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百味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2023-02-10     廚房人類研究所

原標題:賽百味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最近我收到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

門店開遍世界各地的賽百味,居然要打包甩賣了?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三明治連鎖餐廳賽百味(Subway)已聘請顧問尋求出售自己,估值或超100億美元。

雖然賽百味沒有確認此事,但近年來它早已頹勢盡顯,無論是咱們國內還是國外。

據Technomic統計,2016年,賽百味在美國關閉的門店數首次超過新開門店數,美國市場銷售額從上年的115億美元降至113億美元

圖源:介面新聞

到了2018年和2019年,賽百味在全球關店數均超1000家,美國市場銷售額回落到100億美元出頭。

營業額更是從13年後就連年走低

此外,賽百味在國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上圖說被街邊攤吊打那屬實是有點誇張,但國內賽百味干不過麥當勞和肯德基,甚至華萊士塔斯汀,是可以確定的事情。

那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

為什麼賽百味會發展成這樣呢?

這個問題,要從1965年開始說起。

1965年8月,17歲的弗雷德·德盧卡為了掙夠大學的學雜費,向好友彼得·巴克借了1000美元,做起了三明治快餐店的生意。

全球第一家賽百味就此誕生。

弗雷德·德盧卡

為了感謝彼得·巴克的支持,弗雷德·德盧卡一開始將該店命名為「彼得的超級潛水艇」(Pete’s Super Submarines)。

兩年後才更名為今天的「賽百味」

讓哥幾個沒想到的是,賽百味受到了越來越多顧客的歡迎,於是他們就打起了擴張的主意。

在當時,麥當勞已經是美國的快餐巨頭,想要開一家麥當勞的特許經營店,可要交不少的錢。

弗雷德·德盧卡和其他人一盤算,乾脆就搞起了「低價加盟」的路子。

除了加盟費低,賽百味開店成本也很低。

美國社交網站Medium上的相關文章稱:

賽百味開一家門店的成本通常在12萬27萬美元之間。

相比之下,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成本平均在220萬美元左右。

圖片截取自中國連鎖雜誌

《賽百味「變味」》

在低價加盟的誘惑下,不少美國人爭相加盟了賽百味。

截至 2017 年,賽百味全球門店約有 4.5 萬間,分布在 100 多個國家。

論門店數,無論是從全球層面,還是單看美國大本營,賽百味都穩坐全球第一

除了加盟門檻低,熟悉我們的小夥伴都知道,一個品牌的成功,自然離不開他們出色的營銷策略

而賽百味,就將營銷策略的目光放在了「健康」身上。

雖然美國的肥仔有很多,但依然有很多人注重自己的身材管理,對賽百味這種快餐敬而遠之。

為了打破這群人的刻板印象,賽百味在當時做了個廣告

它們曾經給一位肥仔(上圖),連續3個月免費提供自產的三明治,並要求他只能吃三明治,不使用藥物同時不進行鍛練。

3個月後,這位肥仔的體重大幅下降,他和他那件再也穿不進的超大牛仔褲,戲劇性地改變了當時人們對賽百味「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

本來我想詳細展開的,不過這個減肥成功的臭傻逼後來被發現是戀童癖一個,長期性侵兒童,最後被判了15年監禁,就帶過這件事算了。

而除了低價加盟和營銷策略,賽百味在美國還曾以「便宜」著稱。

它們曾經舉辦了一個名叫「$5 footlong」的活動。

也就是五美元就可以買到一個12英寸、有肉有菜的三明治,算是快餐中相對實惠的選擇了。

就這樣,憑藉著加盟門檻低、營銷策略高、價格相對便宜的優勢,賽百味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刻

2012年,賽百味創下全球銷售額180億美元的新紀錄。

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以後,賽百味開始出現業績下滑、門店收縮的問題。

原因有很多,加盟店太多是其中一個因素。

雖然加盟店多能讓賽百味收取更多的特許經營費,也能擴大自家品牌的影響力。

然而門店太多讓賽百味的分店不僅沒能吸引到更多的新顧客,反而門店間彼此纏鬥,互相蠶食生意。

久而久之,一些業績不佳的店只能選擇關閉,悄然退場。

北美各地關店的賽百味

此外,忽視了產品的創新,也是賽百味衰落的一個重要的點。

在千禧年,賽百味的潛艇三明治還有產品優勢可言,但隨著競爭對手的紛紛效仿,原本的優勢早已蕩然無存。

在這種情況下,賽百味也沒能抓住機遇。

以2017年為例,當年在市場上火爆的牛油果、羽衣甘藍、鷹嘴豆醬,已經在大批健身人士中落寞的時候,賽百味才剛剛宣布加入新品

可見其更新換代速度真的很慢

除了新品研發不上心之外,熱衷於快速開新店的賽百味,在銷售渠道上也慢對手半拍

各大快餐店開始搞線上點餐了,賽百味仍遲遲沒有動作, 2016年才恍然大悟:原來已經進入了數字時代。

於是隨即宣布成立名為Subway Digital Group的新部門,負責相關業務

加盟商亂作一團,產品創新不足,還在數字時代落後於人

賽百味慢慢衰落,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而賽百味在中國遇冷,背後則是一些不一樣的原因。

最直觀的,當然是因為它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

賽百味有兩種尺寸的三明治,6寸三明治價格逼近30元,大多數成年男性還吃不飽。

12寸三明治,又太容易讓人吃撐,價格也飆升到了50元左右。

這個價格很容易讓一些想嘗鮮的消費者望而卻步,比如我,我很少吃賽百味的原因之一就是太貴。

另一方面,雖然我天天痛罵麥當勞和肯德基兩家本地化一塌糊塗,但完全不搞本地化肯定也不可行

賽百味進入中國20多年,直到2016年才推出了一款中國化三明治:川香麻辣雞三明治。

可見賽百味不僅各方面都很滯後,也沒有想要融入國內的意思。

說白了,賽百味進入中國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把「三明治」這個故事講好

導致人們一說起「洋快餐」,就想起麥當勞肯德基的炸雞漢堡。

而賽百味的三明治,則更多地被當成一種「舶來品」,充滿著陌生感。

可以預見,賽百味如果不會被甩賣,未來的路也會很不好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0cc30723dfeb00278277df8a35fd6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