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四下基層」當明「忌」知「宜」

2023-11-20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四下基層」當明「忌」知「宜」

「四下基層」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大力倡導並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是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廣大黨員幹部要做到「四忌四宜」,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上「做實功」,在調查研究下基層上「察實情」,在信訪接待下基層上「出實招」,在現場辦公下基層上「求實效」,推動第二批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宜深入人心、講活講透,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上「做實功」。讓黨的主張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任務和檢驗標準。再好的惠民之策、利民之舉如果不打通群眾不知曉、不理解這層「壁壘」,也只能「曇花一現」抑或是「束之高閣」,難以真正起到普惠於民的效用。想要打通政策宣傳的「最後一公里」,廣大黨員幹部要精準把握基層群眾的政策需求,聚焦民生領域實事,用「接地氣」「聚人氣」的「鄉土話」,將黨的主張講出「百姓味」、講出「時代性」,進而提高群眾的接受程度,有效解開群眾思想上的「扣子」,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要探索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如通過微信公眾號、手機直播課堂、網際網路短視頻等形式,編輯推送政策解讀「微視頻」「微信息」,有效擴大宣傳覆蓋面,還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創新打造「老中青」宣傳隊,主動送學上門,為群眾答疑解惑。

忌紙上談兵、浮於表面,宜身心俱入、深研細判,在調查研究下基層上「察實情」。躬身調研是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源頭活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身體力行作出深入基層調研的光輝示範。在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面對一系列新狀況、新課題,廣大黨員幹部要躬身基層「調出實情」,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採用「四不兩直」的方式,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與群眾「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多問問群眾難處、聽聽群眾建議、看看群眾臉色,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要精準施策「研之有效」,對調查所掌握的一手資料,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深研細判,制定出符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能夠快速解決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一時解決不了的持續推進、緊盯不放,對於已整改的也要及時跟蹤問效,確保問題解決「見底清零」,寫實調查研究的「後半篇文章」。

忌推諉扯皮、敷衍了事,宜廣開言路、排憂解難,在信訪接待下基層上「出實招」。新形勢下,開展信訪接待下基層不僅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情、體察民意、化解矛盾的「連心橋」,更是推動黨政機關檢視整改的重要「試金石」。廣大黨員幹部要「用心用情」轉變思想作風,切不可把信訪當作「負擔」,把矛盾當作「皮球」,真正做到將自己當作群眾中的一員,始終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耐心細緻地引導群眾放下「心理包袱」,解開「思想疙瘩」,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努力把矛盾糾紛抓早抓小,化解在基層源頭、解決在萌芽狀態。要「久久為功」形成長效機制,謹防基層接訪「圖新鮮」「走過場」,創新打造領導幹部定期接訪、定期下訪、包案化解的「金字招牌」,針對重點社情民意,逐件制定時間表、逐事落實責任人,確保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事事有迴音」、群眾提出的合理訴求「件件有落實」,讓信訪接待下基層成為取信於民的重要法寶。

忌端坐會場、遙控指揮,宜直奔一線、直擊現場,在現場辦公下基層上「求實效」。現場辦公下基層是傳遞黨的「好聲音」、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的重要舉措,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曾跋山涉水、披荊斬棘,「三進下黨」走村入戶開展現場辦公,協調解決民生難題、發展困境,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廣大黨員幹部要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擔當精神,深入農村社區、工廠車間等基層一線,瞄準發展所需、改革所急、民心所盼之方向,找問題、破難題、抓落實,切實把惠民之事、利民之舉送上群眾家門、送進群眾心坎。要錘鍊「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以「事不過夜、案無積卷」的辦事效率、「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事態度,對群眾的「急難愁盼」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在穩紮穩打、現場就辦、小步快跑、急事急辦的進程中,將順民意、貼民心、惠民生的實事辦好,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高非凡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張店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24409a3f39fc893b4093009e01c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