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舉報抵制,能不能別這麼搞!

2024-01-20     影探

原標題:互相舉報抵制,能不能別這麼搞!

近期的內娛,有一個關鍵詞:

番位之爭

粉絲幫藝人爭,藝人公司發聲明爭,粉圈之間互相battle……

一時間,烏煙瘴氣,難以入目。

旋轉番位圖,雨露均沾

我實在看不懂。

不去爭實實在在的演技本事,反倒計較這些虛頭巴腦。

這似乎冥冥之中應了一段戲謔話:

「這魚,這魚都不錯,但是那個魚不太行。」

「內個魚為什麼不行?」

「因為內魚完了。」

《醬園弄》女二號之爭

去年,陳可辛在釜山電影節宣布成立changin pictures影視公司,邀請成龍、章子怡、甄子丹等參與製作。

該公司在韓國等地組建團隊,立足亞洲,效仿網飛模式,專攻亞洲原創影視作品。

陳可辛的第一波計劃是,推出20部不同類型的劇集。

例如:

甄子丹挑大樑,拍攝奇幻動作大劇《敗北之人,隱藏大師》

韓劇方面,推出兩部改編韓國動漫的《ONE:高中英雄》《2班李喜舒》

泰劇方面,邀請納塔吾·彭皮里亞(《天才槍手》)、班莊·比辛達拿剛(《靈媒》)、柏德潘·王般(《鬼影》)三位泰國導演,拍攝劇版《見鬼》

此外,最重磅的莫過於,陳可辛與章子怡合作的《醬園弄》。

這原本是一個擱置多年的影視項目。

改編自素有「民國四大奇案之一」之稱的詹周氏殺夫案。

詹周氏,9歲被養父賣到一家典當行。

21歲時,她被許配給典當行打工夥計詹雲影

婚後,她與丈夫租住在醬園弄85號2樓。

上圖,詹周氏本人

下圖;改編電影《殺夫》,夏文汐飾演詹周氏

詹雲影作風不良,不但沉迷賭博,還搞外遇。

對老婆也是拳腳相加,一言不合就虐待毆打詹周氏。

改編電影《殺夫》,白鷹飾演詹雲影

1945年3月20日凌晨,詹雲影醉醺醺地回家。

詹周氏便告訴他,自己想變賣家裡的大衣櫃,拿錢開個攤位,賺錢養家。

未曾想,她遭到詹雲影的訓斥。

寂靜的後半夜,萬念俱灰的詹周氏拿起菜刀朝丈夫砍去。

她一鼓作氣,把丈夫分了數十塊,並放到皮箱。

不過,由於鮮血沿著地板縫隙滴到樓下住戶家。

這件殺夫慘劇才大白於天下。

最初,陳可辛打算把《醬園弄》拍成電視劇,直接上線海外流媒體。

不知中途遇到什麼變動,最終變成了一部電影。

目前,他已經在上海乍浦路拍攝。

據說,製作團隊仿照40年代老上海的風格,修整街景,還在外牆塗寫上「醬園」二字。

圖源網絡

本以為,《醬園弄》的噱頭在章子怡的身上。

畢竟,這是她離婚後的第一部作品。

不少人都期待她走出家庭,好好搞一下事業。

萬萬沒想到,章子怡的風頭竟被女二號搶走了。

從《醬園弄》的演職員表里得知,除了女一號章子怡,還有趙麗穎、楊冪兩位女演員參演。

至於誰是女二號,流傳著各種版本與流言。

一方面,有人爆料楊冪是女二號。

甚至還打起暗號:「女2,秘密已定」

「秘密」指向「冪冪」。

另一方面,有人說趙麗穎是女二號。

趙麗穎PK掉楊冪,楊冪變成了客串。

值得一說的是,趙麗穎、楊冪兩位演員沒有搭理流言。

可是,爭女二號的話題還是被帶火了。

#醬園弄 楊冪##醬園弄女二 楊冪##趙麗穎為醬園弄剪短髮##楊冪趙麗穎 醬園弄#

圍繞女二號人選,熱搜不斷,吵個沒完沒了。

於是乎,正主女一號章子怡被打入「冷宮」。

《醬園弄》儼然變成了《麗冪的猜想》。

輸人不輸陣。

兩家粉絲(包括披皮黑粉絲)紛紛下場,互相叫板起來。

備註:披皮黑,縮寫pph。
指的是,就是兩家粉絲互相偽裝成對方粉絲,故意發布一些招黑的言論,意圖讓對方粉絲背鍋。

他們在豆瓣評論區,攻擊藝人。

一邊說:

「趙麗穎?就她那呆滯無神的演技。」

「抵制趙麗穎,來來回回老三樣 粉絲事逼還多 一個不服心意就罵罵咧咧。」

另一邊回擊:

「討厭楊冪,噁心。」

「楊冪好意思來演,她不是只知道演姐弟戀,她來演拉低這部電影。」

在圍脖戰場,兩家粉絲思路一致,聲稱自家從沒爭過番。

麗粉解釋:

「事實是YXH一直在給大家爭!只不過某些粉絲看不過被壓番罷了。」

「ym女士某些粉絲能不能別在地上討飯吃,樣子很難看。」

冪粉無辜:

「車軲轆爭番也不必帶上楊冪,她和這兩字沒關係。」

「都來看看呀,到底誰家喜歡舔餅,抬咖,zly家的操作。」

眼瞅著番位之爭,愈演愈烈。

《醬園弄》趕緊發聲明,試圖壓一下聲浪。

這裡劃一下重點:

第一,因為角色眾多,演員還在搭配組合調試中。

第二,官宣全部陣容時,主演排序以出場順序為準。

換言之。

番位還沒定好,各家粉絲都別吵了。

隨後,六公主跟進,點名醬園弄的番位之爭。

它指出,演員爭番位傷害的是作品本身。

結果,粉絲攻陷評論區。

「趙麗穎粉絲一直都在說非官宣不約,又何來撕番一說呢。」

「楊冪從不在乎番位,yxh引戰勿上升本尊。」

真夠荒唐的。

趙麗穎和楊冪都沒有站出來,兩家粉絲卻互辯互黑、護主起來。

更何況,只為一個女二號就爭到雞飛狗跳,太瘋癲了。

視野就不能打開一點點嘛?

下有對策

2019年,優愛騰聯合六家影視公司發布《倡議書》。

第4條寫道:

「藝人番位排名權,演職人員選擇決定權應由投資方、製片方依法依規依合約確定。任何人不得對此提出無理要求、強制性要求,干擾正常創作。」

2021年,《電視劇母版製作規範》要求:

「演職人員在電視劇的署名方式、順序、位置等由聘用合同約定,製作者應在與演職人員簽署聘用合同時就署名問題進行溝通和約定,規避爭排位等署名糾紛的發生。」

如今看來,行業訴求+規範標準,形同虛設。

番位之爭,依舊不絕於耳。

為什麼會這樣?

私以為,番位不止是一個蘿蔔坑而已。

它代表一個演員在演藝圈的咖位、資源、名氣、待遇、聲望。

所以,不管是大明星,還是小明星,無不渴望番位往前靠。

至於那些說自己不計較番位與角色大小的人,無非就兩種:

第一種,處於金字塔頂端,坐穩第一番位的頂級咖。

第二種,能裝的人。

註:《武林外傳》的調侃,請勿對號入座,不指任何藝人

番位如此充滿誘惑,勢必爭個天昏地暗。

漸漸地,番位之爭變成了內娛的必備表演節目。

《青簪行》,楊紫粉絲和吳亦凡粉絲(翻車前)撕番,倒逼劇方。

《小小的願望》,因片方騷操作,彭昱暢、王大陸、魏大勛陷入爭番壓番爭議。

《被我弄丟的你》,電影還沒上,粉絲就準備奪一番的高地。

圖源網絡

最近,番位鬧得最凶的,莫過於剛剛播出的《仙劍四》。

《仙劍四》的一行「領銜主演:@陳哲遠- @鞠婧禕 (排名不分先後)」,左右難做人。

兩位主演拿出合同,各自發表聲明澄清。

鞠婧禕方面:

「在工作室所屬經紀公司為演員鞠婧禕簽署的出演合同中,關於藝人署名方式的約定為:單幅字幕且位列所有演員署名第一位。

片方在官宣時的署名方式並未尊重合同約定事實,令人無法理解。」

陳哲遠方面:

「根據合約內容配合拍攝並採用男女一號角色署名排名順序交替在前,並註明「排名不分先後」進行角色署名。對於今日網絡流傳的番位爭議與我方合約內容完全不符。」

難不成,《仙劍四》重現了《小小的願望》的操作?

再退一步,那麼爭不出個先後,圈內還有一個對策:

平番。

因此,我們看到了只屬於內娛的偉大創造——

領銜主演、特邀主演、聯合主演、特別主演、特邀出演...

瞧啊,大家都是主演。

大家平起平坐,和氣生財。

這真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自討苦吃

關於番位之爭,有一點饒有趣:

除經紀人幫藝人爭番位,粉絲也下場,倒逼片方。

對此,我不認為演員被狂熱粉絲所裹挾。

恰相反,他們之間存在一種利用與被利用的利益平衡。

正主淡如菊,粉絲爭破頭當槍使。

最後炒作一波,全都贏麻了。

最差的結局,無非就是藝人收美名,惡名粉絲抗。

不過,粉絲背得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魯迅先生在《這個與那個一讀經與讀史》有一段妙語:

「中國人的自討苦吃的根苗在於捧。

凡有被捧者,十之九不是好東西。既然十之九不是好東西,則被捧而後,那結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適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還能使他們很不安,因為人心本來不易饜足。然而人們終於至今沒有悟,還以捧為苟安之一道。」

這段話,擱在粉圈蠻合適的。

粉絲對藝人無怨無悔地捧,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這,未嘗不是一種自討苦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0b1874a82b162c715140dcaf57abd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