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趙赫:工作34年不買房,退休6個月後離世,臨終遺言令人淚目

2024-01-19     灼見

原標題:央視主持人趙赫:工作34年不買房,退休6個月後離世,臨終遺言令人淚目

Jan.

19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逝者已逝,生者帶著他們的遺憾與希望,加倍努力,勇敢前行,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思念。

作者 | 蔞蒿滿地

來源 |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他作為央視主持人,有無數的光環在身。

不僅獲得過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榮譽「金話筒獎」,更是主持了《經濟半小時》和3.15晚會等眾多廣受觀眾喜愛的欄目。

他,就是央視主持人趙赫。

他一生熱愛主持工作,卻在退休安享晚年的時候,罹患癌症。在退休6個月後,於2022年1月10日離世。

在即將離世時,他留下四十字遺言,讓妻子泣不成聲,也讓無數人感動。

如今,趙赫已經離世2年了,他妻子的堅持卻同樣讓人淚目。

01

趙赫,1961年6月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

性格活潑的他從小愛說愛笑,經常給親戚朋友表演小節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都說,他將來是個當播音員的好材料。

在別人的誇獎下,趙赫漸漸對播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只要有空閒,他就會高聲朗誦個不停。放學後,更是偷偷在房間裡練習發聲和普通話,夢裡都是自己坐在話筒前向千家萬戶發聲的場景。

憑藉著私下偷偷地訓練,他順利當選校廣播站的一員,之後更是常常被老師選中去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

在一次學校文藝匯演結束後,老師對趙赫說:「你以後肯定能成為一名了不起的播音員。」

老師的一句鼓勵,讓趙赫更加堅定了成為播音員的願望。

學校主持的經歷不僅鍛鍊了趙赫的口才與自信,也同時讓他對播音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他明白,播音員不僅是面對鏡頭說幾句話那麼簡單,還需要大量地練習。而其中,朗誦是最為基礎的訓練,所以他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地練習。

機緣巧合,到了高三,正好趕上軍隊的前線廣播電台在北京招聘播音員。聽到這個消息,趙赫欣喜若狂,第一時間就跑去報了名。

儘管競爭十分激烈,趙赫仍是憑藉一米八的身高外形和出色的朗誦功底,最終成功入選。

從此,趙赫開始他的播音員生涯,走上追逐夢想的道路。

為了更好地提高業務水平,趙赫通過大量地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播音技巧。

然而,正當他在夢想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的時候,父親突然離世,母親的情緒也因此變得異常不穩定。

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打亂了他追求夢想的腳步。

面對困境,趙赫艱難地做出了從軍隊復員的決定,離開了自己熱愛的工作。為了方便照顧母親,趙赫找了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鐵道部檢字員。

對於他的孝心,母親看在眼裡,常勸趙赫去追求他的夢想,不要因為自己而放棄他的抱負。

在母親痊癒之後,趙赫放下心中的糾結,開始思考如何重拾夢想。

上天似乎特別眷顧趙赫。1982年,北京廣播學院開始招生,得知消息後,趙赫毫不猶豫地報考。

為了全力備考,趙赫毅然辭去了檢字員的工作,購買了大量關於考試的書籍潛心鑽研。

經歷了一系列嚴格的考核和面試,趙赫最終被北京廣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錄取。

在學校的四年,趙赫如同海綿一樣,拚命地吸取理論知識,不斷地打磨自己的播音主持能力,並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活動,不斷地積累經驗。

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趙赫最終憑藉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北京電視台。之後,僅用一年時間就憑藉出色的表現順利進入中央電視台。

回首進入央視成為主持人之前的一路努力,很多人覺得上天似乎特別眷顧這個年輕人。

然而,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如果沒有他對基本功不間斷地練習,辭掉工作全力以赴的決心,以及對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

02

在央視工作期間,趙赫第一個負責主持的節目就是《綜合經濟信息》。

彼時,經濟頻道一直因內容晦澀和乏味而收視率不佳,這檔節目是一個不太起眼的小節目。

畢竟,百姓聽不懂艱澀的專業名詞,而真正懂得經濟的專業人士又覺得信息只是照本宣科,沒有深度解讀。

為此,趙赫積極地進行改革,緊跟最新社會發展形勢,選擇更接近老百姓生活的話題,力圖讓觀眾在節目中找到共鳴。

此外,他還嘗試用淺顯易懂、風趣幽默的方式,通過聊天和互動的方式對當前的時事熱點進行深入剖析,將複雜的經濟概念轉化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

1996年,《綜合經濟信息》改版為《經濟半小時》,緊跟時事的熱點話題,獨特的主持風格,這個欄目一經播出就吸引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在趙赫的努力下,《經濟半小時》很快就成為央視的王牌節目。趙赫的名字開始廣為人知,成為備受關注的央視主持人。

面對這樣具有優秀主持和策劃能力的人才,其他節目導演紛紛伸出橄欖枝,但全部心思都在《經濟半小時》的趙赫,始終堅守崗位。

因為通過這次節目的改版,趙赫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位主持人,擔負著比常人更加重大的責任,他們可以用自己的聲音,將積極正面的能量傳播到千家萬戶。

因此,他下定決心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主持才能,給觀眾帶來更加優質的節目體驗。

在這之後,他持續學習,通過讀書、向前輩請教等方式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他策劃的《北京市民談大白菜供應》《北京友誼商店外匯黑市猖獗》等片獲全國電視好新聞二等獎;

他主持的《關於假冒偽劣飛鴿自行車的調查》獲全國優秀電視經濟節目二等獎;

現場採訪並主持的大型電視專題《商戰》,獲全國一等獎。

而這,僅僅只是趙赫職業生涯成就之中的部分而已,他的最大成就,就是一手策劃了「3.15晚會」。

從1991年315晚會第一次出現在全國觀眾面前直至2000年,趙赫前後主持了10屆315晚會。

在這期間,他一直為消費者的權利不斷地發聲,通過節目的影響力去揭發一些無良商家的行為。

4S店「小病大修」、「黑作坊」、「土坑泡菜」……315晚會舉辦以來,曝光了數不清的行業內幕。

為了呈現最真實的案例給觀眾,他熬夜編撰台本。

正是趙赫在前面積累的基調,315晚會30多年來才能一直不斷刷新消費者對行業亂象的認知,增強了消費者消費權益的意識。

正是這份專注,讓趙赫聲名鵲起,並獲得金話筒獎等一系列榮譽。

他的專業能力,對工作的熱愛以及強大的社會責任感,使趙赫成為當之無愧的金牌主持人。

03

然而,正當趙赫在事業上終於達成所願的時候,他的身體卻拉響了警報。

2018年,趙赫在一次體檢中,檢查出患有胃癌。

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他和妻子都難以接受。

醫生建議他休息治療,趙赫卻認為自己馬上就要退休了,現在先將重心放在工作中,等退休之後再專心進行治療。

他仍然堅持工作,每天準時上下班,從沒對別人說起過自己的病情。

同事們看到他臉色不好,關心詢問他的身體,趙赫也總是笑笑說自己沒事,甚至為了防止露餡還經常化淡妝掩飾病容。

妻子儘管擔心他的身體,卻只能默默支持。趙赫和妻子王青梅是高中同學,對於趙赫對主持的熱愛,妻子知之甚深。

兩人學生時代就相互有情意,卻一直羞於表達。趙赫在回家照顧生病的母親後與她重逢,終於鼓起勇氣表白。

從那一刻起,兩人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相處。

在這期間,他工作上的全力拚搏,都得益於妻子背後默默地支持。

不管是辭掉工作全力以赴考學,還是收視率不盡如人意,都是妻子在旁,給予他最大的精神支持。

不僅如此,趙赫在央視工作了34年,一直沒有購房,常年居住在單位提供的住房內,把大部分的錢都花在汽車這個愛好上。

當年,他的第一輛車切諾基,在整個北京僅僅只有兩輛。

面對趙赫如此「超常規」的行為,妻子也是全力支持。不僅從未抱怨過,甚至對此感到高興,認為丈夫在繁重的工作之餘,終於有了其他的興趣愛好。

在這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妻子全心全意地照顧趙赫的生活起居,處理家裡的大小事務,以便趙赫能夠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趙赫工作壓力大,她便經常為他泡茶、熱牛奶來舒緩壓力。

每天早上,她都會早早起床,為趙赫準備一份熱氣騰騰的早餐;當趙赫加班晚歸,她總是提前把晚餐熱好,再為他留下一盞溫馨的燈。

診斷出癌症之後,為了讓趙赫能夠恢復體力,她每天學習各種營養餐的製作方法。

曾經,趙赫總以為以後會有大把的時間對妻子進行彌補,到了生死關頭才發現,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2021年6月,當他完成退休交接之時,病情急劇惡化。儘管順利進行了手術,但癌細胞已經在身體內擴散。

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趙赫緊握著妻子的手,留下四十字的遺言,字字充滿了對妻子的愧疚:

「你為我,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太多,我沒有機會補償你了,心裡很內疚。如果有來生,我願彌補這些愧疚。」

妻子聽到後淚流不止,激動地說:「這輩子跟你走到一起,便是值得的。」

最終,在2022年1月10日,60歲的趙赫因為癌症離開了人世,距離他退休也才六個月時間。

1月12日,其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的八寶山舉行,儘管在新冠疫情時期,還是有多位央視主播和前同事在此送別趙赫。

更有不少市民群眾冒著冬日嚴寒自發趕來,在出入口排長隊,手拿白花只為了送他最後一程。

曾與趙赫一起主持《經濟半小時》的敬一丹,也來送別趙赫最後一程,在得知他離世後,1月11日敬一丹就發文悼念:

「趙赫,咱們在《經濟半小時》搭檔五年,那麼默契,好搭檔,可遇不可求!能與靠譜的好人共事,是緣分,祈願你在天堂安好!」

好友張澤群緬懷趙赫的那句話,精準地概括了他一生的成就:「經濟半小時關切國計民生,打假三一五傾情去偽存真。」

在這一生中,趙赫對於自己的理想,拼盡全力,贏得了數不清的讚譽。唯獨面對妻子,他充滿愧疚。

他的坦誠、直爽給周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大氣、沉穩給觀眾留下了無限想念。

而留給妻子的,只有無法言表的傷痛。

儘管身旁的親朋好友不斷地安慰她,但她還是沉浸在懷念趙赫的回憶中。

在他去世後,妻子更是拒絕了台里提供的買大房子的機會,仍然待在舊房子裡,只因這裡處處充滿了趙赫的氣息。

趙赫生前的物品,每一件都被妻子珍愛地保存起來。家裡的書房,趙赫的書籍被整齊地排列著。

每次撫摸著這些物品,翻開這些書,妻子都會有一種趙赫還在身邊的感覺。

在重要節假日或紀念日,她會點燃一支蠟燭,默默地為趙赫祈禱。她堅信,丈夫趙赫無論在哪兒,都能知道她深深的思念和祝福。

而今,趙赫去世已經2年了,但趙赫的妻子依然深深地懷念著他。

美國作家大衛·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單》一書中曾寫道: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失,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

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死亡,讓那些離世的朋友和友人與我們天人永隔。

但是,只要心存懷念,他們仍然活在我們心中。

逝者已逝,生者帶著他們的遺憾與希望,加倍努力,勇敢前行,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思念。

— THE END —

作者:蔞蒿滿地,富書團隊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著有第4本新書《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清華畢業生「80%都出國了」?真相來了!

曾轟動全國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28年後怎麼樣了?

漫畫:成年人的社交潛台詞

龍年「春晚」如果排成這樣,我斷言觀眾看完,會站起來鼓掌

網紅奶奶被罵半年後,百萬網友突然排隊道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486f9efcdf89cf477fe7de2a0f9f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