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從十三個方面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作了系統闡述。「十三個堅持」主要聚焦兩個問題,一是怎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二是怎樣全面從嚴治黨。
一、歷史的啟示:全面從嚴治黨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在克里姆林宮,蘇聯國旗最後一次降旗。儘管已經過去30多年了,這一幕仍然令人感到震撼,蘇聯的瓦解幾乎就在一瞬之間,沒有經歷傳統意義上的鬥爭或抵抗的過程。
今天,我們要深思,蘇共為什麼走到了這一步。一些人將蘇共的崩潰歸結為外因的力量,認為是美英聯合作用的結果。雖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核心的問題在於蘇共自身。蘇共自己沒有管好黨、治好黨,導致官僚主義問題、特權問題、貪污腐敗問題越來越嚴重,從而逐漸失去民心,最終丟掉了領導權、執政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要想長期執政,必須管好黨、治好黨,不斷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基礎,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
習近平總書記講到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史時指出:「有些封建王朝開始時順乎潮流、民心歸附,尚能勵精圖治、以圖中興,遂致功業大成、天下太平,但都未能擺脫盛極而衰的歷史悲劇。導致悲劇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共同的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統治集團貪圖享樂、窮奢極欲,昏庸無道、荒淫無恥,吏治腐敗、權以賄成,又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搞得民不聊生、禍亂並生,終致改朝換代。」
在中國歷史上,「治」與「亂」時常交替出現,新王朝一開始吸取前朝失敗的教訓,勵精圖治、與民休息,王朝後期往往出現貪腐嚴重問題,導致民不聊生、王朝傾覆。習近平總書記的總結非常深刻,「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統治集團自身管理不好權力,自然會被傾覆。中國共產黨要吸取這個教訓,深入推進自我革命。
1948年12月,正值解放戰爭節節勝利,國民黨節節敗退之際,劉少奇同志深刻指出:「得了天下,要能守住,不容易。很多人擔心,我們未得天下時艱苦奮鬥,得天下後可能同國民黨一樣腐化。」這段話今天讀來,仍然引人深思,我們要經受住長期執政的考驗,保持住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國民黨為什麼失去了執政權,根本原因是只為自己謀利益,而沒有為國家、民族、人民謀利益。1944年,美國著名外交官謝偉思跟隨美軍觀察組考察延安。對於國民黨統治區,謝偉思指出,國民黨謀取自我利益的政策和拒絕聽取進步的批評意見,已使它失去了人民的敬重和支持。對於延安,他指出,那裡不存在鋪張粉飾和禮節俗套,言辭和行動上都如此。官員和人民與我們的關係,以及中國人相互之間的關係,都是坦誠、直率和友好的。
國民黨的貪污腐敗帶來什麼結果?腐敗使得官僚機構失去信心和希望,並減弱了它的行政效能。腐敗也使得戰士的士氣頹靡。國民黨外交官王寵惠說:「以前聽到許多外國朋友批評政府貪污無能,以為是過火的話,現在耳聞目擊,確是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無不腐敗,無不貪污。」為什麼要從嚴治黨,就是要防止黨員幹部濫用職權,侵害人民群眾的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好、建設成,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漫長歷史進程中,確保中國共產黨不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倒,是一個極難極大的風險挑戰。曾幾何時,蘇共何其強大,蘇聯何其強大,現在早已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了。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但沒有歷史眼光,沒有長遠眼光,也干不好當下的事情。」作為一種嶄新的、先進的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是長期的歷史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執政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世界上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和政黨演變的教訓,都揭示了一個道理:馬克思主義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鞏固政權更不容易;只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出問題,社會主義國家就出不了大問題,我們就能夠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
回顧歷史,總結經驗教訓,我們要尤為重視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是治國理政的根本保證。
二、現實的挑戰:大黨治大國
我們這麼大的一個黨,如何才能治理好如此之大的國家?這是一件史無前例的事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大挑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前,我們面對的形勢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為我們繼續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比如,「黨內存在不少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當時,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面對這些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抉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義無反顧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面對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要推進大黨治大國的實踐。
第一,思想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寫入黨章,還被寫入憲法。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第二,政治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
第三,組織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置於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推進力度大、建章立制多,取得顯著成效。
第四,中國化。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三、「十三個堅持」的重要內容
2023年6月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用「十三個堅持」系統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全面、系統、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必須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管黨治黨、治國理政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黨的領導要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體現在黨和國家工作的各個環節。我們要銘記蘇共亡黨亡國的教訓,一方面要管好黨、治好黨,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另一方面要緊抓領導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蘇聯解體後,戈巴契夫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深深體會到,改革時期,加強黨對國家和改革進程的領導,是所有問題的重中之重。在這裡,我想通過我們的慘痛失誤來提醒中國朋友:如果黨失去對社會和改革的領導,就會出現混亂,那將是非常危險的」。黨主動放棄領導權是蘇共失敗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要加強黨的領導。
(二)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
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什麼是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我們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在毛澤東同志當年給出『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的第一個答案基礎上,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那就是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在新時代十年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和理論探索中,我們不斷深化對黨的自我革命的認識,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論成果,系統回答了我們黨為什麼要自我革命、為什麼能自我革命、怎樣推進自我革命等重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指出:我們黨歷史這麼長、規模這麼大、執政這麼久,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窯洞裡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經過百年奮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
這兩個答案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補充的。毛澤東同志給出的「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是外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自我革命是依靠黨自身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麼大一個黨,處在執政地位、掌控執政資源,很容易在執政業績光環的照耀下,出現忽略自身不足、忽視自身問題的現象,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我們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沒有什麼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跳出歷史周期率問題是關係黨千秋偉業的一個重大問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關係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興衰成敗。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要通過黨的自我革命,解決黨自身存在的問題,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三)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強調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要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持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要解決黨內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幹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於腐敗問題,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在政治問題上,任何人同樣不能越過紅線,越過了就要嚴肅追究其政治責任。」我們黨高度重視政治建設,2018年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把紀律建設的政治性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對關於政治紀律方面的規定進行了進一步充實與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決不能迴避政治問題,對政治隱患就要從政治高度認識。黨內存在野心家、陰謀家,從內部侵蝕黨的執政基礎,我們不能投鼠忌器,王顧左右而言他,採取鴕鳥政策,這個必須說清楚。全黨必須講政治,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消弭隱患、杜絕後患。」
(四)堅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我們黨是依靠人民群眾的擁護才走到今天的,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穩人民立場。一些領導幹部為什麼出現問題?最關鍵的就是在掌握權力和資源後,不再依靠人民,而是為自己謀私利。
(五)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黨都把思想建設擺在首位。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的鮮明特色和光榮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思想,就是要全面學習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六)堅持嚴密黨的組織體系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史達林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幹部決定一切。」我們黨建立了上下貫通的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同時,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中成立黨組。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推進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推進國有企業、金融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
(七)堅持造就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把政治標準放在選人用人首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嚴把德才標準關,首先是把好政治關,把政治標準作為衡量幹部的第一標準。政治標準最本質的要求,是忠誠,要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忠於社會主義。
推動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能上不能下」,一直是制約幹部工作的一大難題。要對推進幹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做好部署,提好要求,重點解決能下問題。
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加強對幹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幹部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對在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中出現失誤錯誤的幹部,只要他們出於公心,不是故意違紀違法,就要允許試錯、寬容失誤。
(八)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從歷史發展規律看,一個國家、社會要想保持經濟健康發展,人才是重要推動力。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輩出的時期也是國家、社會健康發展的時期。比如,貞觀之治時期,出現名相房玄齡、杜如晦;開元盛世時期,任用賢能姚崇、宋璟等。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人才的重要作用,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九)堅持持之以恆正風肅紀
黨風問題關係執政黨的生死存亡。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貫徹執行八項規定、推動作風建設。王岐山同志指出,「八項規定具體、不抽象,(反腐敗)只有從實際出發、從具體入手,才能抓得住、抓得牢。」八項規定涉及迎來送往、請客吃飯、出訪、調研等具體事項,黨員幹部要輕裝簡從,不鋪張浪費,不講排場,不能脫離群眾。王岐山同志指出,作風問題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從中央政治局立規矩開始,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習近平總書記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全黨言出紀隨、久久為功,作風建設成效顯著。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
(十)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把反腐敗追逃追贓提升到國家政治和外交層面,納入反腐敗工作總體部署。築牢防逃堤壩,切斷腐敗分子後路。追逃防逃兩手抓,設置防逃程序,定期開展「裸官」清理,核查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情況,嚴格執行出入境證件管理和審批報備制度,開展打擊利用地下錢莊和離岸公司轉移贓款專項行動,有力遏制了人員外逃和贓款外流,構建起不敢逃、不能逃的有效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幹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治理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決不姑息。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嚴肅查處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問題,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二)共八條,進一步修改完善行賄犯罪規定,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
(十一)堅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增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實效。發揮政治巡視利劍作用,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用好問責利器。」我們在企業經營、職務調整、案件處理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要形成合力,發揮監督實效。
(十二)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
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需要我們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更加突出黨的各方面建設有機銜接、聯動集成、協同協調,更加突出體制機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規制度的科學有效,更加突出運用治理的理念、系統的觀念、辯證的思維管黨治黨建設黨。同時,巡視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制度安排。
(十三)堅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
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職責所在,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指出,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或者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給黨組織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不良影響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
以上十三條,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其他理論一樣,第一條強調黨的全面領導,最後一條強調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領導為始,最後落腳在黨的建設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站在事關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長期戰略、永恆課題,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遠吹衝鋒號,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劉智峰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