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小歡喜》宋倩和英子的親子關係坑,初中孩子要從「心」引領

2019-09-21     蝶變盛夏

暑假的時候,我和孩子一起觀看了熱播劇《小歡喜》,因為我的孩子是女兒,所以我對劇中宋倩和英子的故事特別關注,對於她們親子關係的演變心懷嘆息。

宋倩可以說是用盡全力在愛孩子,但是她的愛恰恰過於專制與霸道,她和英子之間的溝通不暢,核心在於媽媽不願意正視和理解孩子的愛好與夢想,孩子為追求天文夢,想去參加活動,想大學時讀最好的天文系專業,從一開始的請求,後續的哀求,到最後的抗爭,一切都毫無效果,最終導致母女矛盾激烈衝突,孩子出現過激行為。

這深刻說明了,我們作為家長,要建立與孩子良好的溝通關係,一定要避開宋倩和英子之間的這種親子關係坑,愛孩子,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讓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而去限制孩子學習的內容和方向,而是要充分理解孩子追求自身價值的心愿,支持與幫助孩子朝著夢想努力,時刻與孩子做好充分的溝通。

因為這部劇,我再次覺察到自己必須和女兒共同成長的緊迫性,自己必須不停學習,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交流,學習如何助力孩子提升學習成績,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營造和諧的、有益孩子身心成長的溫馨家庭環境,形成親子關係的良好互動。

今天下午我主動爭取到有限的名額,參加了孩子英語學校舉辦的「中國式青春期的偏見與誤讀—《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作者見面會」,有幸聆聽並學習了《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作者劉稱蓮老師主講的親子教育講座。

一年前,孩子剛結束「小升初」的時候,我在書店偶然看到《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這本書,立馬覺得這本書正好適合自己借鑑初中生教育經驗,於是把書買回家後讀了兩遍。

恰逢孩子英語學校送給家長的開學禮物,組織了這場學習活動,我聽完講座,感受頗深。我覺得其中很多關於親子關係協調的理論,能很好地教會我們解決宋倩和英子的不良親子關係問題,避開她們的親子關係坑。

這裡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劉稱蓮老師講課的主要內容,也講述自己的心得體會。

劉稱蓮老師本次講座的主題是《初中孩子,要從「心」引領》。

書的扉頁寫的,很有道理

對於步入初中的孩子而言,孩子們身心快速成長,學習壓力陡然變大。

孩子所處的成長環境,社會環境我們無力改變,學校環境我們能改變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唯有家庭環境是我們自己可以自主掌控的,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因此,我們要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處於相互任性、相互理解的家庭氛圍中,才能心身健康成長。

因為初中生剛步入中學,面臨的最多的壓力就是考試,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考試壓力如影隨形。

而考試成績,除了少數同學可以始終保持穩定的高水平,屬於學霸一族,比如《小歡喜》里的英子,就是標準的學霸。大部分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有可能出現波動,這種時候,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對於親子關係的協調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助力孩子有效提升學習成績,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授予以漁」助學習

(一)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首先,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自信、自立、自愛、自在的人。

自信:孩子是一個高自尊的、非常自信的人,他就不會害怕犯錯誤,不怕遇到困難和挫折。

自主:孩子是獨立自主的人,他就是一個負責任的孩子,對自己負責任、對社會負責。

自愛:自愛的孩子,任何時候、任何情境,她可以為自己做選擇。可以選擇她喜歡的;即使不喜歡,也可以選擇熱愛。

自在:內心是自由自在的孩子,必然具有強大心智和能力,遇人遇事,他都能獨當一面,並遊刃有餘。

孩子成長為這樣的參天大樹般的孩子,我們家長能做什麼?

比如一個14歲的女孩,某一次考完試後 ,成績考得不好,她可能會面對的場景:

老師表現:一根手指頭指著孩子,說:「再這樣下去,你就完了!你再不好好學,你就考不上好高中了!」

媽媽表現:雙手抱胸,和孩子講道理,講為啥要好好學習,分析孩子努力不夠,批評孩子各種缺點,反覆嘮叨、碎碎念…

爸爸表現:表示對成績很不滿意,和媽媽一起指責孩子學習不用心,不努力。

孩子同學家長表現:背對孩子,對自己孩子說,她學習成績不好,不要和她玩了。

設身處地,我們如果身處孩子的位置,身邊所有傳遞給他的都是如此不友善的姿勢、言語、信息,長此以往,孩子內心肯定是不自信的,如果不及時溝通疏導,孩子會愈發孤獨、挫敗、不自信、低自尊。

這個場景,實際是我們分外熟悉的。有可能,我們都是指責的實施者。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在和孩子好好說話,實際上孩子只是感到被一次次否定和批評。

當時老師請了幾個家長到台上分別表演每個角色,即使我們只是在場內坐著,即使我們置身事外,其實只要想到如果是自己站在台上,處於被指責的中心位置站立著,我們作為家長都會覺得壓抑和難過,時間久了,也許會崩潰。

這個時候,如果有任何事物對她傳遞出友善的信號,包含網絡、直播、遊戲、早戀等等外界誘惑,等同於向他敞開了溫暖的懷抱,也許,孩子就很容易就陷入這些外界誘惑之中,無法自拔。

這種情況下,孩子父母的陪伴異常重要,因為有家庭的溫暖,雖然外界誘惑永遠在,但她面對誘惑,會始終認為家才是最重要的港灣。

因此,孩子偶爾的沒考好、犯錯、遇挫折,家長一定要包容,家長可以說,沒有關係,考差了,繼續學習就好,父母始終和你在一起。

學習是一個大概念,是一個人生的學習的概念。

每一個人到人世間來,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意義。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連結到她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孩子新階段如何設定人生目標?

可以讓他思考,將來有一天他可以做什麼?

為人類、為世界、為中國做什麼?

做什麼孩子會快樂?

希望孩子能學以致用,尊重孩子的夢想與選擇。

因此,讓孩子擁有成為自信、自立、自愛、自在的人為目標,才能有效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二)授孩子以漁

對於學習而言,如果孩子學不懂,其實他孩子遠比家長更著急。她會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會不自信。

這種情況下,家長怎麼做?

家長必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找到適合孩子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講座中,劉稱蓮老師舉了自己女兒學習經歷為例子。

她女兒進了重點高中以後,數學成績一度成為噩夢,連續四次月考都是班級倒數第一。

語文老師講到《再別康橋》時說:詩里有「招搖」一詞,比如你們考試考90多分可以招搖,如果考30分就無法招搖了。」

說著無心,聽者有意,她女兒正好那天數學考了40分,課後就難過得一直在哭。

因此孩子遇到困難時,最難過的是孩子自己。她們大部分都是積極上進的,想學習成績好,但是很時候,不知道成績做怎麼學才能變好?

劉稱蓮老師對女兒說,數學得不好,比如自己高考考了50多分,也考起了重點大學,因此數學成績不好並不會影響自己的人生。

但她女兒說,我不想數學成績這麼差,因此如果孩子有強烈願望不願意這麼差下去,就可以尋求解決辦法。

劉稱蓮老師給她找了一個數學老師,因為孩子語文很好,就把孩子的作文給數學老師看。老師每節數學課都在鼓勵她,慢慢的,她女兒學習數學,不再恐懼時,面對難題時,能夠冷靜思考,她就突然對數學開竅了,成績持續提高。

最終她女兒高考數學得了137分,如願考進北京大學。

孩子是好孩子,即使現在學習成績不好,這也只是現在的情況。孩子有父母的支持、老師的支持,任何學習困難都不是困難。即使孩子學習不好,家長也應該給予最好的陪伴。

永不放棄,就能創造奇蹟;這是最重要的。

「授予以漁」助學習:

1.跟上老師的步伐

老師教授內容,認真學好每一節課,如果能跟上節奏 就沒有必要參加課外培訓班

2.寫作業先複習

學習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工,先複習以後做作業,效率提高

3.一個階段要小節

讓孩子學習總結,學完一個章節,用思維導圖方式進行學習總結。

用課本目錄、章節小結,回想學習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熟練的過,不熟練的再次學習。

孩子自己定期複習總結,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家庭教師如何請

家庭里親子商量定家庭教師如何選擇的方案,讓孩子作為主考官,自己選擇合適的家庭教師。

無論要找的是學校里的老師?培訓機構老師?還是大學生?請將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

家庭老師與孩子之間的學與教,原則是:

學,要學自己不會的;教,要教孩子薄弱的內容。

因此建議孩子每次家教課錢,一定要先複習,不會的內容跟老師提前說,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備課。

孩子把每個知識點徹底學會、弄懂,學會一類題後,自然就能靈活掌握、舉一反三。

二、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與孩子「心心相印」做朋友

(一)孩子的各種表現,需要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這些問題:青春期的孩子可謂是每個家庭的一頭「犟犢子」,孩子在不受家長理解的基礎上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而且誰的青春沒「愛情」?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早戀情況;還有,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陷入電子遊戲誘惑,在遊戲裡面找自我。

看到這些孩子的行為,要找到背後的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處理孩子青春期各類問題。

(二)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渴望

青春期孩子渴望:被理解、被接納、被認可、被尊重、被信任。

孩子的渴望不能被滿足的時候,容易出現偏差行為!

比如小歡喜的宋倩和英子,英子已經多次和媽媽溝通,但始終和她媽媽無法實現有效溝通,後患上中度抑鬱症,最終英子對媽媽的對抗,反映為自毀身體的對抗。

從心理學上說,抑鬱症是人對自己的一種防禦性的自我保護。

我們家長一定要了解青春期孩子內心的渴望,幫助孩子覺得人生有價值、有意義。

讓孩子去貢獻,在家裡貢獻,在學校貢獻,讓孩子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是什麼?從而用熱愛去做貢獻,取得幸福感。

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每個孩子都是複雜的。

做自己孩子的家長,而不是做別人家孩子的家長。

在自己孩子的現實里支持孩子。與孩子「心心相印」做朋友。


我是盛夏,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蝶變盛夏」,關注親子關係,致力於女性自我成長,共同蛻變與閃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_TUWm0BJleJMoPMkx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