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調查研究要以「真」求「實」

2023-11-21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調查研究要以「真」求「實」

當前,第二批主題教育已經全面展開。調查研究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廣大黨員幹部在開展調查研究時,要以「真」求「實」,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深挖根源、解決問題,確保調查研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切實把調查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和發展的強大動力。

11月20日拍攝的梅嶺國家森林公園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照片,南昌,2023年11月21日。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要真調查,深入基層,沉入一線,貼近群眾察實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路上心裡才有時代,在基層心裡才有群眾,在現場心裡才有感動。」開展調查研究就是走群眾路線,只有下沉到基層一線,走到群眾身邊,「身入」且「心至」,才能聽到真話、看見真相,摸清群眾急難愁盼。廣大黨員幹部要「身入」基層,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撲下身子、邁開步子,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到教育、醫療、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等最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當面傾聽群眾呼聲、現場體察群眾情緒。要「心至」群眾,始終站穩人民立場,用接地氣的「土話白話」,帶著感情和溫度上百姓炕頭、下基層地頭,在吃幾頓家常便飯、話幾段家長里短中,拉近與群眾的情感距離,讓群眾主動道出「心中難」、說出「心中願」,切實摸清群眾真實訴求和基層實際需求。

要真研究,由表及里,去偽存真,探尋民計謀實招。「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如果只注重「調」而忽略「研」,上報問題「長篇大論」,分析問題卻只有「三言兩語」,就會找不到問題真正「根源」,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廣大黨員幹部要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敢於正視問題、善於發現問題,精心梳理「第一手資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對問題進行深度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活用「解剖麻雀」之法,抽絲剝繭、追根究底,深入挖掘問題產生根源,切實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真心拜人民為師,誠心向人民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要放下姿態,甘當「小學生」,向能者請教、向智者問策,把「群眾智慧」運用到制定政策的全過程、推動工作的各環節,切實做到用群眾的辦法解決群眾的問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要真運用,督察督辦,跟蹤問效,真刀真槍求實效。「托之空言,莫如見之實行。」調查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如果為了「一紙報告」,而忽視對調研成果的運用,只會讓前期的努力「付之東流」。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對立馬能解決的「關鍵小事」,要立行立改、緊抓快辦;短期解決不掉的「頑瘴痼疾」,要緊盯不放、持續整改,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件接著一件辦、一錘接著一錘敲,確保問題整改到位、解決到底。要在調研的成果轉化、運用、鞏固上下功夫,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分絲析縷,對解決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對經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成果,形成一批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做到解決一個問題,帶動解決一類問題,切實推動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作者:張萌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五馬鎮人民政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f59cafcd6c92e34d6dce5fa438805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