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王自如給格力帶去了什麼?

2023-11-14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不吹不黑,王自如給格力帶去了什麼?

儘管在採訪中,王自如說他自己從來不看工資條,但根據坊間傳言,格力給王自如開出了高達300萬元的年薪。

這也是近期所有非議的著眼點,很多網友覺得王自如不值這個錢,一個手機測評出身的人懂什麼?認為他肯定是用了什麼下作手段蠱惑了董明珠。

所以哪怕有最早造謠「王自如和董明珠在一起」、被董明珠大罵「低級、下流、無聊」的龔文祥被封號這個前車之鑑,但還是有相當部分網友認為「兩個人真有什麼事」,用一些極為惡意、隱晦的揣度去攻擊王自如和董明珠。

其實包括「小鮮肉」這個名頭,也是龔文祥加在王自如頭上的,但在缺乏事實精神的網際網路上,很多人還錯誤的以為「小鮮肉」是董明珠給王自如的「愛稱」,使王自如不得不面對各種攻訐和非議。

這不禁讓我想起羅永浩的另一句話:「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我們喜歡看到我們討厭的人的壞消息,也傾向於相信這些壞消息,很多編輯記者由於誤解,轉發一個謠言的時候,還常常帶著正義感。

因此,雖然現在有很多人享受在「攻擊王自如、攻擊董明珠」的流量狂歡中,但不排除日後,格力會挑出幾個典型案例,訴諸法律武器,立場強硬的維護董明珠、王自如以及格力電器的名譽權。

對外界來說,真正需要思考的真正問題是:王自如給格力帶去了什麼?

王自如和董明珠最早是通過一檔綜藝節目《我是創始人》結識,節目組給王自如一個高的評價:對決場上審時度勢,幕後軍師掌控大局。好口才,強策略,比蘇秦,似諸葛

節目結束之後,董明珠邀請王自如參觀格力總部,或許就是從那時起,董明珠就看中了王自如的個人能力。

其實說老實話,王自如的能力放到現如今,靠著白手起家,數度商海沉浮,與各位大佬談笑風生,不管怎麼看待,王自如絕對屬於同齡人之中的佼佼者。

年紀輕輕就能夠收穫雷軍的天使投資,成為國內測評媒體裡面的領軍人物;探索出了測評媒體的商業變現路徑,如今仍被很多後來者所模仿。所以董明珠評價王自如:「他(王自如)根本不是在一個起跑線上,不能把他們(其他網紅)雷同,(認為)跟他們是一個級別的」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王自如豐富的個人閱歷,讓他跟一般打工者(比如說孟羽童)確實不是一個起跑線。

然而,真正讓董明珠決定招攬王自如的關鍵時間點,可能還得是2020年中旬。

眾所周知,疫情的突如其來讓很多行業都陷入經營困境,為了在關鍵時刻維持經營發展,直播帶貨成為2020年的關鍵詞,不少知名企業躬身入局,其中就有親自擔任格力代言人的董明珠。

2020年5月15日晚,董明珠在京東進行帶貨直播,銷售額高達7.04億;緊接著在618期間,董明珠5場直播總共創造了超178億的銷售額,而當時還是Zealer創始人的王自如,赫然成為了格力帶貨直播的常駐嘉賓,在直播過程中,王自如不忘運用自己科技自媒體出身的優勢,強調和講解格力產品所使用的獨家技術。

根據媒體統計,2020年,董明珠總共進行了13場直播,銷售額476.2億元,占據格力當年營業額的27.93%。

或許就是從那時起,董明珠就認定:深諳網際網路玩法的王自如,將是格力渠道轉型的重要人才。現如今王自如在格力電器的頭銜就是:格力電器渠道改革項目負責人

具體來講,格力的渠道銷售改革從2018年開始就已初見苗頭。

據說在2019年,當美的空調線上份額占據30.97%,而格力空調只有18.25%的數據攤在董明珠辦公桌的時候,董明珠如坐針氈,決心儘快推動渠道變革,而後來的疫情更是加速了格力推動變革的速度。

作為標誌性事件,2019年,格力電器成立「格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引入高瓴資本,推動格力的「新零售「改革;推出「格力董明珠店」,利用網際網路平台,開展全員銷售活動;面向全國市場設計了新營銷模式數字化系統等等。

王自如曾說過:新營銷模式數字化系統打通了經銷商採購、物流配送、終端銷售、售後服務的一體化信息鏈路系統,全面提升經營效率與規範性。

根據網上數據,格力的2022年的線上份額已經升至28.9%。

所以說,王自如入職格力,並不是簡單的「招攬網紅直播帶貨」,某種程度上講,在企業內部原生改革動力缺乏的情況下,王自如是董明珠力推格力渠道改革的一個資深外援。

目前,雖然格力的營業總收入不如美的、海爾,屈居第三,但結合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潤和凈利潤數據來看,格力做的要比其餘兩家更為出色,外界普遍認為格力的渠道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只不過,這裡面王自如做了多大貢獻,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無論如何,在「成王敗寇」的輿論場,王自如需要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董明珠對他的器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a18746531592c84d6f95698f4e576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