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劉德華點贊的貴州樂隊在山裡開了一場公益直播
9月7日晚7點,在海拔2600米的貴州大山里,兩支特殊的樂隊開始了一場直播PK——一支是來自六盤水大灣鎮的海嘎小學樂隊,一支是來自仁懷市五馬鎮三元村的羅應星,他身扛多個樂器,吹拉彈唱同步進行,是「一個人的樂隊」。
這兩支在抖音上都小有名氣的樂隊,首次「夢幻聯動」。
在慈善日期間,這是位元組跳動公益發起的系列活動之一,兩支樂隊將在抖音直播間裡實現「為鄉村孩子唱一首歌」的計劃。第一個吉他音響起,好戲開演了。
海嘎樂隊在排練中
雲上的搖滾
2016年,搖滾青年顧亞來到貴州省六盤水市大灣鎮海嘎小學教書,學校在山上,被稱為全貴州海拔最高的「雲上學校」。
顧亞看到的只有破舊的兩間教室,一間還是空的,留給村委會辦公用。他的同伴,是四個老師和十幾名學生,連一個完整的年級都湊不齊。
當時的海嘎村條件艱苦,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貧瘠的環境,讓海嘎的孩子們變得內向,在與這裡的孩子們逐漸熟悉起來後,顧亞感受到了他們性格里的不自信。「他們上課不敢發言,遇到老師也不敢打招呼,說話聲音都很小。」
一切轉變的契機,來自一把吉他。
有一天,顧亞在辦公室里彈吉他,聲音吸引來一群學生,他們互相擠著趴在窗口,有些開心,眼神里也充滿好奇,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真的吉他。
顧亞和孩子們在一起
顧亞和校長商量,把樂器教學作為學校的「第二課堂」。校長聯繫鎮上的其他學校,顧亞在朋友圈發出徵集,倆人艱難借來多餘的樂器:2個手鼓、2把吉他、1把貝斯和幾台音響。他想,都費勁搞來這麼多樂器了,要不幹脆組個樂隊吧。他讓一二年級的孩子嘗試尤克里里、吉他;三四年級的學生挑戰架子鼓、貝斯和手鼓;高年級的學生嘗試組成樂隊。
2018年,海嘎小學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樂隊「遇」樂隊,緊接著2019年組建了「未知少年」樂隊,2020年組建「頑皮精靈」,2021年組建「海嘎少年」樂隊,到現在,第五支新樂隊成立。
顧亞將孩子們的樂隊演奏視頻,也傳到了抖音上,山區兒童組建搖滾樂隊,有腔調有模樣,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2020年8月19日晚,抖音為孩子們在海嘎小學搭建了一個舞台,海嘎小學的兩支搖滾樂隊和知名的新褲子樂隊一起,舉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演唱會。
童聲、鼓聲、吉他聲,線上共142萬人觀看這場「海嘎少年的夏天」,密密麻麻的彈幕淹沒了手機螢幕,網友說,「這是我見過最搖滾的演出」。孩子們說,「這是我們登上過最漂亮、最絢麗的舞台。」9月3日,歌星劉德華錄製了一期視頻,為他們點贊。
劉德華送祝福的截圖
一個人的樂隊
在距離海嘎小學樂隊三百公里之外,在仁懷市的一個山村裡,有一支特別的單人樂隊也在獨自演奏。
如果你仔細聽,這個樂隊的音樂卻並不孤獨,樂聲里有吉他和口琴,還有軍鼓、低音鼓、中鑔、大鑔的聲音。樂隊演奏與主唱只有羅應星一個人,他還開口歌唱,絲毫不耽誤演奏。
羅應星一開始製作這套樂器組合時,費了不少心思,一點點的調試,才能讓這套系統按照他的想法運轉。他在底鼓、軍鼓裡裝了電子音源,綁了細繩,由自己的左、右腳控制,手上除了彈吉他、撥弦,還要控制兩個樂器。嘴邊不僅綁了口琴,還要考慮歌唱。
更難的,是協調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按照樂曲的編排進行演奏,羅應星經過了大量的練習,才能熟練控制各個部位的發聲,完成一個人的樂隊表演。
遠遠看去,羅應星身背幾個塑料桶,手拿一把吉他,樣子看著急促,但有條不紊,能演奏出完整又流暢的歌曲。
紅軍橋上的演唱
為什麼要組建一個人的樂隊,還得從羅應星13歲時的一場意外講起。那時羅應行意外遇到爆炸,視神經挫斷,原本學習成績很好的他,最終只能選擇放棄學業。
羅應星的家庭並不富裕,當年為了給他治療眼睛,同時不讓弟弟妹妹輟學,家裡欠下了大筆債務。後來,常年在外乾重活的父親累傷了腰,母親又突發偏癱,一家人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不願拖累家庭的羅應星,曾頂著傷眼,去煤礦務工。
後來,一個叔叔回來時,帶回一把小電子琴。音樂聲吸引了羅應星,「像跌入谷底後,突然看到了一絲光亮」。他開始琢磨起演奏。沒有人一起組樂隊,就自己想辦法全部包攬。
其中最難解決的便是「定製鼓」的問題,羅應星諮詢了很多做架子鼓的工廠,他們都不願意接這個麻煩的定製,表示「要做就做100個」。別無他法,他只得自己琢磨著做了一個。
在進行幾次商演後,有朋友建議他把「樂隊」視頻發到抖音上去。想碰碰運氣,沒想到,他的第三條視頻就火了,有300多萬觀眾來看他演奏。
2020年國慶,朋友幫他在茅台鎮的紅軍橋上第一次開了直播,周圍的遊客圍著他,用他的話說,那幾天就像「開了掛」一樣。
羅應星的演奏,吸引了大量的網友觀看。如今,在抖音上他擁有257萬粉絲,每次直播表演,都有數萬人觀看,直播打賞的錢可以讓他養家,還可以繼續他的音樂夢。
為鄉村孩子唱一首歌
無論是海嘎樂隊,還是羅應星,他們的人生態度在被音樂改變,他們的命運也在被短視頻改變,某種程度上消除了大山的阻隔。
在顧亞來之前,海嘎小學是差點要被關停的學校。顧亞住的教師宿舍就在學校二樓的辦公室里。這裡缺水,他和別的老師一起徒步十幾分鐘,去抬水。房子保暖性不好,被子睡到半夜還是冰涼的,早上起來想洗漱,水桶已經結冰了。
這支樂隊的出現讓一切獲得轉機,公益組織來了,社會的目光來了。顧亞帶著小樂隊去外地參加演出,他有機會讓孩子們看到他說的「外面的世界」。海嘎小學的水和住宿問題也迎刃而解,教師增加了10人,還蓋了新的教學樓。
顧亞和學生合影
另外一個音樂故事也同步進行。羅應星在紅軍橋的直播才到第三天就出了事故,播到一半,吉他斷了弦。他說,今天就到這,下播吧。有朋友說,下不了,直播間在線觀眾有一萬六千人。羅應星就背起少了弦的吉他又唱了兩小時。
第四天晚上,在線人數一度漲到三萬五千多人。中途控制鼓的繩子磨斷了,他停下來修,即便如此,仍有上萬人留在直播間等待。
他現在依靠抖音直播,一個月也能有過萬的收入,他記得最多的一場直播掙了七千多。去年,家中老人要到外地動手術,他回去照顧了半年,沒有感到經濟上的壓力。
終於在位元組跳動公益發起的9·5「dou愛公益日」的活動中,兩支樂隊開始了「為鄉村孩子唱一首歌」的公益直播,這一次,兩支明星樂隊要為一個留守兒童項目募捐。
直播當晚的截圖
直播過程中,海嘎樂隊為羅應星打鼓、彈琴、唱歌,接著,羅應星為海嘎樂隊演奏了自己的歌曲,這場公益直播超過40萬人觀看。
或許他們自己也未曾想到,有一天,他們改變命運和環境,有那麼多的聽眾,甚至還能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到別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迪
編輯 徐穎
編審 趙宏斌 虞富文
文章推薦
關於在貴陽市雲岩區新增中高風險區的公告
歡迎你,小傢伙!貴州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順利誕下男嬰
看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