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萌媽!
你們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呢!時間真是飛快呀!
很多爸媽都覺得,比起孩子半夜醒一次,更可怕的是孩子怎麼哄都不睡,或者夜裡頻繁醒來——孩子白天倒是呼呼大睡了,大人還要帶著黑眼圈和眼袋去奔赴忙碌的工作崗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讓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1.幫助0-1歲的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一個健康成長的寶寶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體重增長穩定;母乳寶寶每天吃8-12次,奶粉寶寶每天吃5-8次;每天至少尿濕4片紙尿布;每天約有3次左右不成形的排便(攢肚除外)。
如果孩子表現得與的情況不符,那就需要去看兒科醫生了。
通常情況下,三個月以上的孩子應該能在夜裡一次性睡夠5小時左右的 「整覺」。對此,美國兒科學會提出了3點建議,以幫助孩子能在夜晚真正睡好。
幫助孩子舒緩地入睡
可以採用輕柔的搖晃,或讓孩子吸吮拇指或手,或吮吸空乳房(並非真的喂奶!)等辦法,幫助孩子感到放鬆和舒緩,以便更好地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邊睡邊吸含糖液體的奶瓶以幫助入睡。絕大多數液體里的糖分會促進細菌繁殖進而引起蛀牙,尤其嚴重的是含糖的食物殘渣在寶寶的嘴裡滯留一整夜,可能導致蛀牙,也被稱之為「奶瓶齲齒」。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口腔液體,哪怕是水,都可能通過口腔進入咽鼓管,從而進入喉嚨和耳朵,並由此引發耳部感染(例如中耳炎)。
在孩子清醒時給予積極關注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及時回應和關注以獲得平靜和安全感。因此,在孩子清醒時給予足夠多的關注,例如多抱抱他,以及及時對他所顯露出的信號予以反饋,將避免使其行為惡化或強化一些不良的習慣。
注意孩子睏倦或疲勞的跡象
在前幾個月時,可以遵循「睏了就睡」的原則,以免哄睡的時候孩子已經過了困勁兒,或者壓根兒還不困。多加關注寶寶開始犯困的線索,這將讓你更容易了解寶寶目前的狀態,進而幫助你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
2.幫助1-3歲的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如果說1歲以前的孩子是「睏了就睡,誰也攔不住」(當然也有孩子是「我好睏,但是我不知道如何自己入睡」),那麼1歲以後的孩子基本是「我不要睡覺、我不要睡覺、我不要睡覺」的狀態。因此,對於學步期孩子的父母來說,最難辦的事就是如何讓孩子乖乖上床睡覺。對此,美國兒科學會有以下七條建議:
建立安靜的常規入睡程序
在準備讓孩子睡覺之前,建立起一套常規的入睡程序,期間只安排一些安靜的活動,以便讓孩子意識到:要準備睡覺了。
在這段時間裡,可以給孩子讀一讀書,一起聽聽安靜舒緩的音樂,或者給孩子洗個澡。也許有的家長平時工作比較忙,下班之後希望能陪孩子玩一會;但是,如果孩子睡前玩得太興奮,有可能加劇他對睡覺的牴觸情緒:小傢伙還想再玩一會呢。
建立良好的生物鐘
每天都在同樣的時間讓孩子入睡,這將幫助孩子建立生物鐘,讓他意識到何時該睡覺,從而建立起健康的作息模式。
帶著睡眠安撫物入睡
允許孩子帶著他喜歡的東西上床睡覺,例如一隻泰迪熊、(對他來說)特別的小毯子,或者其他孩子心儀的玩具。
這些東西通常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入睡,尤其當他們在半夜醒來時,看到這些玩具會有助於再次入眠。
但是,父母需要確保這些玩具是安全的:檢查玩具是否會掉落紐扣等小零件,以免孩子被噎住,玩具內部的填充物也同樣可能帶來危險。
讓孩子舒服地入睡
如果孩子感到身心愉悅,可能會更好地入睡。有的孩子在睡前也許希望喝一杯水,點一盞燈,或者留個門縫。
在讓孩子睡覺前,父母需要細心地解決好孩子平時的需求,以免孩子以「我要XXX」的種種理由來延遲自己的睡覺時間。
避免陪睡
如果你總是在孩子的床上陪睡,一旦他習慣後,就難以獨自一人睡著。
避免孩子一哭鬧就哄睡
為了避免入睡,孩子可能會在睡著之前哭鬧或者抱怨。如果你希望他養成獨立入睡的習慣,那麼你需要儘量避免每次他一鬧騰,你就折回去哄睡。
但是,你可以做下面這些事來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入睡的習慣:
延長每次回應他的時間,這將給孩子以獨立入睡的機會;
向孩子保證你就在這兒。如果你還是忍不住想回到孩子的身邊,那麼務必不要開燈、陪玩或者呆得太久;
拉長每次回房時和孩子小床的距離,最後能不必進入他的房間,只是進行口頭的安撫;
每當他鬧騰時,都需要提醒他,現在該睡覺啦。
這是美國兒科門診提供的標準方案,因為和哭聲免疫法的操作步驟類似,所以有一定爭議。
從我家讓小萌分床睡經驗來看,告訴孩子(當時小萌已經2歲)先自己睡,但可以隨時叫我們,他會逐漸從頻繁叫我們過去,到慢慢地習慣自己入睡;大約用了2周時間。
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幫助孩子獨立入睡並不是件輕鬆的事,而且孩子總在夜間醒來確實讓人惱火。但是,父母仍舊需要淡定和溫和,儘量理解孩子:畢竟,父母消極的回覆可能加劇孩子入睡的難度。
3.如何幫助寶寶戒掉奶睡?
下面是美國兒科醫生提供的如何戒掉奶睡(Night Awakenings from Feeding until Asleep: Trained Night Feeder)的建議!萌媽將其翻譯整理成中文,供各位爸媽參考。
何謂奶睡?
寶寶已經滿4個月,但每晚還會不止一次地哭醒找奶吃;
寶寶大多數夜裡都需要醒來吃奶;
寶寶需要喝母乳或者喝配方奶才能入睡;
寶寶自出生起,每次夜裡醒來都需要喂奶;
父母十分疲憊,而孩子卻很精神。
從出生到滿2個月時,大多數寶寶一夜只需要喂2次奶;2-3個月時,大多數寶寶只需要午夜喂1次奶;滿4個月以後,大多數喝配方奶的寶寶能在夜裡連續睡上7個小時,而大多數母乳寶寶在滿五個月時能睡上一整夜。
通常來說,正常的孩子在滿5個月以後就不要夜間喂奶以確保健康了。
寶寶為什麼會奶睡?
對媽媽來說,奶睡多輕鬆啊!
但對孩子而言,如果睡前最後的記憶是通過吮吸乳房或者奶嘴喝奶,那麼乳房或者奶嘴就將成為孩子的「睡覺安撫物」(Sleep Security Object)。
孩子學不會如何離開這些安撫物而通過自我安慰獨自入睡,因此需要這些安撫物在夜醒時再次入睡。如果孩子醒來時,將其帶到大床上哺乳,會使情況更嚴重。
如果孩子在睡前抱著裝有水、配方奶等液體的奶瓶,吮吸著入睡,那麼很可能當奶瓶被吸空以後,孩子就會醒來。因此,不要在孩子入睡前喂奶瓶,哪怕裡面只裝了水,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萌媽按:也就是上文提到過的,可能引發中耳炎或者耳部感染等問題)
白天喂奶太過頻繁,也會導致孩子總是在尋找乳房或者奶瓶,也將使他們夜晚喝得太多,尿布不舒服而更加頻繁地醒來。
如何戒掉奶睡?
逐漸將白天喂養間隔拉長至3-4小時。
只有逐漸拉長白天喂養間隔,才能拉長夜晚喂養間隔。每次可以拉長半小時到一小時,一旦孩子習慣了新的間隔,再進一步拉長間隔。
將睏倦但未睡著的寶寶放入嬰兒床里。
如果孩子開始犯睏了,就可以把他放到小床上了;要是他又困又煩躁,可以輕晃(rock)他至快要睡著的狀態,然後放到小床上,這能幫助他學會自己獨立。
如果寶寶在打盹或者睡覺時哭鬧,可以每5-15分鐘去看看他,但是每次不要停留超過1分鐘。
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以及非常敏感的寶寶來說,你也許不得不每隔5分鐘就去看看他;但你需要逐漸拉長每次去看他的間隔時間。記住,每次停留不要超過1分鐘,不要開燈。你可以假裝睡著,也可以輕輕吹口哨;但不要搖晃甚至抱出孩子,也別和他玩——這些都不利於孩子入睡。
如果孩子在半夜哭醒,可以短暫地抱起孩子直至睡著。
在孩子還沒有學會在打盹和睡前獨自入睡時,可以不必在午夜也搞得太折騰:如果孩子夜裡哭醒了,可以短暫地抱抱他,直到他睡著。但是務必不要開燈,也不要把他帶出房間。如果孩子已經學會自己進入睡眠,但不停地在醒來後吵鬧,那就逐漸拉長回應他的時間,以便他學會自己入睡。(萌媽按:這種情況不適用於噩夢或者夜驚:如果孩子做了噩夢,需要及時安撫;如果是夜驚,則需要看護好,以免孩子在夢遊時傷著自己。)
不要讓孩子抱著奶瓶入睡。
同時,最好能將喂奶間和臥室分開。如果孩子一定要吮吸某種東西才能入睡,可以嘗試安撫奶嘴或者允許他吮吸自己的大拇指入睡。
建立孩子和某些睡眠安撫物的聯繫。
這條和上文我們提到的軟玩具、毯子等內容一致,就不贅述了。
逐漸戒掉夜奶。
在孩子學會不用抱也不用藥就自己獨立入睡,並且距離最後一次清醒狀態下的喂奶已有3小時以後,可以在夜間給孩子喂奶,並逐漸拉長喂奶的間隔。如果是奶粉寶寶,則每2-3天就將奶瓶里喂養的夜奶數量減少30ml。差不多1-2周以後,孩子就能逐漸戒掉夜奶了。
其他tips:
分房睡:如果嬰兒床和大床在同一房間,可以搬到另外的房間去。
在白天避免太長時間的午睡/打盹:不要一次睡眠超過2小時,同時將3次打盹調整為2次。
夜裡減少換尿布次數,且動作輕柔,否則容易驚醒寶寶,並且加劇他再次入睡的難度。
如果孩子非要在床上站起來,不必勉強他躺下。要知道,他已經可以在不用你幫助的情況下自己躺下了;同時,可以勸說他玩「躺下」的遊戲,但切忌命令或強制。
記錄孩子的睡眠日記,以便制定下一步方案。
4.何時需要去看醫生?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可能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
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長;
你認為孩子是由於某種身體的原因而哭泣的;
孩子表現得很害怕;
其他家庭成員無法忍受孩子的哭聲;
上述9條建議在2周內也無法改善孩子的奶睡情況;
有其他疑問和顧慮時。
根據萌媽的經驗來說,白天讓孩子好好玩,添加輔食以後的晚餐那一頓要吃飽一點,但不要過飽,晚上會更容易戒夜奶。
如果孩子頻繁夜醒給媽媽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一定要及時糾正,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因為媽媽都休息不好,又怎麼有體力和精力去照顧寶寶呢?
但是,選擇睡眠分享的媽媽,一直和寶寶睡在大床上,恐怕也是一時半會就能戒掉陪睡的。
那麼,可以等待何時的時機,和寶寶分床睡。最好能在6歲前和寶寶分床,但具體的時間點,恐怕我們要留到下一篇再聊咯!
參考文獻
[1] US AAP. Sleeping Through the Night. Sleep: What Every Parent Needs to Know (Copyright 2013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Sleeping-Through-the-Night.aspx
[2] Laura A. Jana, MD, FAAP and Jennifer Shu, MD, FAAP. Sleeping by the Book. Heading Home With Your Newborn, 2nd Edition (Copyright 2010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Sleeping-by-the-Book.aspx
[3] B.D. Schmitt, M.D. author of "Your Child Health." Bantam Books(Copyright 1999Clinical Reference System. US Pediatric Advisor: Night Awakenings from Feeding until Asleep: Trained Night Feeder.
END
編輯:萌媽 排版:萌媽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僅用作排版美觀
如有侵權請告知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