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論:沒有800V的電動車,到底有沒有資格賣到20萬以上?

2023-11-05     汽車扒一扒

800V和高階NOA,已經成為EV產品立足高端市場的核心技術推動力。

最近新上市的兩台全新EV產品非常具有吸引力,一台是智己LS6,一台是小鵬G6,兩台車型最大的特點就是裝備了800V系統。

相比於400V,800V是技術主流的標籤,一方面能夠在不同功率的充電樁上提升充電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在日常使用中降低使用能耗。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400V和800V類似於手機的4G和5G,是大量研發投入之後的落地技術。

電動化進程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在拼基本的三電技術,伴隨著中國電動化產業的強勢崛起,20萬以內的電動化產品不僅僅擁有尺寸優秀、安全性能卓越,更擁有能耗低、續航長以及充電速度快等優勢。

已經成為外資品牌無法追趕的對象,同時電動化也成為了企業向上發展的核心方向。

從目前的產業格局來看,20萬是個明顯的分水嶺,20萬以內的產品可以不用頂級的技術來驅動,就能獲得更好的銷量。

因為從統計數據來看,80%的消費者其實只能消費20萬以內的產品,本質上的需求停留在基本代步層面,更大的尺寸、更好的豪華感和更長的續航,和20萬以內的成本和定價是可以完美匹配的。

但20萬以上的用戶需求更多,基本的三電、配置、尺寸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群體。

退一步來看,燃油車時代也是如此,20萬以內用戶要求的就是基本的出行產品力,20萬以上則需要品牌、操控、動力等。

從電動化技術角度切入, 三電技術中的電機、800V是非常明顯的技術優勢,一個可以提升加速性能,另一個則能直接提升充電速度、降低電耗。

所以,20萬以上的產品想要走量,其實就是要標配大電機和800V平台,李斌曾經就說過不會生產兩驅車型,這樣會降低整車競爭力。

道理簡單粗暴,沒問題。

另一個則是NOA,優秀的NOA在高端市場更加具有吸引力,能夠有效降低高速駕駛壓力,提升安全性,入門的L2和高端NOA是兩個不同的概念,20萬以內的產品的確有基本的L2就足夠用, 但20萬以上的用戶群體的確更加需要優秀的NOA加分。

回歸到市場角度來看,20萬-30萬級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細分市場,想要在市場中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單單靠品牌價值還不足以給產品帶來核心驅動力。

那麼,800V以及更高階的城市NOA就非常有必要存在,一定是產品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即便是特斯拉,沒有800V快充其實也無法保證核心的動能,Model 3的銷量表現已經相當疲軟,一方面原因是被自家的Model Y搶奪,另一方面則是作為轎車,沒有800V的Model 3是無力對抗其它產品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 800V更像是領航者的代名詞,是否能夠提供20多萬的800V和高階NOA,其實才更代表企業在電動化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e75d0e5fb7e370320ff013a96a8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