫天相,而女兒判給了斯琴高娃。
從此她走哪拍戲都帶著女兒,單親媽媽心力交瘁,仍要堅持打拚事業。
後來結識了演員敖醒晨,斯琴高娃再度閃婚。
誰料,敖的事業不如斯琴高娃,又極度大男子主義。
為了不讓妻子成名,他不惜大鬧劇組。
當時,斯琴高娃正在拍《駱駝祥子》,敖醒晨將家醜外揚,使人無地自容。
好在,斯琴高娃及時止損。
沒有屈服於敖醒晨的作惡,再度離婚。
兜兜轉轉,又孑然一身,斯琴高娃心裡始終有個疙瘩。
多年來,與第一任丈夫孫天相生下的兒子,在父親的教唆下,對她怨恨在心。
她有心修復,兒子卻始終惡語相向。
2001年,斯琴高娃拍戲時墜馬,嚴重受傷,臥床難起。
她聯繫前夫,希望兒子能來醫院探望一眼。
卻遭到孫天相一頓羞辱。
「你又離婚了?沒人要你了!我和兒子過的很好,希望你不要打擾我們。」
事實上,孫天相根本不是負責任的父親。
他對孩子不管不顧,將對斯琴高娃的怨氣都轉嫁到兒子心裡。
導致孩子年少輟學,還因故意傷害罪進過監獄。
出獄後,也沒繼續學業,而在社會上晃蕩。
斯琴高娃提出接管孩子,送他留學,也被父子倆拒絕了。
貼心的女兒,看到平日裡硬氣樂觀的母親在病床上心碎流淚。
帶著母親多年的日記,去找弟弟徹談。
日記里記著一個單親母親的辛酸經歷,和對不在身邊兒子的無盡思念和愧疚。
由此,母子倆才冰釋前嫌。
斯琴高娃終於和兒子團聚。
對於往事,一概不提。
「嗨,誰小時候沒跟媽媽吵過架啊。等長大了,懂事了,自然就明白了,媽媽永遠最愛孩子,孩子最疼的也永遠是媽媽。」
身為演員,她說一不二,叱吒風雲。
作為母親,她同樣有顆敏感、慈愛的心。
05
斯琴高娃從小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
幼年學舞蹈,也是母親傾盡財力資助她求學。
成名後,斯琴高娃不遺餘力地反哺。
在拍《康熙王朝》時,演到年邁的孝莊,化妝師為她梳上銀髮,點上老年斑。
在場的母親心痛得哭了。
那時,她還有不解。
晚年時,母親多年積勞成疾,全身關節疼痛難忍,吃盡苦頭。
卻從不抱怨。
直到雙目失明,像孩子般大哭。
「你的照片、你演的戲,媽媽都再也看不見了。」
斯琴高娃終於明白,母親看到她白髮的扮相,其實是在哭自己。
她擔憂自己終將離去,往後能陪女兒走的路越來越少。
2017年,斯琴高娃參加《朗讀者》,特地選讀了賈平凹的《寫給母親》。
「雖然不再為她的病而提心弔膽了,可我出遠門,再沒有人囉囉嗦嗦地叮嚀著這樣,叮嚀著那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該送給誰去。」
「頓時熱淚肆流,長聲哭泣啊。」
讀到最後,斯琴高娃也滿面淚水。
演戲之外,她從未在鏡頭前這麼真情流露。
只因,這份為人母、為人女兒的複雜感情。
06
而今,斯琴高娃70歲了。
常年拍戲身體落下毛病,腿腳不便。
出行都靠輪椅。
好在,兩段失敗的婚姻,沒有磨滅她對愛情的信心。
1986年,經人介紹她與華裔音樂家陳亮聲相識。
斯琴高娃毫不遮掩地說:「我基本是個殘疾人,並離過兩次婚,有兩個孩子,還抽煙喝酒。」
陳亮聲獨愛這份颯爽。
「有傷就治,沒什麼好怕的,心靈的傷交給我,外傷交給醫生,我會給你健康。」
婚後,兩人聚少離多,未再生子,也過得美滿妥帖。
斯琴高娃舊疾復發,陳亮聲特地飛來照料。
外出拍戲時,他會提前備好一應用品。
兩人有時差,他也會算好時間,掐著點打電話聯繫。
如今風風雨雨走過34年,依然相伴如初。
07
已逝導演謝晉曾說:「斯琴高娃是中國唯一能演到老的女演員。」
斯琴高娃能從少演到老,經驗便來自於她波瀾起伏的生活。
年少窮苦,三次婚姻,兒子入獄,晚年殘疾。
這些經歷鑄成了她有血有肉的表演,而不是紙片人似的有樣學樣。
擠眉弄眼,撇嘴硬哭,她永遠不會如此敷衍觀眾。
一個有信仰的人,在生活的大浪面前,不是隨波逐流。
而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她告誡後輩時說:
「其實這一輩子得有一個愛好,想演戲那就當真去演戲、用心去演戲。」
斯琴高娃的方向,便是一直表演下去。
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