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噁心的父母,就是用孩子的「愛」來要挾孩子

2019-11-18     神通奶爸

今天早上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感覺特氣憤。

今天早上,我妻子讓孩子穿她給孩子剛買的一件褲子,顏色是那種土黃色的,我女兒不喜歡,說太難看了,非要穿另一件。

我妻子就不願意了,她覺得她辛辛苦苦、費心費力的好不容易給花錢買的褲子,你說不好看就不穿了?於是妻子就威逼利誘孩子,說什麼「你奶奶給你花10幾塊錢買的那些衣服就好看,你怎麼不嫌?我這花了100塊錢的褲子,你看看這面料,多軟和,多好!」孩子還是不聽,妻子又威脅孩子「你不穿媽媽生氣了,以後不要跟媽媽說話了!」孩子一聽,在旁邊開始哭起來,既不想穿,也不想媽媽不跟她說話。

我當時旁邊聽就感覺特別不爽,啥意思?孩子愛你才會在乎跟你說話,假如孩子不愛你了還會在乎跟你說不說話?難道說孩子愛你有錯?「愛」還成了把柄?是不是孩子就應該不愛你,不跟你說話就對了?所以我對我妻子的這種言語感覺特別不爽。

本來人家對你好,愛你,這是你的榮幸,你應該感恩,回報別人。現在你不僅不感恩,還用人家對你的愛來要挾別人,這是正常人應該乾的事?難道說人家愛你還有錯?那乾脆別愛你了,讓你自己去一邊顧影自憐去吧。

這就跟很多新聞報道中孩子要挾父母的話語一樣:你不讓我玩手機我就跳樓,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離家出走……都是利用父母對孩子的愛來要挾父母。試問,如果父母不在乎孩子,你愛跳樓就跳樓,愛離家出走就離家出走,誰關心?正是因為父母愛孩子,孩子才抓住父母的這種軟肋來要挾父母。

但是孩子不懂事,他們可能覺得父母愛他們是天經地義的,是他們可以利用的武器。那成年人呢?難道成年人也跟孩子一樣不懂事?而且我相信,這種利於孩子對父母的「愛」來要挾孩子可不僅僅是我妻子這一個。

利用孩子「愛」來要挾孩子的傷害

在我看來,利用「孩子愛」來要挾孩子,將會對孩子成長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首先,孩子會失去「愛」的能力

當孩子總被父母利用」愛「來要挾時,他會覺得」愛「成了一種負擔,成了別人手中的把柄。他們會被父母要求干他們並不喜歡的事,「你不穿這件衣服,我就不高興」、「你不做作業,就別跟我說話」……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他對父母對「愛」成了一種負擔。

愛是讓人感到快樂,而不是讓人感到痛苦。如果這份「愛」總是帶來痛苦,那麼孩子就會對這份「愛」存有敬畏之心,最終不愛也罷。於是孩子失去了「愛」的能力

其次,孩子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利用「愛」來威脅孩子,讓他做不喜歡做的事,其實就是讓孩子證明他的「愛」。「你不穿這件衣服,我就不高興」,潛在意思就是「你愛我嗎,你想讓我高興嗎?如果你愛,你就要穿這件衣服」。這是在質疑孩子的「愛」。

而且這種把別人的「愛」都能利用,來要挾別人的父母,你覺得他們只會說這一種要挾語言?「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不乖,我就把你扔著」……這種要挾的語言,我相信更是家常便飯。

而孩子為了迎合父母,就會刻意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 。長此以往,孩子將會形成「討好型」人格,為別人而活。

最後,會讓孩子學會這種溝通方式,用「愛」來要挾別人。

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經常聽到孩子這樣跟其他的小夥伴說話「你要不聽我的,我就不跟你玩了。」這其實跟用「愛」要挾別人是一樣,別人喜歡你才跟你玩,你反而用這個來要挾別人。我不得不懷疑她媽媽的要挾的話語對她的溝通方式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而習慣這樣溝通方式的孩子長大後,戀愛結婚後,她會怎樣跟她的對象溝通呢?肯定會用「愛」的方式來要挾自己的另一半,讓對象證明對她的「愛」。這樣喜歡作死的女孩子現在好像已經很多,「你愛我,就要把銀行卡交給我」、「你愛我,房產證上就要加上我的名字」、「你愛我還是愛你媽」……當她的對象真的覺得「愛」是一種負擔後,這種愛太累了,那最後只能選擇放手,成全彼此。

寫在最後

愛是讓人感覺溫馨愉快的,而不是成為一種負擔。

利用別人的「愛」來要挾別人,這是最無恥的行為,這種人不配獲得別人的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s2igW4BMH2_cNUgyK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