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購魅族,早就有蛛絲馬跡了!魅族需要發展,吉利更需要轉型

2022-05-05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吉利收購魅族,早就有蛛絲馬跡了!魅族需要發展,吉利更需要轉型

我經常在想這樣一件事,一向自詡為「小米師傅」、率先開啟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魅族,為什麼沒有打敗小米,反而淪為如今的「珠海小廠」?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很複雜,但有一個點,我始終認為很關鍵:

比起黃章,雷軍是個深諳資本運作的行家,小米生態能夠橫行天下,與雷軍及其順為資本的投資布局,脫離不了關係,相比較下來,黃章利用資本的手段,則顯得稚嫩很多。(當然,比我強,我是個垃圾)

因此,有些魅族粉絲會認為,黃章決定了魅族這家企業的上線,魅族想要獲得發展突破,就要引入外部力量,改變魅族。

5月5日,有數碼博主曝光,吉利收購魅族已經完成,目前正處於交割階段。

其實早在之前的「魅族春日新品觀影會」上,在介紹戶外產品的環節,就出現了吉利旗下領克汽車的多次「友情客串」,當時就有魅友敏銳的發現到了這一發布會細節,似乎暗示魅族與吉利的關係正在發生變化。

只不過,當時很少有人注意到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這次吉利收購魅族成功,那麼吉利將成為全球第一家,同時掌握汽車製造和手機製造,而且有現成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企業。對於吉利來說,收下魅族手機以及魅族Lipro等生態品牌,將幫助吉利擺脫「汽車企業」的單一標籤,轉型為包含汽車、手機、物聯網等各領域綜合的科技企業。

按照李書福的設想,製造手機能夠同時在汽車智能化、軟體能力建設、科技化轉型方面,與汽車一起相互賦能,實現超級協同。

當然,除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因素外,吉利收購魅族,應該還有資本市場的考量。

去年6月,吉利汽車突然宣布撤回科創板IPO申請,被外界猜測為,吉利此次登陸科創板受阻,可能是「含科量不夠」,在一些人的觀念當中,如今的吉利仍然是一家傳統車企,而非科技型企業。所以說,收購魅族之後,吉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外界對自己「含科量低」的質疑。

最後,無論是吉利,還是魅族,目前都沒有官方正式公布收購案的真偽或者細節,以上內容都屬於臆測。

(只不過,難道收購案和魅族19要打算同時發布嘛?互相蹭個熱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df2a060ae339dfdb80c0b4b5cb2ff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