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有個病友留言說,"上次用溴苯馬隆降尿酸好好的,突然腎就感覺陣陣的絞痛,醫生說是降尿酸太快了,要我注意鹼化尿液。鹼化尿液到底是個什麼操作?"
鹼化尿液,是治療痛風、降尿酸的必要環節
痛風最中意的就是加強尿酸的排泄,尿酸通過排泄快速下降,痛風才有喘息的空間。
但尿酸的排泄一般都是經過腎臟重吸收過濾後,才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可就是這麼小小的尿酸轉換驛站(腎臟),在過高的尿酸經過後,它就會背負著一層重重的尿酸結晶,久而久之,就導致腎結石的就形成了。
預防腎結石,要帶著腎臟一起降血尿酸。
所以,鹼化尿液的物質就該出場了,尤其是在快速降尿酸的過程,此時尿酸大量流過,一層層尿酸晶體就附著在腎臟上。
這時侯鹼性物質經過,剛好拔刀相助,與之中和,尿酸被鹼化了,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排出體外;腎臟也不用背負沉重,又能更好的工作了。
尿液的鹼化,就靠這兩步
1. 食物上
一些蔬菜和藻類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還有大量鹼性元素,像:海帶、菠菜、紅蘿蔔、牛蒡、蕪菁等。
還有蘇打水也有豐富的鹼性元素。
這些鹼性元素進入胃部,與胃酸碰面,相互抵抗交換。然後血液中的氫離子進入到胃部,鹼性基團則留在了血液,最後由腎臟來帶走多餘的鹼性基團,就這樣實現尿液的鹼化。
所以,日常生活可以多吃鹼性蔬菜、藻類,多喝蘇打水,從飲食上先形成一個鹼化尿液的習慣。
2. 藥品上
鹼性藥物最常見的有:碳酸氫鈉和枸櫞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其實就是我們生活常見的小蘇打。它不僅價格低,而且配合溴苯馬隆一起吃,降尿酸最適合不過。
但攝入過量碳酸氫鈉也會產生不良反應:過多碳酸氫鈉,會同胃酸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引起噯氣和繼發性的胃酸大量分泌等。長期過量攝入可導致低鉀、鹼血症等症狀,更有甚者還會出現犀利衰竭。
所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
可以時常檢測尿液PH,一般PH維持在6.5左右最好,可使尿酸不易在腎臟沉積,也利於減少尿酸溶解度,加快排泄。
記得鹼化過度可能導致其他晶體結石在腎臟,常見的有草酸鈣、磷酸鹽。把控制不準的,可以備上PH試紙及時檢測調整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