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波官降?秦PLUS降幅超1萬:搞得合資車好難受!

2023-11-06     汽車扒一扒

繼秦PLUS DM-i綜合降幅一萬之後,成本更高的秦PLUS EV也開啟了新一輪的降價。

指導價12.98萬的秦PLUS EV目前官方降幅1萬,並且還有2500元的置換補貼,也就是說在如今的乘用車市場中,你完全可以用12萬的價格買到一台秦PLUS EV。

12萬的秦PLUS EV好在哪?

說實話,我沒覺得12萬的秦PLUS EV有多好,它有一堆缺點,但一堆缺點在12萬落地的前提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首先,其是一台標定續航420km的純電動車,和DM-i相比擁有絕對意義上的經濟性能優勢,因為任何裝著內燃機的車型使用成本都很高。

秦PLUS EV裝備的磷酸鐵鋰電池還能夠有效提升安全性能,相比於脾氣更加爆裂的三元鋰,安全性更高一些。

另外,其基本配置表現並不差,四安全氣囊、對外放電、LED燈光系統、DiLink車機系統、自動空調這些配置都能給用戶帶來不錯的使用感。

要知道,這只是一台12萬的純電動車,其最大的優勢一定是經濟性。

如果我們退一步從燃油車角度來看,12萬的預算其實只能買到一台定價10萬的燃油車,動力、經濟性、科技感其實無法和秦PLUS EV直接抗衡。

我們此前計算過,純電動車只要每年能夠跑15000公里,5年之後就能拉開和燃油車的使用成本,而比亞迪給出的質保周期是完全足夠的。

換句話說,買秦PLUS EV的用戶更多考慮的還是經濟性能。

而從駕駛感受上來說,純電動車擁有更好的駕駛感受,一方面更加平順、更加安全同時更快,動力表現完全優於燃油車,另一方面其可以在日常使用中完全繞開加油站,家用充電樁成本每度電在0.6元,百公里成本只需要10元。

電動化是不是個偽命題我們先不去判定,但對於工薪階層來說來說,EV純電動車的經濟性能已經毫無疑問的站在了制高點,尤其是這種10萬級的電動化產品,在工薪階層面前就是擁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而隨著電動化技術的逐步成熟、穩定,成本越來越低的純電動車也必然會逐步替代燃油車。

目前,比亞迪秦PLUS已經成為了10萬級緊湊型轎車的銷量冠軍車型,無論是DM-i還是EV版車型,既憑藉著較低的價格打動消費者,還能在使用成本上成為家用車的第一選擇。

這意味著我們的電動化策略其實是成功的,在生活壓力巨大的工薪階層看來,買車是一個巨大的開支,日常使用也是一個巨大的開支,能夠將這些開支都進行有效壓縮,如果還能帶來更好的使用感受,那就可以被定義為好車。

10萬級外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少,同時價格越來越低,朗逸、軒逸、卡羅拉的確都是不錯的產品,但很顯然在中國的電動化衝擊下,這些產品的價格越來越低,並且合資光環正在退散。

對於用戶來說,早已從品牌論轉向產品論,這是中國電動化轉型帶來的巨大認知改變,也是自主品牌崛起的最佳表現。

只是不知道面對比亞迪的這一次次降價,外資品牌怎麼接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85ca3f699a6e5e8efcf8e4ff554c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