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投入1000億,造車要尊重行業規律!小米CEO雷軍最新採訪出爐

2023-12-18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五年投入1000億,造車要尊重行業規律!小米CEO雷軍最新採訪出爐

當年我在武漢大學讀書的時候,拿了不少獎學金,這個獎學金對我當時還是蠻重要的,因為我大學四年裡面,基本上是靠獎學金和幫老師做項目,來養活自己讀完大學。

雖然雷軍如此解釋11月底向武漢大學捐贈13億元人民幣這件事,但雷軍在採訪中特意明確,這次捐贈的主要目標:數理化文史哲,這些基礎學科

眾所周知,國內對基礎學科的忽視由來已久,因為站在實用主義的角度上講,基礎學科很難直接產生經濟效益。

雖然在四十多年前,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強調過基礎學科的重要,但在不久之後,國內經濟進入長達數十年的快速發展期,為了迎合快速發展的時代需要,本著「學以致用」的簡單邏輯,在這段時間,人們更衷於研究能夠快速帶來經濟效益的應用學科。

正因如此,我國的基礎學科研究被廣泛擱置,甚至忽視。

然而,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的展開,很多被經濟快速發展所掩蓋的老問題紛紛浮現,我們在半導體、光刻機、晶片等先進材料、先進工具方面的巨大短板開始暴露,讓人們瞠目結舌,於是在近幾年來,重視基礎學科研究開始成為社會中、企業界的熱詞。

而雷軍近期採訪的最新表態,亦是向外界表明:小米將致力於基礎學科、基礎科技研究

無論對小米還是雷軍來說,能做出這樣的表態,一定是對當下科技產業界做了很深的思考。

在此之前,小米雷軍以「風口論」著稱,提出了「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的觀點,然而,在如今的視角看來,這樣的論斷經常被人詬病存在投機主義傾向,與基礎學科研究所倡導的長期主義,存在天然矛盾。

因此,雷軍此次宣布要加大對基礎學科的投入,也可以看做是小米企業經營風格的一次重要風格轉變。

在採訪中,雷軍說自己的第一個偶像是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但他認為,蘋果的產品邏輯是要給用戶一個最優解,一個完美方案,但小米不一樣,小米的產品經驗是網際網路式的,小米會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滿足用戶的多樣性需求。

不一樣氣質的公司在同一個市場上展開競爭,勢必會碰撞出更多火花,

2014年,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召開,主持人向時任蘋果高級副總裁布魯斯·塞維爾提問:雷軍說小米會在五到十年後,成為世界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他對此有何看法。布魯斯·塞維爾說:「說」總是比「做」更簡單

對此,雷軍借用馬雲的一句話當場進行反駁:夢想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站在如今視角去審視十年前的那場討論,我相信現在的雷軍一定不會再像當初那樣自信滿滿,畢竟僅僅過了兩年,小米就遇到了創業以來的最大危機,被線下市場異軍突起的OPPO、vivo斬落馬下,重新審視自己對「線上渠道」是否太過偏執。

不用諱言,這十年來,小米並沒有完成當初的豪言壯語,不僅公司市值距離蘋果越來越遠,單單是在中國市場,華為的強勢崛起、vivo、OPPO等國內同行「群狼環伺」、再加上與高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休戚與共,小米所面對的市場環境,要遠比十年前更加嚴酷和複雜。

面對市場逆境,雷軍開始發現長期主義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硬核科技,例如:晶片、智能製造、機器人、作業系統等領域,雷軍說:小米在手機行業排在全球前三,遇到了像蘋果、三星、華為這樣優秀的企業,跟他們同台競技,要靠小米在核心技術上的突破。形成自己獨有的護城河和競爭門檻。

雷軍重點提及了澎湃OS,七年前立項,前後投入了5000多名的工程師,雷軍認為這是小米在核心技術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

未來五年,小米的研發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

除此之外,對於即將在明年上市的小米汽車,雷軍說:智能汽車是汽車工業與消費電子工業的大融合,所以進入汽車市場對小米來說,有挑戰,但是難度可控。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雷軍不再像當年那樣,高居「網際網路手機」概念,以顛覆者的形象進入汽車市場,咄咄逼人的挑戰各家品牌。而是選擇尊重汽車工業發展規律,姿態放的非常低,目的是做好第一輛車,這是一切的前提。然後再在做好車的基礎上,投入3400名工程師,100億研發投入,打造更具智能化特徵的小米電動車。

透過採訪我們能夠發現,面對外部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小米把加大研發投入作為企業築底的戰略選擇,靜待市場復甦時,以一種技術底蘊更強的姿態奪得市場優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ea07e20e1670bb7ce230b7d7378ca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