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僅僅是全國政治中心?看了這些指標,你還這麼認為嗎?

2019-07-21     喜馬拉雅

來源|喜馬拉雅APP陸銘的精品課《經濟學名師陸銘:中國經濟72講》

編輯|何嬙

北上廣無疑是所有人心中的一線城市,但是如果問大家這三個城市誰的實力最強,就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上海的人口和廣州的商業圈占據很大的優勢,而北京,無疑是全國文化和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城市。

北京的優勢在哪兒?

大學生人口的比重,北京的大學生人口比重是全中國最高的。他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北京集中了中國最好的數量最多的大學,中關村形成了中國最早實力最強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

不僅如此,北京還集中了全中國最為優秀的文化資源,各種各樣的文藝團體,國家級別的幾乎都集中在北京。

從經濟角度來講,各種金融機構,它的總部也大量集中在北京,各種央企的總部,更不要說也是同樣集中在北京。在這些指標上,可以說北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最優秀、資源最豐富的城市。

北京如何實現高速發展?

換句話來講,幾乎在任何一個方面,北京都是中心。這樣的一種情況,有人認為是行政的級別影響到了中國城市的發展,而北京由於它的級別最高是首都,所以它的發展就是由行政力量所帶來的資源集中所導致的。

但是大家想這樣一個問題,其實你看世界上其他國家,首都也一樣是最大的城市,有很多國家都是這樣。

其實即便在歷史上,北京的確通過行政力量集中了人口和教育醫療文化等等資源。但是給定這樣的歷史起點之後,一個城市後面的發展其實主要就是由集聚效應所導致的。

由於集聚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由於受高等教育的人才需要和其他受高等教育的人才集中在一起來相互的學習,於是就帶來了城市的集聚和規模越來越大。這樣就也解釋了為什麼城市的發展本身具有一種路徑依賴性。

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發現自己的首都出現大城市規模越來越大這樣的趨勢的時候,他們的做法是搬遷首都的首都功能。比如說華盛頓、坎培拉這樣的城市,就是在搬遷首都功能的這個做法之下所產生的新的首都。

為什麼北京擁堵現象如此嚴重?

那北京的擁堵是怎麼回事?首先,北京是一個古城,中間有故宮以及一些古建築,這樣城市會顯得中間低,周圍高。有大量人口就住在相對來說郊區的地方,而最最中心的城市地區卻集中了大量的服務業就業崗位,於是就會導致所謂叫職住分離,也就是居住和就業之間的分離,這樣的狀況就會形成擁堵。

第二個原因,就是北京所形成的寬馬路的發展模式,很多人誤以為馬路寬了,有助於緩解擁堵。其實寬馬路的發展模式至少有兩個缺點。第一個缺點,這樣的城市會缺少很多分流車流的小馬路。十字路口的數量會比較小。

再接下來就是北京已經進入了後工業化階段,服務業的發展會導致大量的工作崗位集中在中心城區。不僅如此,北京還有大量的優質公共服務,特別是中小學也集中在北京的中心城區。

於是你就會看到在北京有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上一個好的中小學,於是就在中心城區買一個小房子,獲得一個學位。而自己的居住其實可能是在四環五環這樣的地方,住一個大房子,結果每天早上就要開車送小孩上學。

如果北京為了避免人口流入過多過快,盲目地控制人口,只會導致北京的經濟發展受阻。

許多人總批判北京的人口太多,太擁擠了。其實,北京的城市問題並非人太多,而是人的布局不合理。高密度的人口不一定只會造成城市亂,只要對城市合理規劃和設計,城市一樣可以漂亮、乾淨又宜居。

關於主播和課程:

陸銘,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教授,2001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陸銘教授將經濟學的思維運用於中國的現實情境,形成一套掌握宏觀經濟的方法論,幫助你理解中國經濟的現狀和趨勢,從而把握時代發展的機會,更理性地作出各種決策。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是中國領先的音頻分享平台和獨角獸企業,占據 73%市場份額,總用戶超過 5.3 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fqeKmwBmyVoG_1ZFbr5.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