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規律性認識 更好發揮審計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的獨特作用——2023年度審計工作報告解讀

2024-06-25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6月25日,受國務院委託,審計署侯凱審計長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一年來,審計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立足經濟監督定位,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主責主業,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忠誠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以高質量審計監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總體上看,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加細化實化制度化,審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的規律性認識更加深刻、運用更加自覺。反映在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中,主要體現在以下7個方面:

一、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定按照「四個堅持圍繞」謀劃和開展審計。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推動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統領。一年來,審計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四個堅持圍繞」要求謀劃和開展審計,始終以推動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為綱,做到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審計工作報告「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是堅持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遵循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開展的,著力反映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在中央財政管理方面的貫徹執行情況;「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是堅持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開展的,著重反映黨中央關於人民至上理念的具體落實情況;政府債務、國有資產管理等審計是堅持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開展的,著力揭示和推動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4類國有資產管理等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風險隱患;「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查處」是堅持圍繞促進黨的自我革命開展的,以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和反腐治亂方面的「尖兵」作用。

二、自覺運用規律性認識指導審計實踐,更好擔負起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審計擔負重要使命。這是黨中央賦予審計的新使命新定位,把審計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年來,審計機關始終堅守經濟監督這一根本定位,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主責主業這一看家本領,沿著研究型審計這一必由路徑,發揮專司經濟監督、沒有自身利益羈絆這一獨特優勢,以高質量的審計成果為黨中央治國理政提供決策參考。一是把立項當課題研究。把研究作為前置準備,立項前吃透黨中央戰略意圖和政策意圖,科學確定審計項目。如謀劃安排民生審計項目時,就著重選取了教育、就業、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鄉村建設、畜牧水產品穩產保供等5項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較為集中的民生資金開展審計,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二是把問題當課題研究。對審計全覆蓋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到位。既要求無一遺漏、無一例外,形成常態化、動態化震懾;又要求審計一個領域或單位,就把最嚴重、最突出的問題揭示出來,形成實質性震懾。如「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指出主要問題向部門所屬單位下沉轉移的趨勢,同時部門所屬單位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節慶論壇展會加重基層負擔等5個方面;「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審計」中揭示了引入社會資本下鄉在一些地方跑偏等突出問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審計」中揭示了金融資源供給在重點領域「加」的成色不足、限制領域「減」的力度不夠等突出問題。三是把建議當課題研究。黨中央對審計建議非常看重,要求建議一定要具體、要實。今年審計工作報告提出的5條建議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如「強化宏觀政策統籌兼顧,更好發揮制度優勢」是針對財政收入組織不到位、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實出現偏差等問題提出的;「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健全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是針對近年來經濟運行中反覆出現、經常發生的問題提出的;「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是針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過緊日子要求不嚴格、各類違反財經紀律等問題提出的。

三、正確把握「穩」與「進」的關係,充分發揮審計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的獨特作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對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一年來,審計機關首先胸懷「穩」的大局,夯實「穩」的基礎。按照黨中央關於2024年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政策的要求,審計工作報告在「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板塊,反映了「促進穩外貿政策落實不夠精準和嚴格」的問題;在「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板塊,反映了「9省對10.9萬人應發未發社會保險補貼、部分勞務派遣企業侵害勞動者權益」等影響就業穩定的問題;在「畜牧水產品穩產保供相關資金審計」板塊,反映了「5省17個地區3年來少收儲豬肉2.11萬噸、部分地方水產品穩產保供基礎薄弱」等問題。其次把好「進」的方向,增強「進」的動力。充分領會黨中央關於「進」的決策部署,堅持「進」的大方向,深入揭示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如審計工作報告在「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板塊,深入揭示了「擴投資相關舉措未有效落實」的3方面具體表現;在「重大引調水工程審計」板塊,反映了政府投資項目「部分工程立項脫離實際規模偏大」等問題。再次增強「立」的意識,堅定「破」的決心。按照黨中央「先立後破」的要求,正確處理和把握「立」與「破」的優先順序。如審計工作報告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板塊,指出一些地區未能很好處理「立」與「破」的關係,存在「傳統能源管理不規範,新能源開發利用缺乏統籌」等問題。同時,針對近年來經濟運行中反覆出現、經常發生的問題,提出要堅持用改革的眼光審視、用改革的辦法解決,準備好打持久戰,久久為功,直到把阻力、障礙掃清為止。

四、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看好和推動用好民生資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一年來,審計機關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注重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開展民生審計,注重從就業、教育、食品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准審計切入點。如審計工作報告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審計」板塊,深入揭示部分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較為混亂、部分供餐單位違規經營、餐食採購招標和供餐監管等不夠規範嚴格等問題;「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板塊,深入揭示社會保險補貼資金髮放不精準、部分勞務派遣企業侵害勞動者權益等問題;「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審計」板塊,深入揭示防止返貧監測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未兜實兜牢、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相關舉措未落實或效果不佳等問題;在「鄉村建設行動實施審計」板塊,深入揭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還存在薄弱環節、未全面落實財政投入保障政策等問題。同時在「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查處情況」板塊,緊盯發生在基層和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一批啃食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腐」。通過揭示問題、提出建議、督促整改、嚴肅問責,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推動為人民群眾辦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實事。

五、貫徹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要求,把推動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風險擺在審計更加突出的位置。黨中央要求,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一年來,審計機關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始終把揭示風險隱患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觸角廣泛、反應快速等優勢和經濟運行「探頭」作用,結合具體審計領域,深入揭示重大經濟貪腐、重大財務舞弊、重大會計失真、重大生態損毀等突出風險,及時反映影響經濟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普遍性問題,推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加快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新安全格局。如審計工作報告在地方債務管理方面,指出19省市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仍存在違規舉借債務尚未全面停止、拖欠帳款有所新增等2方面隱患;在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方面,深入揭示央企會計信息不實、國有資產資金管理薄弱、金融信貸數據不實、金融偏離服務實體經濟定位等風險;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方面,深入揭示了部分地區耕地保護不力、森林管護效果不佳等風險。

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和反腐治亂方面的「尖兵」作用。腐敗的本質是權力濫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審計要充分發揮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和反腐治亂方面的重要作用,沿著資金、項目流向監督公權力運行,看好「錢袋子」、「帳本子」,推動政府過「緊日子」。一年來,審計機關始終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持揭露查處重大違紀違法問題不動搖,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查處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決查處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保障財政資金安全,嚴肅財經紀律。2023年5月以來,審計共發現和移送重大問題線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並深入剖析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的規律及趨勢,總結出4個特點:一是政商勾連結成利益集團造成區域性腐敗,二是套取政策紅利妨礙政策措施落實,三是腐敗手段更加隱形翻新,四是基層一些單位腐敗問題性質嚴重。對於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靶向發力、標本兼治發揮了積極作用。

七、審計整改總體格局日益成熟定型,「下半篇文章」進一步彰顯權威高效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與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同樣重要,必須一體推進。一年來,審計機關在工作中堅持邊審計、邊建議、邊督促整改,審計整改權威進一步樹立、質效進一步提升,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更加成熟定型。一是全面整改成效顯著。至2024年4月,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已整改1.07萬億元,制定完善規章制度2840多項,追責問責2820多人。二是專項整改貫通協同。有關部門按照工作職責,牽頭開展專項整改,加強各類監督貫通協同,打出一套審計整改「組合拳」,有效形成整改合力。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把查處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把督促審計整改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抓手;中央組織部將審計及整改結果作為考核、任免、獎懲領導幹部的重要參考;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機構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開展跟蹤監督,把審計及整改情況作為監督政府優化財政資源配置的參考;中央審計辦、審計署開展審計整改情況專項審計調查,推動壓實整改責任、增強整改質效。三是重點督辦總體順利。審計與紀檢監察部門制定關於完善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機制的工作流程,以審計監督為起點、以案件查辦為切入點、以地方主體責任落實為落腳點的貫通協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剷除了一些嚴重阻礙改革發展的「毒瘤」,懲治了一批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蠅貪」。

下一步,審計機關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加大對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整改情況的跟蹤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況將於年底前依法公告。

來源:審計署

責任編輯:歐立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1d67f06377f96370ba947a36528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