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拿孩子與中考狀元比?別傻啦!自家孩子也可以很優秀

2019-09-28     蝶變盛夏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秀、全面發展,因此,許多家長總是忍不住地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期望讓自己家孩子在二者的比較中,審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能夠「知恥而後勇」,以激勵孩子奮發圖強,提升進取心和上進心。

殊不知,這種比較的行為,效果不但不好,甚至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別再迷信「別人家的孩子」了,孩子學會以下幾種學習之「道」,再加上家長的用心陪伴,自己家的孩子也可以很優秀!

一、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家的孩子

(一)別人家的孩子—今年的市中考狀元

今天和一個同事聊了孩子教育的問題,他兒子今年7月剛結束中考,考入了我們當地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所高中。我們聊的主角是他兒子的一個同學,那個同學是和另一所學校的一個學生,兩人並列成為全市中考狀元。

他同學是個男孩,家庭條件很一般,父母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不大的房子,媽媽陪讀照顧他的生活,沒有去工作。

每天男孩媽媽都要求他晚上10:30以前睡覺,他假裝睡下了;等媽媽睡覺後,他從床上爬起來,繼續學習到深夜12點左右。

男孩在初一時就把初中數學全部自學完畢,因為學習成績優秀,一個有名的課外培訓機構的校長在他讀初二時,主動邀請他去自己帶的培訓班學習數學,不但免學費,還給男孩媽媽安排了學校前台接待的工作。

後續男孩在初三上學期,已經把高中的數學和物理全部學習完畢。初中三年每個學期考試基本都是年級第一名。

聽到這樣的故事,我感嘆著這個男孩超乎尋常的優秀,這故事主角分明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二)自己家的孩子——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孔子說「有教無類」「,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很多家長一直覺得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個天才,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讀最好的中學,高考時衝擊清華、北大。

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出現孩子學習成績與預期值差異較大時,家長便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總覺得是孩子出現問題,孩子不應該是這樣的水平。

華羅庚先生是我們心目中的數學天才,他因為數學取得的巨大成就,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他是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但是,華羅庚並不是天才,在他身上找不到所謂天才的痕跡。

就學習而言,華羅庚坦言:「別人看一篇東西要三小時。我就花三個半小時,經過長時期的勞動積累,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績來。並且在基本技巧爛熟之後,往往能夠一個鐘頭就看完一篇人家看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文章。」

羅庚的學習方法是薄厚法,看書「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這樣的學習方法,書本知識需要反覆循環,持續不懈,因此他的學習也是靠勤奮、刻苦和堅持而來。

其實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像中考狀元這樣天才又勤奮的孩子,畢竟是少之又少。就像我女兒所在的初中,進入學校的幾乎是優中選優的孩子。

這麼多優秀的孩子聚集在一起,但一個年級真正的天才型選手,估測不會超過10個,絕大部分孩子都是努力一分得到一分,甚至努力十分才可能得到一分。

家長們應該頓悟,絕大部分孩子和我們家長一樣,就是平凡的普通人,因此不要總是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和中考狀元去做比較。

不要拿孩子橫向與其他孩子比,應該讓孩子縱向和過去的自己比。

(三)現在的初中孩子也是痛並快樂著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幸福的,衣食無憂,名校名師,優秀的夥伴,全面發展;但是我們的孩子也是辛苦的,學業的壓力,排名的苦惱,被信息轟炸得應接不暇。

壓力與挑戰,孩子所面對的,與我們家長在工作中面對的相比較,也許孩子們更辛苦,壓力更重、挑戰更艱巨。

因此,我們家長要站在和孩子肩並肩的角度,支持孩子,陪伴孩子,為孩子解壓,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即使初中生活是痛並快樂著,因為我們家長的努力,孩子的幸福感總要多一些。

二、自己家孩子的學習之「道」

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要通過培養,讓孩子擁有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一)設立目標,從小立志

「我要什麼?」這是人做事的原動力,也可稱為內驅動力。孩子們目前處於人生加速成長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引導孩子認識到現階段的重要性,努力把握當下,讓自己的青春無悔。

立志(理想信念)——人生的奮鬥目標+實現目標的精神動力

1.起念頭。點燃孩子的心燈,引導孩子要做好人生規劃和學習規劃。規劃可以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調整,但建議一年之內或一個學年之內,目標值不要隨意變更。

2.認清目的和達到目的方法。明白自己的目標後,要努力尋找達成目標的路徑與方法。不同的學科,學習方法不盡相同,初中孩子必須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心態上積極尋求轉變,要學會自主學習,在學習上逐步具備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約束能力。

3.抱必達目的的決心。既然是朝著目標前行,前進路上必然會遭遇挫折和困難。在面對挫折時,我們家長要引導孩子,培養任何不利情況下的積極心態,做「打不死的小強」,永不言敗。

(二)保持好奇心

「我要做什麼?」鼓勵孩子積極探索實踐。神經科學家研究好奇心的源泉時發現,當我們學習時非常渴望得到答案時,大腦活動會發生變化,幫助我們獲得新知識。

控制好奇心的大腦區域,會和獎勵相關的大腦區域產生過程上的連結。答案讓我們感到興奮,所以我們想要學習更多。另外,一個叫海馬體的記憶專區,也相應會增加大腦活動,加速存儲信息。我們越想要知道一個答案,記憶力就會越強。

1、好奇心,求知慾激發興趣,成就感激發持續的興趣。好奇心和學習愉悅、社交技巧,甚至快樂的性情都有很多關係;在學習中,好奇心越多,學生越有可能成功。

2、自我激勵讓枯燥甚至艱苦的過程變得有意義。我們主動學習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十分必要,這有利於我們在受到挫折時,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產生的焦慮、緊張、鬱悶等不良情緒,從而提高挫折承受力。

3、唯有堅持才能成功。「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話強調了做什麼事都要持之以恆,不怕困難,不怕失敗,最後才能成功。

因此生活中、學習中,要引導孩子相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讓你擁有超群的實力和成功的動力,只有懂得堅持的人,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三)學會思考和選擇,怎麼做有策略

1、學習的本質是思考的能力。名人麥可·桑德爾說過:「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

所以,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核心能力。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自己學會做抉擇,這些才能最終促進孩子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舉一反三,是典型的獨立思考。家長配合老師,培養孩子通過思考,形成培養善於推論、能觸類旁通的學習方法,本身善於學習,能夠由此知彼。

3、善用思考的工具。引導孩子練習用思維導圖複習功課,用康奈爾筆記法記錄課,堂筆記和課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最重要的是通過目標計劃書,思考自己的人生路如何走。

(四)良師益友,讓生活更美好。

1、時間成為終身的朋友,就是成長

2、與書為友感受經典的魅力,

3、優秀的人交朋友,偶像能激發潛能,

4、與運動藝術唯有唱響平凡生活

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每一段腳踏實地的努力,都映射著更高一級的人生軌跡。

三、在自己家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怎麼做

(一)做榜樣型家長,陪伴孩子,營造良好家庭氛圍,以身作則。

(二)做責任型家長,該嚴就嚴,規範孩子的學習習慣,有錯必糾。

(三)做細心型家長,留心觀察孩子生活中的細節,及時發現不正常的情況。

(四)做積極型家長,鼓勵孩子通過每天的努力,取得每一個進步,積極與老師聯繫溝通。

(五)睿智型家長,正確評價孩子的能力,有效規劃5年長期目標,初中學習目標、月度目標和周目標。

我們要做聰明的家長,就需要懂得把工作放下,督促和引導孩子學做目標規劃,掌握時間管理方法,並不斷改進完善;幫助孩子加強課外拓展學習能力,家長營造家庭閱讀氛圍,堅持每天讀書,加強體育鍛鍊。家長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學會養成自律的生活方式,要做心態穩得住的家長,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我是盛夏,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蝶變盛夏」,關注親子關係,致力於女性自我成長,共同蛻變與閃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RLQhG0BMH2_cNUg9h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