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知識】商貿業易混淆指標:「營業收入」和「商品銷售額」

2024-06-25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商貿業易混淆指標:「營業收入」和「商品銷售額」

PART 1

指標含義

營業收入

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商品銷售額

指對本單位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出售的商品金額(包括售給本單位消費用的商品,含增值稅)。

問:商品銷售額和營業收入相等嗎?

答:一般情況下商品銷售額含有增值稅,營業收入是不含稅的,兩者不相等。如果企業出售免稅商品,且沒有其他服務性收入,兩者數值相等。

問:「商品銷售額」含增值稅,數值一定會比「營業收入」大吧?

答:不一定,「營業收入」中除了銷售商品收入,還有提供勞務、代理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如某汽車4S店,財務營業收入由五項內容構成,整車銷售、維修保養的配件銷售、內飾銷售、維修工時費和保險、代驗車。其中,整車銷售、維修保養的配件銷售、內飾銷售為商品銷售,加企業增值稅後計入「商品銷售額」;維修工時費和保險、代驗車應計入服務營業額。

PART 2

計算方法

營業收入

根據會計「利潤表」中「營業收入」項目的本年累計數填報。

商品銷售額

商品銷售收入+銷項稅額

適用條件:能夠明確區分商品銷售收入和非商品銷售收入。能夠明確區分銷售商品的銷項稅額以及提供勞務、銷售固定資產、視同銷售等的銷項稅額

企業增值稅稅率一般是多少呢?

批零企業不同商品稅率不同:13%、9%、免稅等。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對應稅率填報。但是要注意,如果企業經營內容複雜,要根據企業收入明細帳,區分商品性收入,含對應增值稅計算填報。

來源:崆峒統計微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48bfaccad21d12e2a24969c253452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