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牛肉"這道菜,創製者是四川自貢的井鹽工人

2019-09-04     中華人APP

提起水煮牛肉,嗜辣者對其寵愛有加。

水煮牛肉,是來自四川自貢的一道菜,它色深味濃、麻辣味厚,滑嫩適口。然而,要仔細探究,最早的水煮牛肉與我們現在吃到的味道相差甚遠。

自貢自古就是產鹽之地,到了明清時候,自貢的鹽業發展到鼎盛時期。

水煮牛肉

這時的鹽業老闆,對工人和推車汲鹽滷的牛有很大需求。但是,由於每天工作消耗體力太大,每頭牛在鹽井旁最多工作三到六個月,就已精疲力竭,所以要被淘汰掉。

而這些被淘汰的牛,最終的歸宿是被老闆屠宰,作為人們果腹的食材吃掉了。這樣一來,可以改善工人們的伙食,二來,據說還可以沖抵一部分工錢。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水煮牛肉便由鹽工們創製出來。

這種水煮牛肉,做法是很簡單的。只需將牛肉切成片,用辣椒麵、花椒麵等幾樣調料裹到上面腌制一會兒,然後放入開水中煮熟即可。當然,也有人會在其中加入一些現有的蔬菜

一起煮。這樣的水煮牛肉,看似做法簡單,但味道則十分鮮美。

從此,水煮牛肉的做法便流傳開來,成了子貢人常吃的一道菜,並逐漸成為鹽幫菜的代表,享譽大江南北。

燊海井遺址園區內表現鹽工工作場景的雕塑

然而,現在我們所吃到的水煮牛肉的味道肯定不是最原始的味道。造成這差別的原因,一者是隨著這道菜在各個地方的發展,廚師所用的牛肉不是取自鹽井旁工作過的牛,所以,肉質完全不一樣。鹽井旁淘汰的牛,由於長時間在鹽井旁汲鹵,牛肉中所含的鹽分本身就比較高,肉質的口感本身就比較好。就如同我們買到同樣品種的兩條魚,一條是海水魚,另外一條是淡水魚,但做出來的菜在口感上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的提高,物質也越來越豐盛。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廚人們不得不在原來的基礎上,對菜品進行加工改良,增添進去更多種類的食材。使得水煮牛肉在味道上,變得更為豐富,層次更為多樣。

如今,普遍的做法是將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長、八分寬、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里,放入精鹽、醬油、醪糟汁、水澱粉等。然後在油鍋中放入郫縣豆瓣、干辣椒炒成棕黃色,再放入花椒、蔥段、萵筍片炒香,加肉湯燒開。最後,將牛肉片下鍋,煮至肉片伸展,外表發亮後,將其盛入碗中,在上面撒上大量蒜末,淋上一勺熱油,便可上桌供食客們享用了。

這道極具代表的水煮牛肉,經過廚人們的一再改良,不僅在1981年被選入了《中國菜譜》,而且在各大川菜館成了當紅特色,成為被點最多的川菜之一。

製作水煮牛肉的最後一步

如今,普遍的做法是將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長、八分寬、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里,放入精鹽、醬油、醪糟汁、水澱粉等。然後在油鍋中放入郫縣豆瓣、干辣椒炒成棕黃色,再放入花椒、蔥段、萵筍片炒香,加肉湯燒開。最後,將牛肉片下鍋,煮至肉片伸展,外表發亮後,將其盛入碗中,在上面撒上大量蒜末,淋上一勺熱油,便可上桌供食客們享用了。

這道極具代表的水煮牛肉,經過廚人們的一再改良,不僅在1981年被選入了《中國菜譜》,而且在各大川菜館成了當紅特色,成為被點最多的川菜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Zgm020BMH2_cNUgK9yg.html







乾隆戒煙軼聞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