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到想罵人,幸好沒引進

2023-11-18     影探

原標題:爛到想罵人,幸好沒引進

前段時間,一段預告放出,讓很多人期待值直接拉滿。

AI仿生人與人類的戰爭、各種機甲武器、動作爆炸場面......

在經歷了各類網飛以及漫威劣質特效大片的荼毒之後,再看這個預告。

只能說,仿佛眼睛受到了洗滌。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部電影只有8000萬美元的預算。

與動不動就幾億預算,水平卻像是三年動畫的大片相比,吃的是草,擠的是奶。

媒體口碑剛剛解禁的時候,網上評價也是以驚艷叫好為主。

「真誠、敏感」、「未來史詩」、「罕見地用好了CGI的作品」......

真有這麼牛?還是言過其實?一起來看看——

「AI創世者」

The Creator

2023.9.29.美國

人類大戰AI

本片由加里斯·愛德華斯執導。

你可能不太熟悉他的名字,但你大機率看過他的電影。

2014年的《哥斯拉》,2016年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都是由他執導。

尤其是後者,被稱為新星戰時代,難得一見地拍出了星戰史詩感的作品。

所以,這次再執導科幻題材,很多人都抱著他能夠再創輝煌的期待。

再加上格雷格·弗萊瑟(《沙丘》《新蝙蝠俠》)攝影,漢斯·季默(《星際穿越》)配樂。

主創陣容,不說頂配,那也是第一梯隊級別。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只是,影片在題材方面,有一點讓人擔心。

因為是已經被講了一萬遍的人工智慧危機。

而如今看來,這個擔心,成真了。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未來。

隨著技術的發展,AI機器人(以下簡稱「AI」)在外貌和心智上,已經變得越來越像人。

越來越多的工作也都被交給了他們。

買菜,帶娃,寫作業,抓罪犯......甚至是國防相關工作。

10年前,一枚核彈頭在洛杉磯被意外引爆,轉眼間有近百萬人被燒成了灰。

據報道,是因為AI的誤操作導致了此事件。

自此之後,美國領頭,西方世界禁止了AI技術的研發。

並且要誓要將全世界的AI剷除殆盡。

AI被迫撤到對他們更加包容的新亞洲地區,隱姓埋名地生活著。

10年後,西方花費上兆億,打造了一艘太空軍事基地,遊牧者

具體如何運作,片中並未明說。

但遊牧者似乎是可以從高空發射某種掃描光線進行地形探測。

然後再從高空發射定位飛彈,精準打擊目標。

有如此利器在手,當然要乘勝追擊。

所以,他們策劃了一場針對於AI領導人尼馬塔的突襲行動。

尼馬塔是一名AI設計師,被AI們奉為神明。

而除了外部的突襲小隊,軍方還早早便派出了一名間諜,約書亞

經過多年的滲透,他已經和AI陣營打成一片。

並且和陣營里的一位人類女性,瑪雅,結了婚。

這次突襲,並沒有提前通知約書亞。

這也導致了他的身份被瑪雅當場發現。

兩人不得不在情急之下被迫選擇自己的陣營。

最終,瑪雅選擇堅守自己的本心,站在了撫養自己長大成人的AI這邊。

在遊牧者的狂轟濫炸下,約書亞眼睜睜看著瑪雅葬身在了火海之中。

瑪雅死後,約書亞也失去了對生活的渴望。

每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按部就班,活得渾渾噩噩,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直到美國軍方又找到了他。

原來,AI那邊,研究出了一種足以毀滅遊牧者的新型武器。

作為曾經深入敵方後營,熟悉對方基地構造的前間諜,約書亞自然是首選考慮。

雖然不想理他們,軍方卻拿出了一段瑪雅還活著的全息影像。

心繫妻子的約書亞,最終同意了這次行動。

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

所謂的終極武器,竟然是一個名叫小飛的AI小女孩。

她似乎有著能夠控制各種電子設備的能力。

而且,她的能力範圍似乎能夠隨著時間成長。

在與小飛的相處過程中,約書亞心中對AI的看法也在漸漸改變。

AI真的不能算是人嗎?他們的情感不是真的嗎?

或者換句話說——

他當初的選擇,錯了嗎?

「好看」但不好看

影片的看點,並不多。

核心正如開頭所說的,六個字:低成本,高質感

本身就是視效技術人員出身的導演,很懂如何用最少的錢,做出最好的效果。

無論是機器人的設計,還是各種特效和爆炸場面,都做得非常逼真帥氣。

實景與CG相結合的製作模式,也將影片的自然感提升了一個檔次。

此外,可能是因為執導過星球大戰的緣故?

導演吸收了星戰里那種復古風&高科技的風格,並且完美地運用在了本片中。

故事的主要場景發生在山野鄉村。

再加上奧斯卡最佳攝影得主的加持,各種夕陽、山水,田野,都被拍得美輪美奐。

所以,你能看到在一片自然祥和的美麗風景中,仿生人與人類大戰。

末世背景,田園風光,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但,除此之外,你很難再給它挑出什麼創新的地方。

科幻設定上,整個大背景沒什麼問題。

然而各種細節邏輯,做的實在是太糙了。

片中AI已經是完完全全覺醒自我意識的個體,甚至產生了自己的宗教。

柱子上雕刻的不再是各種人類天神,而是他們自己的樣子。

但AI到底是怎麼覺醒的,宗教是怎麼誕生的,完全沒有解釋。

試問,如果AI真的已經覺醒得這麼誇張,當初人類又怎麼會讓他們負責核武器?

小飛的來歷,全片也都隻字未談。

就硬說她能夠遠程遙控各種科技,能力比超體還超體。

但,如果AI陣營真的有這種技術,又怎麼會被人類追著打?

如此種種細節上的敷衍,幾乎遍布全片。

換言之,影片的世界觀似乎還沒有構建完全。

只是因為導演想要講述一個「AI也是自由個體」的俗套概念。

所謂的科幻背景,只是一個殼。

而非像《黑客帝國》《星球大戰》那樣,有自己的完整邏輯和世界觀。

故事上,影片也沒有做好它最應該做的事——

小飛和約書亞之間的情感建立。

兩人屬於不同陣營,然而看起來就像是一見如故。

彼此之間甚至都沒有發生過什麼爭吵,從頭和睦到了尾。

最後結果就是,大的科幻背景設定沒有做好,細節處的情感也顯得蒼白空洞。

兩頭都沒能兼顧上。

更不用說反派的究極降智。

都已經是生死存亡的危機了,都已經知道男主有可能叛變了。

最後抓到小飛後,竟然還善心大發,想著讓男主去勸她放棄抵抗。

結果自不必說,兩人秘密耳語,商量好了出逃計劃,並且成功實行。

WTF?您當初拿槍指著寵物狗威脅別人的狠勁呢?

您是把這當戰爭,還是擱這過家家呢?

最後,在主題上,影片也略顯陳舊。

「AI是否應該被視作獨立的生命個體」,這已經是被拍了八百遍的東西。

但導演並沒有在裡面加入自己的思考,只是先入為主地站在了AI一方。

用小孩子作為終極武器,大概也是為了更為直接地博取觀眾同情。

對比另一部小孩機器人影片《人工智慧》,很容易便能感受到彼此之間的差距。

不止是情感上的塑造,還有對於AI本身特點的呈現。

《人工智慧》

不妨說,《AI創世者》只在外觀上對AI和人做了區別。

除了身體的機械外觀,導演基本上就是把AI當做人在拍。

他們能吃飯、喝酒、睡覺,所做的一切都已經和人類沒有任何區別。

他們沒有《人工智慧》中對於生命和愛的思考。

他們也沒有《攻殼機動隊》中對於自身存在的思考。

他們更沒有《黑客帝國》《機械姬》《西部世界》中的反抗意識。

《機械姬》

換言之,在導演看來——

AI進化到最後,無非就是變成了善良的人類。

那麼,這到底是站在了AI的立場。

還是說,這可能才是人類真正的傲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2b1b5c08357442df4c3d719c9a123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