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吸煙之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引發肺癌的危險因素,而有這樣5種因素是肺癌的最大幫凶。
下面,「問上醫」就跟大家詳細講講。
導致肺癌的5個主要因素
(1)二手煙
約90%的肺癌病例都是由吸煙引起的。二手煙也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小細胞肺癌不像非小細胞肺癌那麼常見,但幾乎都是由於大量吸煙。
(2)吸入了過量氡氣
我們會接觸到的氡氣,主要來自於房屋的建築材料,如地板或牆裂。若長時間吸入氡氣,最終可能得肺癌。在裝修期間和剛裝修完時期,風險更大。
(3)有慢性肺病
肺部在反覆的受損過程中,會發生有個別細胞基因受損而發生惡變。而慢性病會大大增加這種突變的幾率。
因此,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其他一些吸煙相關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更容易患肺癌。
(4)經常接觸廚房油煙
在烹調過程中,油煙會產生的苯並芘、揮發性亞硝胺等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的物質。烹飪時間越長,油煙越多,對人體的胃就就越大,患肺癌的風險也越大。
(5)遺傳
肺癌並不是遺傳性很強的疾病,但是家族中如有多人患腫瘤,特別是肺癌,需要注意定期進行肺部體檢。
患肺癌,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肺癌早期症狀是非常輕微的,有的患者甚至不會感到任何不適,甚至直到癌症擴散,症狀才會逐漸顯現出來。
肺癌常見的症狀有:持續和惡化的咳嗽、咳血和咳嗽有黏液、深呼吸、大笑或咳嗽時胸部疼痛;呼吸短促、聲音嘶啞、疲勞虛弱、支氣管炎或肺炎頻繁發作。
等到肺癌擴散,還會出現髖部或背部疼痛、頭暈頭痛、癲癇、四肢麻木、黃疸、淋巴結腫大、無緣無故的消瘦等。
確診肺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肺癌的檢查手段主要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內鏡。
(1)實驗室檢查:
化驗以檢測血清腫瘤標誌物為主。這種物質可以在血液,體液和組織中檢測到,並且和腫瘤有關。
其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就能反映某些腫瘤的存在,是腫瘤鑑別診斷的關鍵。
例如,肝癌的腫瘤標誌物是甲胎蛋白(AFP),這種蛋白在沒有腫瘤的人體內含量在5.8μg/L以下,但如果有肝癌,該指標很可能在400以上。
(2)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主要是低劑量胸部CT。肺部任何異常病灶,均可以通過高解析度CT發現。
(3)內鏡:
CT能發現早期肺癌,但要想確診肺癌,還要做進一步的病理活檢。
本文作者,「問上醫」腫瘤科周醫生
臨床20多年,我接觸過很多肺癌患者。
絕大部分人,一聽到確診肺癌的消息會感到天塌了。絕望和無助的眼神,讓我們這些見慣生死的人看了,也很不是滋味。畢竟,誰也無力面對有期限的生命。
但我要說的是,肺癌並非是絕症。早期肺癌患者,有很大機率可通過手術切除治癒,而即便到晚期,也依然有靶向藥物、免疫療法可用。
建議肺癌患者和親屬,抓緊做好以下4件事,緊緊抓住治癒機會:
(1)知道自己的分型、分期、基因分型;
(2)熟知手術、化療、放療的作用和注意事項;
(3)熟知靶向藥物、免疫療法都有哪些,哪種適合自己;
(4)知道如何管理生活細節,為治癒肺癌助力。
但目前,網上關於肺癌的知識很零碎,患者及家屬常常滿心歡喜的被標題吸引,但看完又總感覺稀里糊塗,徒增煩惱。」
為此,「問上醫」專家團隊花了近6個月,精心打造出《肺癌10天課:自我抗癌從零開始》這個課程。
課程以患者初次確診為起點,全面講解了各個診治環節所需要掌握的知識。
如果您或家屬不幸罹患肺癌,周醫生真誠推薦你省下一頓快餐飯錢,訂閱這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