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哎呀媽
這個7月,《幸福到萬家》真火!
誰都想不到,這部帶著濃烈鄉土氣息的電視劇,天天上熱搜,收穫網友無數好評。
有人看到農村人進城奮鬥的不易,有人感受普羅大眾生存的萬象,也有人挖掘出教育子女的啟發。
劇中的東家長、西家短,總在提醒我們:
與其給孩子最好的一切,不如做到這4件事。
早知道,孩子早受益。
不想孩子被欺負,一定要教他「不好惹」
女主何幸福,一開場就看到她的「與眾不同」。
婚禮現場妹妹被人猥褻,諸多男人袖手旁觀不敢上前,唯有她,一腳踹開房門,掄起椅子直直砸向肇事者的頭。
婆婆勸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堅決不同意,下定決心讓壞人付出代價。
在她看來,是非對錯總有說法,別人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自己就不能認。
如媽媽對她的勸誡一樣,有些時候要把「威」立住,以後遇到什麼事,才會有辦法。
相比之下,丈夫王慶來懦弱太多了。
明知小姨子被羞辱,他一聲不吭裝作沒看到,村裡徵收自己家地建排污廠,賠償款不公,他躲起來不敢為家人爭辯。
最後,一切都由何幸福親自出馬搞定擺平。
現實中,有不少像王慶來親媽那樣的「和事佬」,寧可自己吃點虧也不想惹是生非,就算孩子被人打、被人罵,也喜歡勸孩子忍忍,忍一下就過去了。
可他們往往忽略,惡人永遠都是欺善怕惡。
孩子越怕事,壞人越來惹事。
一位霸凌者曾說:
我們選擇的欺凌對象,就是那種看起來乖巧、溫順、軟弱的人。
很多時候別人的欺負,不過是在試探孩子究竟好不好惹,要是發現眼前站的是一隻綿軟的小羊,他就撕下偽裝露出爪牙。
告訴孩子「咱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孩子才有底氣對抗惡人,挺直腰板懟回去。
作為父母,沒辦法保護孩子一輩子,那就教他做一個「不好惹」的人,靠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讓惡人惡事遠離。
父母學會「退場」,孩子才有自主感
何幸福的丈夫王慶來不僅懦弱,還特別沒主見。
雖然成家立業算是半個當家子,可關鍵問題,他不是把決定權交給爸,就是只聽媽的話。
而且結婚以後,也沒有半點男人的硬氣。
何幸福說什麼就是什麼,結果不好,從不找自身原因,只會不停埋怨和憤怒。
都說「拎不清事」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喜歡一言堂、不斷灌輸自己想法的父母。
他們習慣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絲毫不管孩子內心的想法,只想孩子按自己的要求來。
心理專家曾奇峰說:
「如果父母什麼都替孩子做主,那麼就無異於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
在他看來,如果孩子總是活在父母的決定里,決定越多,孩子的自主感越弱。
唯有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他才擁有足夠的生命活力,感覺到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一位網友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後得出感慨:
「從小到大,父母都很尊重我,大大小小事都讓我自己決定,不輕易插手干預。
結果我養成了什麼事都靠自己去爭取,好的壞的都自己承擔,和同齡人相比,我的確更能扛事,更獨立自主。」
孩子還小不懂辨別,父母的指導和提醒必不可少。
但在他逐漸長大,開始有自己想法和意識後,父母須「適當退場」,才能把人生舞台還給他,培養他的責任感,讓他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放手讓孩子做決定,是孩子變得自主、自信的最關鍵一步。
孩子讀的書,決定他將來看世界的路
有句古話這麼說:積錢不如教子,閒坐不如讀書。
不管承認與否,無數的現實告訴我們:讀書,是普通人家孩子改變命運最好的捷徑。
何幸福初中學歷,早年家庭條件不允許,被迫早早外出打工,可她從未放棄學習。
和丈夫被迫離開老家去了城裡,了解到除了「保潔員」之外還有「前台」這種工作類型,她便不斷琢磨,希望事業更上一層樓。
每天結束一天勞累的工作後,她捧著書如饑似渴地看、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認真請教別人。
看到丈夫整天無所事事,她也不忘督促「多看點書」。
正因為對讀書的執著和較勁,她的思想境界才得以慢慢打開。
不僅在接待客戶時用所學到的知識幫領導贏得大單,還嗅到旅遊行業的商機,把經營的小民宿做成旅遊合作社。
自己當上備受敬仰的女社長。
想起知乎上一個提問:「年輕人應該多見世面,那把學費拿來念書,還是環遊世界更划算?」
高贊回答令人深思:「在沒有充分知識作為前提的情況下,即使行了萬里路,也不過只是郵差而已。」
書的厚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人生才有越多的跳板助自己成功。
除了何幸福,劇中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女性,是她的准弟妹王亞妮。
不少觀眾替亞妮擔心,怕她嫁給王慶來的弟弟王慶志後婚姻不幸,麻煩不斷。
可從家庭成長背景看,她卻是全劇最令人羨慕喜愛的女孩之一。
父母認真工作努力奮鬥,給她優渥的生活條件。
但從不嬌慣放縱她,遇到事情總會認真和她分析講道理。
知道她非王慶志不嫁,再怎麼心疼她,爸爸也沒有棒打鴛鴦。
先是跟她講一大堆王慶志的優點,肯定她選人的眼光,再以過來人的經歷開導她、叮囑她,提醒她嫁給王慶志的壞處。
媽媽雖氣,極力反對,但還是耐著性子和脾氣,告訴亞妮自己的擔憂和顧慮。
畢竟結婚不止是嫁給一個人,還有背後的一大家子。
可言盡於此,千叮嚀萬囑咐,不過是希望亞妮嫁過去之後能開心幸福,不受委屈。
一個父母「愛養」長大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底氣足,清楚自己要什麼,也會努力爭取。
就如亞妮,婚房被未來大伯、公公婆婆住了進去心生不悅,也敢主動找爸爸說。
就算媽媽在旁不斷「攪局」,告訴她日後會面臨的挑戰,她也依舊相信嫁給勤奮、上進的王慶志,一定能收穫想要的幸福。
還主動安頓好王慶志的家人,落落大方,得體有禮。
演員黃磊說過這樣的話:「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
養育孩子,父母總恨不得把最好的一切傾注於孩子身上,可真正對孩子好的,是用足夠的陪伴、引導去關懷他、愛他。
每一個自信、內心強大的孩子,都清楚知道自己被愛,被珍視。
當他被正確對待,被積極回應時,不管日後遇到多大的風浪,他都有力量去抵禦一切挑戰。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
每一個父母都是平凡之人,第一次做父母,誰都沒有經驗,分不出高低。
但願《幸福到萬家》所揭露出來的這4條育兒真相,能提醒每一位願意放下自己、不斷成長的父母。
畢竟,把孩子撫養成人,培養成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使命。
—— End ——
作者:哎呀媽,高校教育心理學教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願用自己的心和筆,開啟孩子們的心靈世界。部分圖片來自《幸福到萬家》劇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