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任籃協主席這七年:旋風式改革、被詬病成績、惹關注言論……

2024-10-31   上游新聞

據新華社10月31日下午最新消息,姚明辭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職務,由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郭振明接任。

10月30日下午,「姚明辭任籃協主席」的相關話題衝上熱搜。有知情人士稱,姚明已於10月25日提交辭呈,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召開黨組會,但尚不清楚是否討論了姚明的辭職事宜。但另有媒體記者從中國籃協副主席徐濟成處獲悉,「姚明辭任籃協主席」消息不實。

10月30日下午,「姚明辭任籃協主席」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紅星新聞微博截圖

姚明從2017年2月出任籃協主席以來的7年「施政」表現,不可避免地再一次被大眾放在聚光燈下審視:這7年間中國男籃國際大賽的成績如何?在國家隊、CBA聯賽及青訓層面都有哪些大刀闊斧的改革?姚明本人都有哪些引人關注的言論?上游新聞根據公開報道進行了梳理。

初掌籃協

中國男籃沒有一個最大問題,到處都是問題

2017年2月23日,中國籃球的一個大日子。在中國籃球協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37歲的姚明全票當選新一屆中國籃協主席,這是中國籃協歷史上第一次由社會人士擔任主席。

2017年2月23日,新當選的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新華社

當時,姚明的當選是水到渠成、眾望所歸。從球員到管理者,姚明承擔過多種籃球角色,也熟悉國內外籃球文化,加上有口皆碑的「高情商」「高智商」,他的個人形象和品牌不但在國內有極高威望,在國際上也是中國籃球的「名片」。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李穎川表示,姚明當選中國籃協主席,是中國籃球乃至中國體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又一個標誌性事件。

當選籃協主席後,姚明身著一身筆挺西裝出現在新聞發布會上。當時有記者問他:中國籃球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姚明回答:「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2004年,外籍主帥哈里斯問我中國男籃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我當時回答,最大的問題是好像沒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到處都是問題。」姚明隨後表示,目前比較迫切的可能是職業聯賽的改革。

當時,中國籃球可謂問題重重:CBA聯賽的職業化和商業化程度,與國際高水平聯賽仍有較大差距;競賽環境、裁判員執法能力屢屢成為外界詬病重點;男、女籃國家隊面臨「亞洲一流、世界二流」的尷尬處境;籃球後備力量不足……這些存在已久的老大難問題,都等待著姚明領導的中國籃協去解決。

改革風暴

每個高光背後,必定是那條鋪滿試錯腳印的勇氣之路」

在NBA歷練多年,熟知籃球職業化發展規律和理念的姚明,一上任就對中國籃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國家隊到CBA聯賽、校園籃球,改革面積之廣,前所未有。

2019年9月8日,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與中國隊球員易建聯在比賽中。當日,在廣州舉行的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小組賽第二階段比賽中,中國隊以73:86負於奈及利亞隊。新華社

國家隊層面,姚明推出了紅藍兩隊雙軌制,在2017-2018年,趁著沒有大賽任務,將中國男籃國家隊分為紅藍兩隊分別參加比賽。2018年11月,紅藍兩隊正式合併。外界普遍認為,雙國家隊政策加強了國家隊內部競爭,給予了年輕球員更多機會,也有利於培養年輕教練。另外,姚明還將國家隊徵召制改為邀請制,體現了對球員的尊重,受到了輿論的好評。

姚明改革的更大舉動,是在CBA聯賽層面。根據CBA聯賽發展五年計劃,聯賽的長度、輪次、季後賽球隊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比如常規賽輪次從46輪將增加56輪,採用三周八賽賽程,這對於CBA的曝光度及商業價值都有極大提升,球迷周二到周六都可以看比賽。

使用CBA標準合同,分為新秀合同、頂薪合同、老將合同等五類,明確規定各個類型合同的簽約年齡、簽約年限、最低薪酬及到期後優先權的行使細則,並且對培養費進行了約定,試點買斷規則和匹配規則。

針對備受詬病的裁判問題,姚明推出分檔分級管理系統,對裁判進行升降級考核;同時推出裁判報告制度,在賽後發布裁判報告,復盤比賽的關鍵判罰,並且建立錄像回放中心,幫助裁判公平公正判罰。

為保障CBA的後備人才力量,姚明還模仿NBA建立選秀制度,打通了大學生球員參加職業聯賽的渠道,聯通了職業聯賽CBA與校園聯賽CUBA,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球員的自由流動。

在校園籃球層面,大力推廣「小籃球」項目,讓更多12歲以下的青少年接觸並喜歡籃球。

當然,但凡改革都會觸及不同群體利益,不可能一帆風順。由姚明牽頭掀起的改革風暴,有叫好聲,自然也不乏質疑聲。

2024年5月19日,姚明出席上海紐約大學2024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他說,「在籃球場上,最簡單的避免犯錯誤的方式,就是把球抱在自己的懷裡,或者把球都傳給你的隊友。這樣,你會避免失誤,但你永遠不會得分。」姚明鼓勵大家,要擁有直面並戰勝錯誤的勇氣,「每個人都沒有辦法找到最快的路程抵達終點,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邁出每一步。我們當回望過去,每個高光背後,必定是那條鋪滿了試錯腳印的勇氣之路。」

成績表現

「我有兩種方法擔責,一是辭職回家……」

姚明在球員時期的表現幾乎無可挑剔,但在他執掌中國籃協期間,中國籃球各級國家隊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尤其是中國男籃在國際大賽的成績「慘澹」,廣受詬病——連續無緣東京和巴黎兩屆奧運會,並在家門口舉辦的杭州亞運會上雖進四強但未進決賽。在亞洲杯賽場上同樣表現不佳,在2017年亞洲杯取得第五名、在2022年亞洲杯取得第八名。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的金牌,算得上是中國男籃在期間獲得的最重榮譽。

2023年10月4日,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在比賽後。當日,在杭州亞運會籃球項目男子半決賽中,中國隊以76:77負於菲律賓隊,無緣決賽。新華社

相較之下,中國女籃的表現要出色得多。在姚明執掌籃協7年間,中國女籃獲2022年世界盃亞軍(追平球隊歷史最佳戰績)、2023年亞洲杯冠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冠軍、2023年杭州亞運會冠軍等多項榮譽,沒有缺席奧運會賽場,並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第五名。2019年6月,中國三人女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奪得三人籃球世界盃冠軍,這是中國籃球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三人女籃奪得銅牌。

在中國男籃連續無緣奧運會的大背景下,關於姚明是否適合擔任中國籃協主席的討論,其實一直都存在。

中國男籃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獲得銅牌後,針對新華社記者「作為中國籃協主席,你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的提問,姚明談及了辭職和擔責的問題:「我有兩種辦法可以承擔責任。第一種,承擔過去的責任,辭職回家,上海離這(杭州)反正也挺近的。第二種,把這些東西和問題積累下來、分析出來,制定下一步行動計劃。兩種辦法我都能接受。」

2019年9月8日籃球世界盃排位賽中,中國男籃不敵奈及利亞隊,無緣直通東京奧運會資格。央視記者問,如果責任一定要有人來承擔的話,會是誰?姚明只堅定地說了一個字:「我!」

姚明的擔當,在當時贏得廣泛讚許。

直面批評

我知道大家叫我226對吧

2023年10月6日晚,在中國男籃擊敗中國台北隊,拿下杭州亞運會銅牌後,姚明出現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對於網友和輿論的批評,姚明表示,這是不可避免的,「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不關注這個東西(網絡批評)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說,我知道大家叫我226(姚明身高226厘米),對吧?」

姚明說,「我們需要去聽到這些聲音,去想一想有哪些是有益的。」「我覺得可以把我們輸掉的比賽,包括之前我們在歷史上很多輸掉的比賽,包括我自己本人參加2002年亞運會的決賽。如果我們有機會把這些在一個更加開放的平台上進行討論的話,也是我們能吸收的營養。」

「籃協的工作也會調整到具體調研上,有很多新的計劃,到時候還要請大家多多幫忙,給我們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議。」

應對挑戰

想像成下一個奧尼爾對著你全力以赴衝過來

2023年10月,杭州亞運會中國男籃未能實現衛冕目標後,新華社記者問姚明:2002年釜山亞運會雖然輸球仍然意氣風發的你,和現在滿腦門子官司的你,你更喜歡哪一個?

2002年10月14日,姚明在釜山亞運會男籃決賽中。新華社

姚明說,完全不一樣,你沒法說更喜歡什麼。其實有時候當事情剛剛發生時,肯定會心裡邊壓力很大,多少會有。可能以前20歲出頭的時候,得過一周才會好,現在可能過一天就好。「關鍵是得走出來。實際上,你可以把任何一個面臨的挑戰,不管是國家隊的管理也好,還是聯賽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像成下一個奧尼爾對著你全力以赴衝過來。」

記者又問:中國籃協主席這個位置的挑戰,是不是跟你當初預想的有差異?姚明回答:有很大的差異。它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豐富的經歷,我非常感謝它過去這幾年中給我這樣的機會。原來我可能只是從一個片面的——不管是運動員還是俱樂部的角度——去看,僅僅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衝進來了,但是真的覺得,很多事它需要更理性地去思考。雖然(我)也做了一些事,但更多的是大家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失利……這裡邊都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我要去認真地總結它。怎麼能夠使我們的社會動員能力、向心力變得更強,這是我需要去好好思考的。

關於未來

信心來自行動我們要做一場大手術

針對中國男籃能否進入2028年奧運會的提問,姚明稱,我們不能放下(進入)2028年奧運會的可能性,但這條路不好走。我們要做一場大手術,這不是小修小改可以做到的。從國家隊的組成,從聯賽的改革,從整個青訓包括國際化,包括體教融合,這是一個涵蓋整個籃球社會的大手術。「因為我們的調研剛剛開始進行,我不願意那麼草率地就說應該怎麼做。」

記者問姚明:「對於中國男籃和中國籃球的未來,作為協會主席還有信心嗎?」姚明回答:我們的信心將來自我們的行動,空談信心是不存在的。我可以很容易地去喊一句口號:我有信心。但是,關鍵我們做什麼?我們的調研報告出來,能不能形成一個大家有共識的東西?一個可執行的東西?這將帶給我信心,也將帶給大家信心。在這之前,我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上游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新民晚報、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