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凌晨3點睡,解決10000個難題,只為把口罩送到湖北

2020-02-29     喜馬拉雅

如今的市場上,口罩是比黃金還硬的硬通貨。


採購到口罩、隔離服,送到湖北抗疫一線,這個事情可能比你想像得更難。


喜馬拉雅主播、曾經的北大博導——曉雲老師,打了無數個電話,協調了"一萬件事",希望破滅,復又升起多次……


播講人:FM董小姐


唐朝的韓愈絕不會知道,他1205年前寫的一句詩,會給身處疫情中的武漢人帶來一些安慰。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句詩貼在紙箱上,紙箱裡裝著1000套隔離服。這是許曉雲與他的粉絲團「曉雲會」捐贈的。這句詩也是許曉雲想到的。



許曉雲半是得意,半是自嘲地說:「知識分子骨子裡的二兩酸油還是要的,所以寫那麼一句。」


韓愈的這句詩,他覺得比較能表達自己對武漢人民和醫生的祝福:「即使在大雪壓頂的情況下,我希望大家能夠看到一絲春意。」



為了讓這1000件隔離服,以及後續的口罩,不假他手地送到前線,送到一線醫生的手裡,他特彆強調:落地!落地!再落地!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許曉雲說後面有"一萬件事"需要做。


「全是破事,千頭萬緒,還好有人幫我」

許曉雲說自己是個比較悲觀的人,一般會把事情想得更嚴重一些,但是這次捐贈,出現的問題,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生活中的曉雲老師


比如前線最需要的口罩,他通過各種關係,聯繫到了廠家,核驗了資質,明確了產品型號,反覆確認了前線醫院的需求。


回頭再次跟廠家敲定價格,轉帳定金,談好交付日期,預訂好物流,就等著發貨運往湖北了。


這個時候,他心裡隱隱有一絲自豪,感覺自己辦事能力還行。


然而,轉過天來,政府徵用了所有產能,廠家之前的承諾完全作廢,「每天的情況,都和前一天的情況有著本質的區別。」


廠家的態度不斷地改變,開始說行,後來說不行,再後來又說行……


這個時候,又有了高價的口罩貨源,但來路不明,到底要不要買……


這一切,都考驗著他的神經和判斷能力。


箱子裡裝著隔離服


許曉雲的心情在極度高興和極度低落之間,反覆擺動。他怕辜負了粉絲的信任,心裏面充滿了忐忑。


為了讓事情推進,許曉雲不停打電話、發微信,手機小半天就沒電了。那幾天,他跟粉絲群的一個管理員,都是凌晨三點鐘才躺到床上。


中途,許曉雲的初中同學,給他介紹了一個生產隔離服的廠家。在等待口罩的時間裡,許曉雲採購了這一批隔離服。


這個男人凌晨3點睡,解決10000個難題,只為把口罩送到湖北

2月23日,隔離服整裝待發


如何送進去?有的時候快遞是可以的,有的時候是不可以的,每天都在變。


怎麼安全運到?之前新聞曝出了快遞物資被徵用、被截胡。


許曉雲考慮到了最壞的情況,也做了準備:萬一物流不行,粉絲群的管理員負責開車,直接把物資送過去。


同時,許曉雲還了解到,這個牌子的隔離服在運輸過程中,有被抽檢到,質檢人員誤判是假冒偽劣產品,「當時就要給燒了,還刑拘。」


為了以策萬全,許曉雲要求廠家在每一個箱子裡面,都放上產品的國家標準介紹、貨單、檢驗合格證、廠家聯繫方式……


箱子裡放的介紹


「全是破事,千頭萬緒,還好有人幫我,不然的話,這事兒一個人肯定沒法干。」說這話的許曉雲,聽起來有一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


在隔離服落地之後,據他了解,如果一切正常的話,寄往湖北的口罩,再過兩三天也要發貨了;情況不好的話,要拖到下月的5號。


「大概是這樣一個情況,截止到今天這個時間點是這樣。」希望破滅復又升起很多次之後,許曉雲對未來的預測謹慎了很多。


「到十萬的時候,我一腳剎車就停掉了」

此次採訪之前,我去年還採訪過許曉雲一次,那次他談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那一代知識分子。


他說,「從精神上來講,我認為那幫人當年活得REAL(真實),他們有很多想法,他們覺得他們的熱血、他們的意見可以影響國家民族的命運,然後他們就真實地去那麼做了。」


當時的許曉雲問道:「那麼,我們還有沒有熱血、有沒有這個動力,覺得這件事是可以做的,而且你願意付出去做這件事,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去做這件事?」


曉雲老師教授《運籌學》課程,地點:北京大學


在發出這些問題的半年後,許曉雲組織了此次捐贈,他希望自己能夠做出一份努力。


時鐘撥回發起募捐的那個晚上,許曉雲在自己的粉絲群里喊了一嗓子,大意就是他決定要把口罩直送一線,由他親自督戰,絕不假手他人,「信我的,你就捐。」


2月2日晚8點,曉雲老師在粉絲群發起公益活動


在募捐之前,下定決心要做這次公益活動的時候,他已經把所有的渠道都問了一遍,比如:這件事能不能落地?有沒有人接收?什麼時候能拿到貨?物流有幾個備選?……


許曉雲在北京大學教學時,有一門課就是《運營管理》,因為專業的原因,他更關注執行和落地,「任何不落地的事,在我這都沒有意義。」


曉雲老師在公眾號公示購買隔離服的轉帳記錄 (左:1000套隔離服54300元,右:寄送兩家醫院的快遞費3356元


前期可行性調查做了大概百分之六七十的時候,他估摸著可行,才在群里喊了那麼一嗓子。


令他沒想到的是,晚上八點多發出募捐的信息,夜裡十二點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五萬多塊。


「到十萬的時候,我一腳剎車就停掉了。」他給自己設置了募捐的上限,大概是十萬塊左右。對許曉雲來說,這個數額,他能保證親力親為。再多,就不能保證「落地」了。


同時,讓他沒有想到的還有一件事,竟然那麼快就籌到了這麼一筆錢。


這讓他感慨萬千,因為這些錢都是幾塊、幾十塊、一兩百塊這樣堆起來的。而很多人僅僅通過他的節目,就願意把信任交託給他,這令他感動。


2月25日,武漢普仁醫院收到隔離服


「大家為什麼願意信任你呢?」我問他。


許曉雲覺得這問題不該自己來回答,但他隨即猜測,這或許源於他節目中表現出的REAL。


他曾夫子自道:「如果別人說我這個節目REAL,這是對我最大的獎賞。」


他在節目中表達自己真實的一面,有優點,也有缺點,線上線下是一樣的,因而,「部分的群眾,對我的人品是有一定的信任的。」


武漢普仁醫院、武漢長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出的隔離服接收函

「赤身裸體滾地雷陣滾出來的」

許曉雲一直強調,他不希望把這個活動做成一個宣傳的東西,他希望這是一個真正落地的善舉。


而這篇文章,則是一個意料之外的「宣傳」。


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了這次捐款的公示,才打電話聽他講述了這個為了「落地」,排除萬難的故事。


但在他看來,那些沒有名字的人是他最讚賞的,「這些人把力氣花在了實處,並沒有借這件事宣傳自己,這些人是我最敬重的。」他認為這些人才是社會真正前進的動力。



採訪中,許曉雲多次提到之所以能做成這事,里里外外有十幾號關鍵人物。


比如幫他聯繫、協調接收醫院的大學同學

給他提供武漢交通物流信息的粉絲

為了找到靠譜的供應商,中間經過好幾個關鍵人物的代為介紹;

包括那位連續幾天凌晨三點才睡的粉絲管理員,在裡面花了海量的力氣……


在我提出採訪這個管理員之後,這個管理員婉拒了。


這個過程中,許曉雲也加入很多公益群,相比於這些人遭遇的問題,他說自己遇到的問題已經算很少的了。


「這些人蹚出來的這些路,基本都是赤身裸體,去滾地雷陣滾出來的。」他覺得這些人是「栽樹」的前人,自己是「乘涼」的後人,非常感激他們。


採訪的最後我問許曉雲,你算不算一個熱衷公益的人?


他說自己並不覺得但凡有個慈善的事,就要去搞一搞,因為能力有限,時間有限。


「我覺得偶爾干一干還行。」



但就是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干一干」,堵上了武漢的防護物資缺口。


有多少力量,就使多少力量。


「燭火點亮世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END -


-留言說說-

這次疫情中,你看見了哪些「星星之火」?


採訪對象:喜馬主播-曉雲老師

撰稿:阿甘

音頻主播:喜馬主播-董小姐

責編:LSD、Aaron

主編:心中燃燒一團火焰的洗馬君

- 喜馬拉雅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PSnlHAB3uTiws8KETBR.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