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氣越熱了,感冒的人反而更多了?

2020-06-18     羊爸爸育兒

原標題:為什麼天氣越熱了,感冒的人反而更多了?

文 | 杜陽

從最近來看診的病人里,我觀察到:天氣越熱,感冒的人反而越發多了起來。

最近流鼻涕、打噴嚏、咳嗽了怎麼辦?發燒了又怎麼辦?

所以這篇,我就匯總一個感冒處理的方法給大家吧。

大家如果外出受寒了,回家後發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聲音啞、或者是怕冷打寒戰,甚至有點發燒了,就可以按照以下幾種情況對號入座:

單純的受寒,薑湯水加大米粥

如果感覺自己受寒了,打噴嚏,流清鼻涕,或者就是單純覺得冷,而且沒有什麼不消化的問題,就可以薑湯水來一碗,大米粥來一碗,先喝薑湯,然後喝粥。 這個時候能讓身上發點汗是最好的。姜就兩三片,熬5分鐘就可以。要加紅糖的,糖不要加太多。

如果喝了薑湯、喝了熱粥,都不出汗,而且明顯的有怕冷,噴嚏鼻涕不斷,感覺身體發熱但就是不出汗的,那你還可以給孩子泡一下腳,泡到孩子身上有汗出,然後就去睡一覺。

不方便泡腳的,還可以用熱水袋或者暖手袋,放在孩子後脖子這個地方。大椎附近熱起來以後,全身也會比較容易熱起來。對於受寒的人,有時候會脖子僵,身痛,頭痛,熱水袋敷上,可以快速緩解這種不適,如果敷後能出汗,那這個寒也能很快散去。

地道的胡辣湯其實也不錯,不過有的地方沒有。酸辣粉也可以,但是這種一定是對於身體比較通暢的,沒有積滯的人用,效果才好,不會吃辣的辣椒不要放太多,謹防出汗太過。

吃過之後,身上汗一出,解表祛寒的效果就達到了。

有積食的,驅寒的同時要照顧一下積食

如果生病之前飲食吃得比較雜,大便不通,或者大便比較臭、有不消化物的,這種情況,我們就得考慮有積滯的可能,那受寒後,症狀可能會變得複雜,氣血淤堵或者津液不夠用,還可能產生中焦的熱。

所以,我們處理的時候就可以提前考慮到這一步,用藥上就可以選擇一些可以照顧到積滯、有熱的藥物,比如蔥豉湯,或者蔥白豆豉陳皮水,或者直接配合吃點保和丸或者大山楂丸,接下來,依然是一碗熱粥或者熱米湯,一定是米少湯多,溫熱。一方面可以驅寒,一方面給胃腸減負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怕孩子餓著或者說因為孩子生病而特意給孩子做好吃的。

咳嗽有痰的,蔥白水加一點陳皮

如果受寒感冒後還伴隨咳嗽怎麼辦?如果是嗓子癢的咳嗽,痰不多,夜間也不咳的,我們還是先按照第一種情況來處理就可以。 如果是咳嗽伴隨稀白痰或者泡沫痰的,那我們可以用陳皮去理氣化痰濕,可以放一整片在薑湯水或者蔥白水裡面一起熬。也可以放在粥里一起熬。

另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搓背或者拍背。搓背會促進膀胱經氣血運行,使得身體快速發熱,有利於祛寒;同時可以刺激背部的腧穴,促進肺氣宣降,有助於宣肺止咳。拍背可以促進痰液排出。

有發熱的,觀察的同時喝熱水熱湯

最讓家長頭疼的可能就是發熱了。孩子在受寒的時候也可能會先發熱,並沒有其它症狀。這個時候家長會很為難,不確定是不是受寒,不知道怎麼處理。那我們說,孩子突然發熱的原因常見的就是受寒、飲食不潔、生理性發熱、疾病傳染。

那怎麼區分呢?先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的精神狀態還可以,那我們在觀察的同時可以給孩子喝熱水或者熱湯,飲食上的話,最好就是米粥(米少湯多的熱粥,可以在粥裡面少加一點點鹽)。

為什麼呢?首先,粥可以補充水分, 發熱期間,會伴隨水分的丟失,所以,發熱的時候我們會強調水分的補充。另外粥可以濡養脾胃,可以為中焦補充能量,能量足了以後身體就有能力將邪氣排出體外。

如果是積滯導致的發熱,粥也可以幫助胃腸減負;如果是受寒的發熱,熱粥也可以讓身子暖起來,促進排寒;如果發熱的病因不明,寒熱不分,一碗粥也不會導致疾病加重,寒熱喝粥都有效。 所以不管什麼情況的發熱,都可以來碗熱粥。

當然如果你能找到發熱的原因,比如是因為飲食不當或者受寒,那你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處理。但是孩子溫度較高或者狀態不好,自己又沒有處理的經驗,那最好是去找醫生。另外家長不要總想著怎麼給孩子降溫。病因解決了,孩子的溫度自然會降低。 不管病因,光是去降溫還有可能會幫倒忙。

另外有的孩子熱退後或者發熱一段時間後出現流鼻涕、噴嚏、咳嗽這些症狀,也並不代表疾病加重,有時就是身體受寒的一些反應而已。所以,家長就按照我們之前說的方案處理就行。

寒熱夾雜的,紫蘇金銀花熬水喝

有的人說自己知道是受寒感冒, 但是孩子表現出一些鼻塞、黃黏鼻涕,口乾、黃痰、小便黃、舌紅之類的熱證,薑湯水、蔥豉水之類的都不能用,怕熱證加重,又該怎麼處理呢?

這時候,我的建議是,可以考慮拈幾克紫蘇葉、金銀花、幾片薄荷葉、幾顆麥冬一起熬水後,給孩子當水喝,少量頻服,

最後補充一下, 對於夏天的受寒感冒,感冒後往往會夾一些濕,所以,在以上的簡療方案之外,建議家長們可以備上藿香正氣口服液,可以敷肚子,也可以敷大椎,幫助祛濕。

以上是針對沒有用藥經驗的家長的應急處理方案。關於孩子生病的護理,我們會說,如果你不會幫忙,至少不要幫倒忙。所以如果你想做點什麼,那我們希望你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追求療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t_dx3IBfGB4SiUwbH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