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蕊希,花蕊的蕊,希望的希。每天晚上,我都會用一段聲音陪你入睡。」
6年時間,超500期節目,全平台60億次總播放量,全網3500萬的粉絲。
無論播放量、粉絲數,現在的蕊希電台都穩居各大音頻平台情感分類的首位。
這幾個數字的背後,見證了一個93年出生的東北女孩,從一名在校大學生到千萬電台主播、90後CEO、百萬暢銷書作者的成長經歷。她用聲音治癒了自己,也陪伴千萬人孤獨的夜晚。
意外發現:聲音是有力量的,可以治癒人心
在擁有如今這樣輝煌的成績之前,蕊希並不是一直精彩,甚至可以說,有點落魄。
她曾經數學考過5分,看著成績單她懷疑過自己的智商;
她曾經是一個130斤又矮又黑又胖的姑娘,為此一度自暴自棄;
她曾經被喜歡的男生嫌棄過,也想是不是普通女孩永遠無法擁有美好的愛情。
高中畢業後,她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只考上了廣東一所普通大學播音主持專業。
大學期間,蕊希利用自己聲音好聽的專長,成為了學校廣播台台長。
有一段時間,蕊希失戀了,成天處於多愁善感的狀態。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她嘗試在學校的電台節目裡讀張小嫻等名家們的文章。
沒想到,讀著讀著,悲傷和苦悶漸漸消失,她發現被自己的聲音治癒了。
那時,她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聲音是有力量的,是可以治癒人心的。
當時正值畢業季,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給身邊的同學時,卻遭到大家一致的嘲笑,「別傻了,聲音對我們來說就是一門謀生技能。」
但這並不能打擊蕊希的積極性,很早之前,她就決心要成為一個聲音者,一名優秀的主持人,一個通過聲音傳遞力量的人。
2015年,大四在讀的蕊希,開始嘗試把錄製的音頻,上傳到喜馬拉雅等平台,創辦了自己的電台節目。
因為是喜歡的事情,哪怕一個粉絲沒有,也沒想過要放棄。
未曾想過,這個一開始聽眾只有個位數、十位數的電台,竟徹底改變了蕊希的人生。
艱難抉擇:離開體制,我從不後悔
大學畢業後,憑藉著聲音的天賦和多年的功底,蕊希順利簽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成為早間新聞的一名主播。
人生好像就是這樣,未來還有什麼等著發生,沒有人知道。
原以為安穩的工作持續了不到半年,蕊希就跟父母提出了辭職的想法,而緣起就是這個她視若孩子般的電台。
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家裡就炸開了鍋。父母說她不知天高地厚,年少輕狂,不生活的艱辛。
「你一個93年的女孩,好不容易能進入中央廣播電台,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鐵飯碗,以後找對象都不愁,現在卻要為了一個縹緲的電台夢甘願放棄,該不是瘋了吧?」
就這樣,蕊希與父母的關係一度陷入僵局,為了父母,她只能選擇暫時妥協。
那段時間,她5點多就要起床,6點到台里,每天主持早上7點到9點的早高峰新聞資訊,一周上6天班,即使春節也是如此。但繁忙的工作並沒有讓她放棄自己電台的錄製。
早上播報嚴肅的新聞資訊,到了夜晚,她就化身暖心的小姐姐,用聲音治癒無數人,經常都是處於凌晨3點收工,凌晨5點起床的狀態。
「那一年,我像人格分裂似的,變換著身份切換在兩個完全不同屬性的節目。」蕊希回想起這段經歷,頗有感觸。
又過了半年,她終於下定了決心。
「媽,我今天不是跟你商量的,是來通知你的,這一次我必須辭職。」看起來文弱的蕊希,骨子裡卻有一股倔勁。
看著自己的電台慢慢有了起色,為了那個用聲音去治癒更多的人的夢想,為了對信賴自己的粉絲負責,她毅然遞交了辭呈。
「好壞結果,自己承擔」,父母這時才意識到,女兒已經不是那個當年自己翅膀下庇護的小鳥,她很有主見,可以展翅翱翔了。
蕊希說,「人生的路你必須一個人走,你只能自己擔下所有,別無選擇。」
離開了體制,她從沒後悔。她無所畏懼的光芒,感化著每一個她的粉絲。
創業:內心強大的90後CEO,不鼓勵996
從中央廣播電台正式離職後,蕊希全身心投入到個人電台,一個人完成了寫作、錄製、後期製作的所有工作。
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她面臨第一個困難就是,
「我連辦公場地選在哪,財務怎麼招,行政怎麼招,保潔阿姨錢怎麼算,快遞怎麼打包,這些我都不懂。但我知道,我必須做到所有事情都要懂。」
但所有的事情,她必須一個人摸著石頭過河,帶著團隊去探索可能性。
創業後,蕊希說自己變成內心超級強大的人,「以前一點小事都容易看得好嚴重,覺得自己完蛋了,現在沒有什麼事情會讓我亂了陣腳和方寸。」
同時,因為自己曾在體制內待過,她又非常理解年輕一代的工作心態,「好多自媒體公司經常都是996,但我從來不鼓勵加班。」
甚至被問到未來的計劃時,她可以淡淡地說,
「我不想讓自己一輩子都在工作,說不準哪一天,我會停掉我手頭在做的一切,跟自己愛的人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蛻變:全平台60億總播放量,全網3500萬的粉絲,書籍暢銷百萬冊
苦心經營終有回報,經歷第一年孤獨期之後,仿佛是一夜之間,蕊希電台粉絲從從1萬變到了10萬,10萬到100萬,100萬到500萬,如滾雪球一般增長。
6年時間,超500期節目,全平台60億總播放量,全網3500萬的粉絲——無論播放量、粉絲數,現在的蕊希電台都穩居各大音頻平台情感分類的首位。
這幾年的經歷,蕊希都把它們寫在了三本書里,那些你我都會經歷的苦悶與欣喜,不甘與釋懷。
三本書一經上市,屢次創下銷售記錄,總銷量累計超過100萬冊。
每年,她都會跑十幾場簽售會,場場爆滿,很多粉絲們排著長隊,只為了見一面治癒他們心靈的偶像。
甚至還有粉絲為了見到蕊希,會自掏腰包,一站一站地陪跑她的簽售會,只為了能多見她一面。
蕊希,終於成為了影響上千萬人的當之無愧的治癒系女神。
在暢銷書作者、知名自媒體人、90後CEO這麼多的身份里,蕊希唯一沒有改變的初心,就是用聲音陪伴聽眾,用故事撫慰心靈。
堅定:讓聲音發光,照亮更多人
在這個雞湯盛行的時代,很多人會片面地認為,雞湯是最沒有營養的廢話。
但蕊希卻不這麼認為,在她看來,這個世界上每一天都有很多人在談戀愛,享受著愛情的甜蜜和幸福;但每一天也有很多人在經歷分手,甚至對生活失望。
「我要告訴他們,在你聽到了這個聲音的背後,有一個人她一直在陪著你,她了解你所有的經歷,懂得你內心的痛苦。」
她甚至很坦然地表示,自己從來不介意,當聽眾又談戀愛,幸福了,聽她的節目變少了。因為自己的使命就是去陪伴那些正深陷人生低潮的人。
而可能就連蕊希也算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因為聽了她的電台,生活發生了改變。
他們或是專程到簽售會上表達感謝,或在公眾號下給蕊希留言,更多可能只是默默聽著她的聲音。
英子是18年開始收聽蕊希電台,那時候她正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流產、家暴、離婚。
那段時間,她整晚整晚睡不著覺,不知道以後的生活該如何繼續。
就在這時,蕊希的聲音傳到她的耳中,「希望我們冰釋前嫌,也不再相見」,這句話狠狠戳中了她的內心。
之後的每天晚上,都是蕊希的聲音陪英子入睡,她慢慢地放下了難堪的過往,重新樹立了對未來的信心。
還有一個小姑娘,患有嚴重抑鬱症,生活在絕望的邊緣,對生活全然沒有了熱情和笑容,陪在一旁的家人,焦急的不知所措。
偶然的機會聽到了蕊希的聲音,像陽光一般溫柔又美好,慢慢驅散了她內心的陰霾。
今年8月,小姑娘要求媽媽帶著自己,特意去簽售會表達對蕊希的感謝。
在小姑娘的心中,是蕊希的聲音一直陪伴著她,無數次在絕望的邊緣拯救了她,播撒了愛和希望。
還有一個專程從天津坐車到成都去的小男孩,他只有14歲。
他說,這次來見蕊希,就是為了報恩,是蕊希的聲音,把他一次次從自殺的邊緣拯救了回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大學畢業,在留學深造和工作之間徘徊的年輕人,在聽蕊希;
追尋夢想,去邊遠地區支教的老師,在聽蕊希;
與相愛多年的男朋友分手的女孩,在聽蕊希;
不被家人接受的同性戀男孩,在聽蕊希;
自閉抑鬱、遭到霸凌的孩子,在聽蕊希;
剛考上理想大學的學生,在聽蕊希;
獨自在異鄉奮鬥的職場人,在聽蕊希;
因為蕊希的聲音,他們對未來多了一份希望,蕊希就是最懂他們的知心大姐姐。
面對千萬粉絲的信任,蕊希一直在想,除了陪伴,還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能幫助大家解決實際的問題,徹底擺脫陰影和傷痛。
這一次,她決定首創365天溫暖陪伴式課程《蕊希解憂室:溫暖你的365個夜晚》。
課程會根據當下年輕人遇到的問題,從心理學角度給出更專業的解答,另外,蕊希將首次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並空降學員群和大家積極互動,根本上解決大家的問題。
這次不僅是溫暖的陪伴,還有徹底的治癒。
登錄喜馬拉雅APP,訂閱《蕊希解憂室:溫暖你的365個夜晚》
3500萬人選擇的心靈成長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