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木頭結婚,趕第五代趟兒的片子,黃建新的第一次觸碰了太多禁忌

2022-10-09     閒人電影

原標題:與木頭結婚,趕第五代趟兒的片子,黃建新的第一次觸碰了太多禁忌

黃建新與其他第五代不同。

他的電影聚焦的是城市生活,多以喜劇為主,堪稱城市文藝導演。

先鋒三部曲第一部《黑炮事件》令他一舉成名,隨後又給出了《錯位》《輪迴》。

之後他出國學習,回國後拍出了城市三部曲。

《站直囉,別趴下》打響頭炮,1994年9月10日,黃建新的另一部神片《背靠背,臉對臉》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首映。

而在前一天,黃建新還有一部電影在加拿大上映,這部片往往被人忽略,也是他向第五代靠近的末尾作品。

片中有張藝謀和陳凱歌的許多影子,它的名字叫做《五魁》,黃建新以此片致敬了《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黃土地》。

之所以會有這麼一部在黃建新作品裡看起來離經叛道的電影,是因為他不甘心被限定為「城市導演」。

於是改編了賈平凹的小說《五魁》,這一次嘗試和反擊,也成了黃建新的絕唱,此後他再也沒有拍過類似的影片。

而是在城市三部曲《紅燈停、綠燈行》拍完之後,又回到自己的舒適圈,給出了比較怪異的心理三部曲《求求你,表揚我》《誰說我不在乎》《說出你的秘密》。

但《五魁》被遺忘,不代表《五魁》不值得說。

雖然看起來有拼湊的成分,但五魁在故事性和思想性上還是秉持了黃建新一貫的風格。

故事對觀眾友好,沒有那麼多晦澀的情節,思想還是一如往常的試圖解釋人性與社會性,人與社會到底應該是什麼關係。

柳家是當地的大戶,柳太太兒子今天成親,短工五魁奉太太之命到苟子坪背新娘回家成親。

穿過沙丘,一路相安無事,臨近家門不遠處,白風寨的土匪殺將而來,劫走了錢財,五魁背著新娘逃走。

得意之時,土匪悄然而至,新娘為救五魁甘願被擄。

消息傳至柳家,柳太太癱軟在地,新郎上房取火藥欲與土匪火併,不料連人帶槍摔下來一命嗚呼。

話分兩頭,五魁感念新娘的救命之恩,獨自一人前往山寨要人。

白風寨寨主以毒酒試其膽量,見他重情重義,將新娘還給了他,五魁拜謝,背著新娘返回柳家。

柳太太面無表情,夜晚以草木灰、公雞毛檢查新娘是否是處子之身,驗明後稍顯溫情,隨後便為兒子安排陰陽婚禮。

少奶奶最終抱著木頭雕像嫁入了柳家,夜夜獨守空房,與木頭為伴,慾望無處不在卻無人能懂,為貞節牌坊當烈女。

柳太太不忘五魁有功,收他到家裡當長工。

在豆腐坊磨豆腐的五魁,忽地窺見少奶奶的春光,一時意亂情迷,不知如何是好。

少奶奶看出五魁的心思,先是為五魁送上亡夫的褲子,又在深夜跟五魁纏綿,得了滋潤,少奶奶乾涸的地變得肥沃。

可是,五魁卻精神不振,終日悶悶不樂,擔心東窗事發,求籤不吉後,更是避少奶奶如蛇蠍。

五魁準備逃離柳家,離少奶奶遠一些,以免惹禍上身,少奶奶勸說五魁帶自己遠走高飛,被柳家發現,五魁則被趕走。

獨留少奶奶被五花大綁,跪在族長面前受罰,為防她再度行不軌之事,將其腳筋挑斷,用鐵鏈與木頭雕像綁在一起。

五魁投奔白風寨,怎奈白風寨已被官府夷為平地。

一年後,白風寨眾匪徒闖入柳家,匪首竟是五魁,他們不殺不搶,只要少奶奶。

五魁砸斷鎖鏈,重將她背在木背褡上,柳太太憤而自縊,柳家被付之一炬,木頭雕像隨之灰飛煙滅,眾人策馬揚長而去。

這就是《五魁》的故事,但從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導演黃建新的力不從心。

他對鄉土題材以及對封建禮制的抨擊把控力遠不如對城市百態的觀察與思考。

《五魁》不像《大紅燈籠高高掛》那樣,從畫面中就能夠看出來深門宅院的壓迫感,以及落後規矩的壓抑。

人進了宅門成了囚,被一雙看似無形的大手牢牢掐住了喉嚨,聽話點燈,失禮滅燈,反抗封燈,人猶如巴普洛夫的狗,對習慣性適應,摒棄了原有的天性。

可在《五魁》中,並沒有《大紅燈籠高高掛》里的麥高芬。

導致電影中顯而易見的枷鎖所造成的無能為力的感覺對人的衝擊力並不強烈。

而且《五魁》的構圖、色彩過於刻意,黃建新為了渲染影片中貞節牌坊的禁錮,專門在片中放置了幾處對稱畫面,還故意將色彩調成清冷的樣子。

但這種設計卻沒有發揮該有的作用,反而在什麼都想要的包袱下,黃建新失去了以往電影中在色彩、布景、攝影、構圖上的先鋒性,讓《五魁》的視覺效果大大降低。

《五魁》不像《菊豆》那樣,格局立足於舊社會。

通過菊豆和楊天青的人倫悲劇反映出糟粕文化和制度對人的侵害。

在《五魁》中,黃建新也想傳達這一觀點,但在敘事過程中逐漸跑偏。

少奶奶和木頭雕像完婚,跟五魁偷情被發現,腳筋被挑斷,用鐵鏈將木頭雕像和她鎖在一起。

這些慘劇給人的觀感就是少奶奶的悲劇全部由柳太太一個人造成的,與時代無關,視野變小了。

《五魁》也不如《黃土地》那般溫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良性的,沒有劍拔弩張和張牙舞爪,也不講究什麼敘事性,藉助高天、厚土、民歌等符號借景抒情。

《五魁》中的戲劇衝突都是有意安排,讓觀眾看到自由、平等與規矩、名聲的對抗,年輕一輩跟老一輩的在思想上的矛盾。

然而這套對抗很難激發起觀眾的情緒,缺少《紅高粱》中羅漢大叔這樣的角色,以及他最後殺青的片段,電影的感染力就大打折扣。

片中的張世等演員的表現也比不過姜文、鞏俐、李保田等人,這讓《五魁》看起來只像一出膚淺的獵奇大賞。

黃建新在這類題材中與張藝謀、陳凱歌的差距,也許就是賈平凹遠不如路遙、陳忠實的地方。

難怪他終其一生都無法寫出《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這樣可以留下來的經典之作,有的只是賈淺淺這種尸位素餐、欺世盜名之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30c2c3a27d08cc3adcc50d8406204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