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常見的感冒,很多都伴隨著上火的症狀。比如咽喉腫痛,眼睛干癢,麥粒腫,耳朵疼等等,以上焦的熱證居多。
上火的原因,有一種很常見的情況是「堵住了」。比如積食內熱時,氣血津液被大量消耗了,胃裡的熱會不斷熏蒸到上焦,出現咽喉、眼睛、嘴巴的症狀。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水乾了」。春天順著升發之氣,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開始更有力的運作,這需要更多的津液去推動;氣候變化頻繁,身體調節溫度時也會加劇津液的消耗。
所以這時候更容易出現津液不足的上火症狀。
津液已經不足了,該怎麼做呢?
孩子的很多上火症狀,大部分跟消化有關,如果上火是伴隨積食的,那麼我們要先解決積食的問題。比如煮一些焦三仙,吃大山楂丸,順時針揉腹,下推七節骨,都會有幫助。
同時要注意的是,這期間儘量保持清淡的飲食。油膩的,調味料比較重的,生冷的都會需要耗費更多的津液去消化,就容易加重上火的症狀。
儘量早點睡。白天的工作,活動,相對而言是一種陽的狀態,而夜晚的休息睡眠,是一種陰的狀態。在睡眠中,可以很好的滋養和修復身體,也是養津液的最佳時期。我們稍微有點不舒服的時候,經過一個充足的睡眠就會緩解很多。
津液不足時,可以吃好消化的小麵湯、米油。這樣的食物運化不會給脾胃增加負擔,轉化津液的過程就變得比較簡單高效。
另外還有羅大倫老師推薦過的,春季熱感冒初期適用的烏梅白糖湯。如果觀察到孩子舌質比較紅,出汗比較多,小便量少色黃,並且沒有積食症狀時,可以適當的喝一些。
具體方法:去藥店買烏梅,每天用五~七個大烏梅,白糖兩調羹,熬水,把烏梅熬爛,製成烏梅湯。放溫之後,可以當做飲料喝。觀察後續小便變多,顏色淡了,熱證減輕,就說明用對了。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個贊轉發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6sLeXABjYh_GJGVqs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