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的再多,也是垃圾

2023-06-06     影探

原標題:脫的再多,也是垃圾

要說好萊塢的退休苦手,年近八十的施瓦辛格要說第二,沒有誰敢說第一。

上一次看到他看,還是在3.6分的史詩級爛片《龍牌之謎》里跟成龍演對手戲。

靠這部電影,施瓦辛格喜提「金酸莓獎」最差男配角提名。

圖片來源自豆瓣

雖然最後沒有拿到獎盃,但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提名即肯定。

一朝不慎,就被扣上了「爛片之王」的帽子。

本以為這位初代硬漢會就此引退,沒想到他人老心不老。

不僅不退,還打進了網飛。

在5月底剛剛上線的新劇《面目全非》里,施瓦辛格重操舊業,又干起了老本行——中情局間諜。

「面目全非」

FUBAR

2023.5.25.美國網絡

間諜過家家

男主盧克是中情局的老牌特工,服役四十年,還能單槍匹馬端掉整個賊窩。

對於間諜來說,生存的第一要義就是謊言和隱瞞,哪怕對最親密的家人也是如此。

為此,盧克妻離子散。

妻子另尋新歡,兒子不求上進,只有完美女兒艾瑪讓他欣慰

——科科拿A,首席小提琴手,不抽煙不喝酒不說髒話,還熱心公益。

好不容易熬到能退休的年紀,盧克信心滿滿,準備追回前妻,重新組建和諧家庭。

沒成想這邊正在開退休趴,蛋糕沒吃兩口;

那邊老搭檔巴里就滿面愁容的走了進來,不幸通知他,你得返崗了。

盧克大怒,黑心單位CIA,壓榨退休老員工。

但這個事兒,還真得他親自上陣。

多年前,盧克在一次任務中親手殺掉了恐怖組織的頭目。

一時心軟,以好友的身份收養了他的兒子波羅。

原本以為他會在正常的教育環境里健全成長,可是恐怖分子的基因太強大。

在盧克不知道的時候,波羅早就走上了生父的老路。

親手研製出便攜型核彈,販賣給世界各地的恐怖組織。

他要做的就是以富商的偽裝身份潛入基地,接應潛伏在此的間諜,並偷走炸彈。

波羅警惕心很強,只有盧克能憑藉養育之恩快速打入敵人內部。

自己挖的坑自己填,盧克只能接下這個任務,重新披掛上陣。

果不其然,波羅對盧克毫不設防,興奮地帶他參觀基地,引見自己手下最得意的士兵

——他個子雖小,卻身手矯健,輕鬆擊敗一名壯漢。

看這背摔,看這飛踢,看這飛舞的長髮......

等等,這不是艾瑪嗎?

原來盧克這趟潛伏任務需要接應的間諜同事,竟然是自己那謊稱在南美做公益的女兒......

通宵刷完這部劇後,我的評價只有四個字:

可看,可惜。

我們先來聊聊這部劇的優點——設定和巧思。

雖然間諜過家家的設定在好萊塢並不罕見。

不說別的,施瓦辛格本人的代表作《真實的謊言》就是這個路數。

但不同的是,《面目全非》的主角關係建立在矛盾和衝突之上。

間諜身份暴露後,父女二人都認為自己是被欺騙的受害者。

老爸接受不了原本自己引以為傲的完美女兒是假象,你以為是乖乖爸寶女,其實私下她煙酒都來;

女兒接受不了老爸二十幾年的欺騙,並將父母離婚的責任全都歸咎在了他身上。

曾經父慈女孝的和諧假象一去不復返,現在的二人相看兩生厭。

又因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捆綁在一起,合作追兇。

也正是基於這一矛盾,這部劇中穿插著許多能博觀眾一樂的橋段。

比如艾瑪在跟壯漢打架時,嘲諷他「我屁股的味道怎麼樣」。

這種沒有下限的黃色段子從女兒嘴裡說出來,對老爸而言就是「世界末日」。

王牌特工和老父親的雙重身份疊加在盧克身上,形成了天然的喜劇張力。

第一次進艾瑪的房間,他隨手拿起一支「口紅」。

沒想到這隻「口紅」卻突然開始震動,嚇得老父親虎軀一震,帶著哭腔顫抖著大喊「天哪天哪」。

破防了家人們。

這不是什麼「口紅」,而是艾瑪心愛的「小玩具」。

在父女情感線和追兇主線的聯動上,編劇也花了不少心思。

為了改善父女之間的關係,心理醫生為他們特製了電磁衣,強迫兩人面對面零距離貼貼。

原以為這只是一件不可回收的廢物,沒想到在下一次行動里就派上了用場。

艾瑪需要爬到高速行進的列車頂部完成任務,但氣流必定會將她掀翻。

關鍵時刻她靈機一動,這套電磁衣不就派上用場了嗎。

盧克在內部隔空吸附著她往前挪動,在必須要放手的時候,他卻遲疑了。

一旦消磁,艾瑪就有可能摔下火車,但如果不放手,就無法完成任務。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父女矛盾的具象化——老爸的保護欲太強,而女兒需要的是放手。

最終,盧克妥協,放開了艾瑪,但又在女兒即將摔下去的時候及時接住了她。

兩人有驚無險,完成了這次行動。

同時也通過這次行動看到了父女關係破冰的可能。

面目全非

說完了可看之處,我們再來說說它可惜在哪兒。

這部劇的定位是動作冒險題材,動作戲的占比卻少之又少。

雖然女兒艾瑪的動作戲表現不錯,力量和速度一流,讓人眼前一亮。

但最重要的打戲擔當施瓦辛格卻拖了後腿。

歲月不饒人,誰也逃不過這把殺豬刀。

年近80的他身上看不出半點終結者的凌厲,不僅看起來像個慈祥和藹的小老頭,動起手來更是如此。

在幾場為數不多的打戲中,施瓦辛格的動作慢且鈍,與人設十分割裂。

上一秒反派還在大吹特吹盧克動手快准狠,自創垂直割喉術增效產能,大大提高了整個殺手行業的工作效率。

下一秒,盧克就給大家露了一手。

動作遲鈍,力度不夠,動作場面的爽度大打折扣。

在縮減動作戲分量的同時,這部劇大大增加了家庭線的占比。

大篇幅地描述了父女各自的感情生活,添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橋段。

艾瑪和盧克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渴望自由,厭惡父親的保護和說教;

二是接受不了老爸這麼多年來的欺騙。

為此她一夜回到青春期,卯足勁跟父親對著干。

問題來了,艾瑪自己明明也處在同樣的兩難處境。

因為工作不得不忽視男友,滿口謊話,十句話里有十一句是假的。

艾瑪自信不會重蹈覆轍,跟老爸一樣傷害愛人和家人。

實際上呢?

嘴上對男友一心一意,在行動中明明有千萬種辦法讓敵人放鬆警惕,而她的選擇卻是陪睡。

emmm......這場畫蛇添足的床戲,難不成是為了致敬《真實的謊言》中的經典艷舞橋段?

圖片來源自豆瓣

一邊在工作中找艷遇,一邊還和男同事糾纏不清。

就連團隊里生活西化的女同事似乎也對她有意思......

好傢夥,還是你們城裡人會玩。

知道的這是特工動作片,不知道還以為是狗血瑪麗蘇。

自己的私生活堪比《回家的誘惑》,卻高高在上地指責老爸辜負媽媽。

這人設,要多彆扭有多彆扭。

另一方面,瑣碎的家庭線也侵占了主線劇情的空間。

父女倆無論處在多危險的境地之中,都得先扯一下家長里短。

甚至還因為聊的太投入,被混混在眼皮子底下偷走核反應堆,差點導致任務失敗。

在緊張的主線劇情中,偶爾的父女拌嘴會在一定程度上轉換節奏,調節氣氛,讓觀眾開懷一笑。

但太多的段子和無休無止的扯皮只會讓觀眾感覺到煩躁和疲憊。

比如我。

更遺憾的是,這部劇還是網飛出品。

眾所周知,網飛拍劇,全靠設定。

什麼情感的構建、關係的鋪墊,通通簡化快進。

拍好了就是《怪奇物語》,拍不好呢?

就是某音三分鐘帶你看完一部劇。

圖片來源自微博

比如前文提到過的,女兒為什麼不能理解爸爸的為難之處;

再比如盧克又為什麼多次放過反派,導致任務失敗。

戲劇衝突落腳一個情字,但在網飛刻意的弱化之下,這兩大推動劇情發展的矛盾點根本無法成立。

女兒的憤怒或許是因為曾經的依賴和信任?

盧克放過波羅或許是因為仍對他有父子之情?

這些解釋在劇里都沒有具體的情節橋段支撐,開頭幾句台詞,剩下任君腦補。

爛片之王

為了宣傳這部劇,施瓦辛格也算是豁出了這張老臉。

先是AI換臉出演《星期三》、《後翼棄兵》、《艾米麗在巴黎》,把這兩年的網飛熱播劇蹭了個遍;

後又放言可能加入漫威宇宙。

雖然矮子裡拔高個,勉強拿下了網飛的播放時長周冠,口碑卻不如人意。

總的來說,《面目全非》頂多算得上一部及格的下飯劇。

在評論區,還有不少觀眾提到了另一部劇——《塔爾薩之王》。

同樣是網飛出品,同樣是爛片之王翻身仗。

甚至比施瓦辛格還要大上一歲的史泰龍,看起來更像一位八旬老人。

但兩者的結果卻截然相反。

史泰龍一雪前恥,施瓦辛格被嘲「不是跟退休過不去,是跟錢過不去」。

原因嘛,大家懂得都懂。

最後我只想說一句——要是還有下一次,州長,好好挑一下劇本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775b5fa9830fc224553323ff95ab7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