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需求爆發,國產替代加速,晶片怎麼投?

2023-05-19     雪球

原標題:算力需求爆發,國產替代加速,晶片怎麼投?

算力需求爆發,國產替代加速,晶片怎麼投?

精彩觀點搶先看:

晶片板塊屬於電子行業的二級子行業,是整個電子產業鏈的上游。晶片內部又可以分為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裝測試。晶片產業技術難度很高,資金投入量大,產業的集中度也比較高,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

晶片屬於周期性非常強的行業,分別受到科技創新周期、國產替代周期、庫存周期的影響:(1)任何一輪電子產業鏈大的機會都是由創新周期驅動的,上一輪創新要追溯到手機,現階段人工智慧可能是一個突破點;(2)國產替代倒逼國內形成自己的晶片產業鏈,為晶片設備和材料供應商創造了巨大的成長空間;(3)晶片的庫存周期大概四年一輪,其中約兩年半的上升周期,一年半的下降周期。目前電子的下行周期還沒有走完,處於築底階段,今年下半年可能會看到電子產品需求的觸底回升。

這一波人工智慧的浪潮,算力的角度最核心的就是晶片。目前人工智慧行情的擴散可能已經到尾端了。晶片從位置的角度來說是有優勢的,因為它剛剛才開始啟動,後續還有望受益於國內需求回暖。所以晶片屬於人工智慧裡面安全性相對較高的板塊。

整體來講,越往後看晶片的勝率越高,因為我們即將迎來消費電子周期性的拐點。一旦觸底回升之後,它可能是一個操作性非常強的、長達兩到三年左右的行情。歷史上任何一波消費電子周期,晶片的股價彈性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年整體配置的節奏就是逢低配置,可以關注$晶片ETF(SH512760)$ 。

直播嘉賓:黃岳 國泰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

直播時間:4月4日15:30

正 文: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基金經理黃岳,和我們一起交流晶片行業的投資價值。

黃岳:各位投資者朋友,大家好。

一、晶片產業鏈梳理

主持人:最近晶片板塊受到刺激出現了不錯的反彈,市場上流傳著國產替代取得突破、產業政策加碼等多個消息,在當下美國科技封鎖仍進一步趨嚴、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科技自立自強、國產替代勢在必行,所以我們認為晶片板塊長期的投資價值依然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晶片一定要對整個產業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所以首先我想請黃老師給我們具體講一講晶片產業鏈。

黃岳:晶片是整個科技創新的基石,我們可以看到最近非常火爆的ChatGPT也提到人工智慧三大要素,其中最關鍵的是算力,算力主要就是基於晶片。

1、晶片是電子產業鏈的上游

晶片首先是屬於電子行業,如果我們看A股的一級行業,晶片板塊屬於電子行業的二級行業,它是消費電子產業鏈的上游,中游大概就是消費電子產品相關的代工和製造,下游就是直接面向消費者或者面向企業及客戶終端的電子產品,比如說我們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甚至包括智能的門鈴還有空調裡面也會用到晶片,我們所有控制的程序、存儲的程序、計算的程序基本上都會用到晶片,晶片是整個電子產業鏈的上游。

熟悉製造業的朋友都知道在大的產業鏈裡面也有一個微笑曲線,也就是說它的最上游和最下游利潤水平是最高的。

最下游由於直接貼近消費者,比如說手機的製造商、筆記本電腦的製造商,它直接面向消費者,它的一些設計理念和產品特點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粉絲群體,帶來不斷購買的客戶群體,所以相對來說壁壘比較高,毛利率也比較高。

另外一方面是最上游的晶片,晶片整體也屬於毛利水平很高的行業,因為它的技術難度很大。包括2018年中美經貿摩擦以來,大家可以看到國產替代相關政策也都已經出台了很多輪,大家對於晶片整體產業內部的情況都有所了解。

2、晶片行業資金密集、行業集中度高

一聽到晶片我們第一反映就是技術難度比較高,另外就是這個產業是一個高度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它在進行前期廠房建設,尤其是設備購置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資本開支。

另外,它本身又是充分競爭的行業,充分競爭的行業往往具有產業集中度非常高的特點。作為晶片裡面的一個環節,不管是做晶片設計還是做晶片的代工,如果沒有成本和技術方面的優勢,那麼市場份額可能很快就會被其他廠商搶走。

晶片這個產業是屬於技術難度很高,資金投入量很大,另外本身產業的集中度又很高的產業。所以也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所以這個特點勢必要求這個產業需要一個很高的利潤水平來彌補巨大的風險以及前期人員、人才以及資金方面的巨大投入。

3、晶片產業內部各子板塊細分

主持人:晶片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說大家經常用到的手機電腦,包括最近火熱的人工智慧,其實都是需要晶片作為基石來支撐它的運作和運轉,所以說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知道一個小小的晶片生產的工藝是非常複雜的,流程是非常的繁瑣,在工藝的環節,晶片就包含好幾個相關的子板塊,比如說IC的設計、IC的製造、IC的封測,下面我們想請黃老師給我們具體講解一下剛剛提到的這些晶片子板塊。

黃岳:從整個晶片內部的產業鏈來講可以分為晶片的設計、晶片的製造以及晶片的封裝測試這幾個環節。

(1)首先我們看晶片的設計。晶片的設計有點類似於蓋房子的設計人員,他要在圖紙上進行構圖,具體電路要怎樣設計,最後要實現怎樣的邏輯功能,最終都會通過專門的晶片設計軟體來落地,最後形成晶片設計的方案。這裡面涉及到晶片設計軟體,這塊也是國產化率比較低,而且整個技術含量很高。

另外,晶片設計軟體還涉及到生態的因素,比如像我們自己用慣了windows的作業系統,你換成蘋果的作業系統,它在功能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從使用習慣上,從整個上下游軟體的生態角度會有很大的區別。

晶片設計階段主要涉及的就是設計軟體,以及大量的設計企業。比如像國內,華為原來就是晶片設計企業裡面的龍頭企業,包括他在手機晶片設計的領域已經做到全球第一梯隊,後面由於制裁的原因導致設計出來的產品沒有辦法進行製造,所以導致他的產業鏈出現一定的問題。這個也是晶片產業鏈裡面非常大的特點,這個產業鏈全球化的分工非常充分,任何一個國家、區域都沒有辦法壟斷整個晶片的產業鏈,或者說任何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地區都沒有辦法做到自己打通整個晶片全部的產業鏈。

晶片目前相關的設計軟體主要是美國的軟體居多。晶片的設計公司可以分成邏輯晶片、存儲晶片、計算晶片。如果大家對電腦比較熟悉的話就知道,計算晶片有顯卡,還有一些CPU都是用於計算的,這裡面還有一些輕量級計算晶片,比如說用於手機的,用於汽車電子的,甚至一些更輕量級的,用於日常空調的開關、智能門鎖、汽車門鎖。這是整個晶片設計環節。

(2)設計之後要把設計的結果生產出實際的晶片,這個就涉及到整個晶片製造環節。目前全球對於晶片製造主要有兩大類模式,一大類模式就是產業充分分工,比如像華為原來就是產業充分分工,他自己主要做設計,設計之後交給台積電包括國內自己的代工廠做製造,做製造之後再去做封測。

還有一些公司可能就是一條龍的,他自己既做設計也做製造,他的封裝測試相對來說偏低端一些,可能會外包給別人,大概有這兩大類模式。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就是中國台灣的台積電,台積電在全球市場份額在40%到50%左右,基本上已經一家獨大了,接下來像三星包括國內一些公司市場份額也已經在全球領域大概做到前五。

半導體製造領域是國內卡脖子非常厲害的領域。這裡面又涉及幾個環節,包括半導體設備。我們建造了整個半導體廠房之後,後面需要做的就是引進設備,設備大家聽過光刻、刻蝕,在這個過程中又會用到其他輔助原料,比如說氣體,比如說最上游原材料、矽料、矽片,這些都是整個半導體設備以及半導體材料。

半導體材料領域日本在產業裡面市場份額大一些,半導體設備領域歐洲、美國包括日本一些公司都也所涉及。而且裡面最複雜的設備,比如說光刻大家知道荷蘭的阿斯麥是最出名的,也是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一個公司。但是他這一台光刻機裡面細小的零部件又是從很多不同國家供貨的,包括他所用到的氣體,比如說矽料、矽片等等這些材料,又是很多國家進行供貨的。

所以晶片這個產業本身就是全球化分工非常充分,而且各國都有自己在裡面比較核心的領域。

(3)晶片的封裝和測試。晶片製造出來之後會進行晶片的封裝和測試。這塊國內的市場份額相對來說還可以,更多是人力密集型的產業,相對來說技術難度沒有晶片設計以及晶片製造那麼高。這個領域,國內企業包括東南亞,比如說印尼整體的市場份額相對來說高一些。

主持人:感謝黃老師這麼詳細的解答,相信經過黃老師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為大家梳理完之後,大家對這個產業鏈有了清晰的認知。目前據我自己的了解,我們國家在設計和製造環節,這個技術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比如說在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國內的EDA軟體的龍頭廠商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水平。

但是就像黃老師說的,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我們國家目前的技術水平,相對於歐美廠商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下游的封測環節,剛剛黃老師提到它屬於人力密集型環節,所以我們國家目前在封測的技術是相對成熟的,一些頭部廠商在全球的排名也是相對靠前的,大概能排到前三、前五的水平。

我們知道目前一個晶片的製造不僅工藝複雜,還是一個重資產行業,比如說在晶圓加工環節,流程基本上包括基板清洗、氧化、塗膠、光刻、曝光、刻蝕、清洗、拋光、離子注入以及薄膜沉積。大家聽起來就會覺得非常複雜,更別說在實際製作過程。並且這些環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投入和產出的周期是非常長的,從資本支出到投產,再到銷售盈利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說晶片整個行業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屬於周期性行業,從周期角度來看,請黃老師給我們講解一下晶片板塊目前的周期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二、晶片行業的三重周期

黃岳:正像主持人提到的,晶片屬於一個周期性非常強的行業。主要有三個周期,我們從大到小去說。

1、創新周期

第一個周期是創新周期,任何一輪電子產業鏈大的機會都是由創新周期驅動的,包括像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後整個消費電子產品出現了非常強的周期性大行情,包括再往前追溯是個人電腦,包括後面筆記本電腦,包括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在電子零部件上面的用量也是大幅的增長。

所以最強的周期是創新周期,一旦有一個完全顛覆性的全新東西出台的話,你會看到整個電子產業鏈都會具有非常強的爆發力,這個爆發力基於創新產品的量級而定義。

像2019年的晶片行情一方面有國產替代的因素,還有一個火爆的就是TWS藍牙耳機,這麼小的一個東西,但是因為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它是整個增量的需求,它會帶來爆發性非常強的行情。這是比較小的一些東西。

像大的創新上一輪還要追溯到手機。目前我們看下來可能會有很大突破的人工智慧,對於算力這塊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人工智慧能夠和我們很多傳統行業結合起來。

目前的人工智慧兩大領域,一個就是視覺包括音像,或者說音頻以及視頻一些識別,包括人工模擬。還有一大領域就是ChatGPT所在的大語言類模型,它可能和搜索包括辦公都有很多結合點,這塊很有可能處於電子創新周期很早期的位置。這是一個最大的周期就是創新周期。

2、國產替代周期

第二個就是國產替代。晶片產業全球化的程度非常高,它是完全市場化、全球化的行業,所以就會造成頭部企業的市占率非常高。頭部企業可以通過在全球市場的布局,以及和供應商千絲萬縷長期的合作,形成最核心的成本優勢以及資金方面的優勢。它的資金優勢帶來的就是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又進一步強化了他自己的行業地位。所以這個產業裡面,客觀來講後來者的市場份額是很小的,而且追趕難度也比較大。

但是國產替代恰恰給了我們國內晶片產業追趕的機會。由於海外一些國家的限制和相關不合理的制裁,國內很多晶片設計公司沒有辦法進行自己的生產,就被倒逼著他們要扶持國內一些半導體製造企業,包括半導體的設備以及材料廠商,相當於形成國內半導體製造的相關產業鏈。這種行為從完全市場化的角度來說肯定是非常不經濟的,但它是我們國家安全以及長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環節,所以得到了國家政策以及自上而下的全民力支持。

所以這裡面給國內上游,尤其是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機會。他們原來作為一個追趕者,對於高端的產品沒有研發能力,它原來可能只有低端產品的研發能力。要麼就是它雖然有研發能力,比如我們看到新聞在某某領域取得突破,但這個時候你要知道它可能只是設備樣機的突破,或者說只是我能夠製造了,但是這和良品率很高、能夠真正和其他國際上的一線公司去打價格戰,完全是兩個概念。

所以這個行業本身後發者是非常難以追趕的,但是現在倒逼著國內必須要扶持這些企業,而且國內很多半導體製造的公司買不到海外的設備和材料,被迫要扶持國內的設備和材料的供應商。這個是國內晶片設備和材料供應商最大的成長,以及他們能夠持續經營下去最大的經濟邏輯。

國產替代的周期估計未來至少會持續五到十年左右,而且在很多細分領域,我們和國際上一些一流企業的差距還比較大,目前整個國產化率在部分環節已經比較高了,像剛才提到的封測。設計裡面EDA的軟體、包括材料,還有一些核心高端設備目前國產化率還比較低,這後面整個空間是非常大的。

3、庫存周期

第三個周期是電子產品的周期,本身半導體產業由於它的分工非常細化,所以就會造成本身會有自己波動非常大的庫存周期。

2019年作為整個半導體晶片上行周期的起點,我們已經基本上接近於經歷完了一輪完整的晶片周期。

2019年整個晶片觸底回升,那個時候大家會發現整個需求回暖了。這個時候首先去庫存,很多消費電子的生產商,像蘋果、IBM、戴爾這些生產商會開始去庫存,把它的庫存晶片用掉。另外,晶片的製造商,包括一些零售渠道手裡也會有一些庫存去消化,後面隨著需求進一步回暖,整個下游的消費電子企業就會發現已經缺貨了,然後供不應求了。

但是這個時候晶片製造產能擴張的速度是沒有那麼快的,首先晶片製造商可能會觀察這到底是一個季節性或者非常小周期的需求回升,還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需求回升,我要不要去擴大自己的產能,因為如果擴大產能之後需求又沒有他想像得那麼旺盛,那麼產能利用率就會下降,相當於資本開支就得不到回報。

所以整個製造商擴產會比較謹慎,這個時候製造商擴產,但是從它建設廠房再到買設備,再去調試,再去買材料,再去製造至少要一年左右的時間。這裡面有一個時間差,所以就會導致後面供不應求越來越厲害,整個晶片的價格不斷上漲,再刺激上游進一步擴大產能,後面又會迎來產業需求的下滑,下滑之後又會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又會擠壓庫存。

到2021年下半年左右是整個晶片上行周期,後面就開始了下行周期,這個周期一般情況下大概四年一個周期,兩年半的上升周期,一年半的下降周期。但是因為整個疫情的影響給產業鏈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比如說當時印尼的疫情爆發了,這個時候封測廠房就停止工作了,整個晶片沒有辦法供貨了,因為它是一個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產業,所以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了之後,都會導致整個產業鏈完全阻塞掉。所以就導致這一輪上行周期很長,從2019年到2021年持續了將近三年多的時間。後面下行的周期也很長,到目前持續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但是這個周期差不多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也會達到周期性的低點。

三、晶片板塊目前處於築底階段

主持人:黃老師的解答非常詳細深入,三重周期共同影響著晶片行業,這樣一來我想知道的是,從剛剛你提到三重周期的角度來看,晶片板塊目前處於什麼位置?

黃岳:這三個周期整體來講很多時候會疊加在一起,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這樣觀察。首先,大的科技創新可能要十幾年才會產生爆發性的東西,上一個科技爆點出現還要追溯到手機。但是我們現在的人工智慧有可能就是下一個爆發點。目前看得不是太清楚,但是我們認為它有可能是下一個起爆點,三月份整個人工智慧的行情已經非常火爆了。我相信不用我多做介紹,大家自己也對相關的產業有所了解,這塊如果真正處於下一輪科技革命的起點,這一輪整個大的周期至少要持續十年以上的周期,這是很大的周期。

第二就是國產替代,國產替代主要是對國內的設備以及材料的廠商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些廠商的成長邏輯主要就是基於國產替代。這塊第一是看政策,第二是看整個大的消費電子周期。估計至少持續五到十年左右,至少我們國內替代達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這個時候國家才認為我們可以減少投入,或者說真正讓它完全轉入市場化的情況,這是第二個周期。

第三個周期是最關鍵的,也是目前整個市場最關注的周期,就是消費電子產品的周期。這個周期客觀來講目前處於一個下行周期之中,大家可以看到哪怕是人工智慧所驅動的顯示晶片的預期,預期打得非常充分,而且邏輯非常順,包括美股的英偉達,但是它整個經營業績一季度還是有很大的壓力。就是因為真正的電子產品需求周期目前還處在一個下行周期之中。

如果樂觀一點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看到整個電子產品需求的觸底。目前的狀態是,渠道的庫存基本回到了中等水平,基本上完成了去庫存的情況。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晶片的價格也是在不斷下降,基本上市價跌、去庫這樣的過程。

後續我們還要保持觀察,隨著疫後經濟逐步復甦,國內整個需求今年大機率會回升。但是今年不確定的就是歐美的經濟到底怎麼樣。目前整個歐美國家仍然處於高通脹的狀態,而且利率水平非常高,像美國短端的利率水平已經在4%以上,這個在歷史上都是很罕見的。這樣勢必會對實體經濟包括居民消費水平造成一定的損害,消費電子的周期可能還要等待整個歐美需求下滑的出清,時間點有可能到今年下半年,甚至到明年上半年。

整體來講,晶片板塊由於電子的下行周期還沒有走完,目前更多的是築底的階段。

四、晶片板塊後續驅動因素

主持人:目前晶片周期整體處於主動去庫存的階段,預計在今年二三季度周期大概能夠見底。聊完了晶片行業的周期和目前所處的整體位置,我想知道目前晶片板塊具體的驅動因素會有哪些?請黃老師給我們做一個講解。

黃岳:圍繞剛才我們提到三個大的周期,這幾個驅動因素主要也是這幾個周期所導致的。

首先是從科技進步的角度,春節之後整個ChatGPT引發了科技股的浪潮,而這裡面晶片板塊更多是偏結構化的行情。

因為這一波人工智慧的浪潮,算力的角度最核心的就是晶片,但是非常遺憾的國內晶片在先進位程這個領域處於被卡脖子的狀態。所以整體來講裡面涉及到的算力更多是美國包括其他國家的一些上市公司,所以A股更多在這裡面去挖掘比如給他們供貨一些零部件公司,以及在性能不如人家的基礎上做一些減量平替的公司。

所以我們看到春節以來整個晶片板塊的走勢也沒有像計算機、通信等和人工智慧結合度更高的板塊那麼強。

第二就是國產替代,國產替代更多是看政策有沒有加碼。比如說大基金包括一些產業政策有沒有加碼,這塊基本就是跟著政策去做投資。另外,就是看國內國產替代的進度,比如最近傳聞國內在某一個關鍵製程上有所突破,這些都會引發國產替代的機會。

但是整體來講,國產替代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它的方向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不斷增強我們的國產化率,但是看短期其實更多的還是被國產替代技術方面的進度,以及相關政策所擾動。這兩個因素客觀來講是完全不可預測的,因為技術的層面都是高度保密的,你很難去了解真實的情況,而國家的政策更是無從預判。

我們再往後看可以關注華為的產業鏈,包括今年如果發布新機的話是否有可能發布5G的手機,如果他能夠做出5G的手機,我認為對於整個國產替代的產業鏈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包括其他一些消費電子級的產品,比如說汽車。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在晶片上的需求是不低的,而且這塊更多用的是一些分立器件,一些邏輯電路,整體來講它的技術難度相對來說要低一些,我們被海外卡脖子的情況也相對來說少一些。所以整體來講這塊國產化率的提升是比較快的。

第三就看整個消費電子的周期,消費電子本身就屬於消費品,整體來講國內消費復甦是有望蔓延到消費電子包括更上游的晶片板塊。還有一個就是看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出貨量,去判斷消費電子這種周期。

整體來講幾個因素疊加起來,我認為往後看今年更多的是震盪築底的階段。對於周期性的板塊,市場資金一般會提前布局。所以哪怕到今年下半年甚至到明年才會迎來周期性的出清,但是市場資金可能至少提前一個季度就會布局。布局之後又會進一步觀察微觀數據,包括手機的出貨量、供應商產線擴產的情況,如果不及預期的話又會出現調整。

整體來講,有可能是一個震盪築底的行情,但是震盪的幅度會比較大,這種行情下是比較適合去做布局的。

五、當前國內晶片產業各環節國產化水平分析

主持人:我們知道從2018年以來,美國每次卡脖子的殺手鐧就是半導體科技領域,去年美國的眾議院已經通過了晶片法案,今年更是聯合日本、荷蘭對我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環節進行精準打壓。在之前黃老師也給大家提到了,日本在半導體材料環節比較靠前,荷蘭在設備方面技術相對領先,這次美國聯合他們進行對我們精準打壓,很顯然對我們國內產業鏈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所以說晶片行業從國產替代這個角度來說,客觀上來講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包括我們平時一直在說國產替代,一直在說自主可控,我想請黃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我們國家的晶片行業國產替代程度到了什麼階段?

黃岳:國產替代還是從幾個環節來看。

首先,我們看晶片的設計。第一,最上游的設計軟體方面,處於國產化從零到一的階段,基本上有一些產品能夠用,但是它的可用性包括生態仍然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這個也是它未來空間非常大的原因所在。

第二,整個設計各個行業都不同,包括原來華為在手機晶片設計領域處於全球第一梯隊,做得非常好,但是由於卡脖子之後這塊設計出來了也沒有辦法進行製造,所以對他的設計產生了非常致命的衝擊。

其他的還有一些細分領域,比如說存儲,存儲目前國內有一些上市公司大概是做中低端的晶片,中低端的存儲晶片國產化率是比較高的。國內的企業主要也承接了日本、韓國產線的出清,使得日韓企業聚焦在毛利率更高的高端存儲環節,然後把低端的產業鏈轉移到了中國。大概是這樣的情況。

A股一些公司未來也會往高端方向去做公關,而國內的存儲晶片做得最好的幾個公司都是非上市公司,目前能夠做到中高端左右這樣的程度,但是他的設備和材料也是被別人卡脖子的。

還有一些日用品的晶片,包括一些控制器晶片,還有一些分離器件,相對來說邏輯電路這些技術難度稍微低一些。設計晶片國產化率相對來說高一些,而且很多已經實現了產業化,在全球具備了不錯的市場份額。

材料主要是日本的廠商,國內材料的國產化率還是比較低的。目前在偏低端的製程或者是成熟製程這個領域,整個國產化率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過程。在先進位程這個領域目前基本上沒有國產化。

所以,材料這個領域除了半導體EDA之外,是國內卡脖子最厲害的領域,這個也是最近中日關係包括中日一直在進行交涉的非常重要的領域。

設備裡面分成很多設備,包括光刻、刻蝕、成膜、等離子注入,還有像CMP設備,還有一些清洗設備,這裡面國產化率是不同的。在成熟製程的領域國產化率已經比較高了,已經走到了從一到N的階段。還有個別領域可能國產化率目前是從零到一的階段,或者說剛剛完成從零到一,還沒有開始從一到N這樣的情況。

因為涉及的設備種類很多,所以國產化率不同。整體來講設備這個領域也是國產化率比較低,卡脖子比較厲害的領域。

所以,晶片設備和材料,包括晶片的製造,這幾個領域基本上是卡脖子最厲害的。

封測方面,相對來說整個國內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比較高了,卡脖子問題沒有那麼嚴重。

主持人:通過黃老師的解答我們發現,目前我們國家在半導體上游的設備和材料環節還是非常薄弱的。但是你想要生產出先進的晶片,設備和材料環節又必須得過硬。我們之所以當前無法生產出先進的晶片,就是因為沒有先進的設備和材料,包括阿斯麥最先進的光刻機,你雖然有錢,但是他不賣給你,你沒有先進的設備和材料就沒法生產出先進的晶片。

用中國的一句古話叫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並且這次受到美國精準的打壓。但是在今年3月24日,國家大基金二期重啟了投資,第一筆投資投的方向就是光刻膠材料環節。相比於大基金一期主要投向製造領域,二期在產業承接上將相對的往設備和材料環節傾斜,從而保障國內的晶片產業鏈國產化突破與替代。

六、如何投資晶片板塊

主持人:分析這麼多我相信很多投資者想知道的是,當下晶片行業有哪些投資機會,希望黃老師給各位投資者上點乾貨,講解一下晶片行業的投資機會,以及如何進行相關的布局。

黃岳:首先,就是圍繞春節前後開始這一輪人工智慧的行情。人工智慧相關板塊目前占A股的成交額占比非常高,到了博弈很強的階段。整體來講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概念,它目前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從人工智慧的角度來說最核心的就是算力、算法以及應用。從算力的角度來講,其實國內真正能夠滿足人工智慧應用的晶片非常少,就算有也要擔心美國一旦把他們列入實體名單之後,如果遭受制裁了有可能就做不出來了。所以人工智慧的算力客觀來講基本上和國內晶片板塊沒有直接的關係,這個是最大的遺憾。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最近通信領域的光通信成為了算力確定性最強的相關標的。算法更多的是贏家通吃,和網際網路很多東西很像,它整個研發的技術難度以及研發資金的投入非常巨大,哪怕到現在其實ChatGPT肯定是不賺錢的,而且每天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來維持日常的運作。所以算法階段最終能夠做出來的肯定不會有太多的公司,也就一兩家公司或者大概三到五家公司。

這裡面你要把握這個機會也很難,應用就更難了。因為現在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應用說白了看不到影子,未來誰能做出來都很難。

所以,目前人工智慧這個領域處於早期偏題材的階段,那麼就要考慮到當下這個位置之後的風險性。相比其他行業而言,晶片的好處在於相對來說位置是不高的。

目前整個行情已經擴散到了晶片,晶片雖然和目前人工智慧這波行情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最後可能會有晶片加應用。很多傳統產業也會受益於人工智慧,從而加大整個信息技術的投入。這裡面雲計算包括其他基礎設施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它的投入,都會涉及到晶片,也和國內整個晶片產業鏈相關。

整體來講,目前晶片還是處於人工智慧擴散這樣的階段。這個階段,晶片從位置的角度來說是有優勢的,因為它屬於剛剛才開始啟動,和高位的其他標的相比,晶片的安全邊際要更高一些。

另外,我們再往後來看,更多還是關注國內經濟的復甦,因為整個國內經濟復甦之後會帶動電子包括傳統的電子產品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等需求的回升,還有一個就是汽車電子。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晶片指數很多權重比較大的股票,很多業務都是基於最近幾年需求快速擴張的新能源汽車。整體來講,如果後續國內大類消費能夠復甦的話,其實對於整個晶片板塊也是提振的效果。

短期來看,目前人工智慧行情的擴散階段我覺得已經到尾端了,後續如果看4月份的話,有可能會有消費的提振。

目前大家也可以看到A股對於國內經濟復甦的預期是很低的,這裡面其實有一個預期差,今年你的預期再悲觀,不可能比去年還要差。整體來講方向是比較確定的,在這裡面相關一些板塊處於低位的時候,這裡面就有比較大的預期差。

對於晶片來講,後續的驅動因素有可能就是國內相關需求的復甦。如果再往後看今年年終的時候或者三季度的時候可能要稍微當心一點,那個時候有可能就會面臨歐美需求快速回落。

歐美經濟會不會陷入衰退?從歐美的經濟數據來看還是可以的,雖然通脹維持高位,而且它的利率水平一直在提升。很多投資人也很疑惑,俄烏衝突直接在歐洲爆發,怎麼很多歐洲股市出現新高,就是因為去年暖冬又疊加各項財政政策包括歐元區對於能源的補貼。但是這種財政刺激是難以為繼的,甚至在目前利率這麼高的情況下,整個政府融資的成本也非常高。所以,今年三季度和年終左右全球最大的風險還是在於歐美的需求會不會出現更加快速的下滑。

整體來講,晶片這個板塊越往後看它的勝率越高,因為我們即將迎來一個消費電子周期性的拐點。電子的周期往往持續四到五年,一旦我們迎來電子周期的拐點就不是一個小周期,而是一個持續性比較強的周期。這裡面國產替代更多的還是跟著政策的節奏,我們沒有能力做一些主觀的判斷和預測,只能說這是一個長周期。另外還有人工智慧,晶片作為人工智慧非常核心的環節,目前先進算力的晶片和國內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總歸會有行情擴散到國內的晶片。所以我覺得更多是盯著這幾條主線。

人工智慧目前處於已經接近過熱的狀態,更多要考慮它的風險,但是晶片還有望受益於國內需求回暖,所以它屬於人工智慧裡面安全性相對較高的板塊。

如果我們只看晶片的話,短期也沒有必要再去關注人工智慧。如果人工智慧退潮之後下一波有可能再去看晶片。晶片短期更多的還是看國內經濟的復甦,國內經濟復甦對於晶片是一個正向提振,因為它也屬於彈性很大的消費標的。

從操作的角度看,今年晶片整體的基調就是逢低配置。消費電子一旦處於周期性觸底回升之後,它是一個操作性非常強的,長達至少兩到三年左右的行情。你可以看到任何一波消費電子周期,它的股價彈性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年整體配置的節奏更多的是逢低配置。可以關注晶片ETF(512760)。

主持人:非常感謝黃老師的分享,我相信在產業政策加持,大基金戰略投資以及全國上下一心齊心協力的努力下,我國晶片行業一定能夠打破技術封鎖,如同大家平時下象棋一樣,日拱一卒,未來可期。

今天黃老師從晶片產業鏈三重周期,以及國產替代的程度等方面為大家分析了晶片行業的現狀,也講解了相關的投資機會。感謝大家,我們今天的直播就到此結束。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作者:ETF和LOF圈

連結:https://xueqiu.com/2480339123/246704640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90da10fff18882eccc4a73837c9f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