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銷量2萬台以上,奇瑞探索06要在國內/海外全面開花

2023-12-11     牛車網

12月6日,奇瑞探索06都市版正式國內上市,都市版共推出2款車型,官方指導11.99-12.99萬元。同時,探索06悅野版探秘+車型也同步上市,售價14.49萬元,探索06全面構建起「可城可野」產品布局。

作為奇瑞汽車旗下主打年輕化、個性化的市場戰略車型,探索06都市版以「國際風範定義者」的身份出道,為年輕用戶帶來國際范超模顏值、多次元魔方空間以及可勁造的世界級技術,在都市風範的無盡想像中,與年輕用戶一道解鎖都市風範新生活。

發布會之後,牛車網作為受邀媒體,參與了媒體參訪環節。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汽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李學用,帶領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柳永超、產品研發負責人曹斌,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媒體:第一個問題,因為探索06是8月20號上市的,到今天為止都不到4個月。也就是說,剛滿百天就又上了一個新的款型。是不是當時8月20號已經準備好了這個車?為什麼當時沒有上,一百天之後再上?

第二個問題,現在認認真真做燃油車、賣燃油車的不多了,奇瑞後面會有怎麼樣安排?因為現在消費者都更喜歡買新能源車,那麼未來燃油車會怎樣進化和疊代呢?

李學用:我們在8月份上市的時候確實已經準備好了探索06都市版。沒有一起上市的原因,第一是看用戶的需求程度,因為探索06這款車的特點,四驅是排第一的。12萬多就可以買一台四驅車,在市場十分具有競爭力。

第二就是可玩兒性,改裝、都市、國際范,它是屬於第二層級的要素。我們先上悅野版是為了突出它12萬級四驅功能,後面為了把聲量擴得更大,消費者又有需求,因此我們又推出了都市版。這也是產品的節奏,產品肯定要一波一波的往上推。

基於這幾個原因,我們選擇了分3個月上一波新車。我先透露一下,在明年3月份左右探索06還要再上一波標準的改裝版,可玩兒度很高。

我認為,現在全球市場看似在電動化,但是它的梯次時間差距很遠很遠。如果中國汽車如果想做成全球性的汽車企業,在燃油市場必須要具備很強競爭力,而奇瑞一定會保持這個競爭力。這就是我認為燃油車是一定會一直存在,到2030年至少還有30%的份額。

那麼奇瑞將如何面對?我認為奇瑞應該是3個方面:

奇瑞重視燃油車並不代表著不做電動車,不重視電動車。奇瑞接下來將利用奇瑞風雲、捷途山海、星途星紀元、iCAR,這4個品牌全面進軍新能源。在明年我們一定要做到全市場新能源政府第一,政府必須做第一。

銷量向第二梯隊的優秀生髮起衝擊,畢竟第一梯隊目前我們看不太可能,第二梯隊一定要做到優秀生。4個品牌有得是產品序列,在未來2—3年將超過40款以上的車要推出,所以我們也投入特別大,一定要把電動車做起來,一定不能讓電動車成為奇瑞發展的窪點、低點,拖了奇瑞的後腿,這是不可以的。這是奇瑞對電動車的認知。

我們一定要在中國做到燃油車市場第一。我們覺得我們很有機會,因為燃油車的核心核心就是發動機、底盤三大件。當然,這並不意味我們電池不行。我們電車混動系統也是混動專用發動機、混動專用變速箱和混動的電池,我們電池很多用的是寧德時代的,我們的混動技術也是很優秀的,當然電車也一樣。

但是在燃油車時代,我覺得奇瑞對品質的固守和追求,奇瑞對於發動機、變速箱系統的打造,以及奇瑞對紮實、厚道造車的作風,越來越得到認可。所以我們有信心,也有希望,在燃油車市場衝擊第一。雖然這個第一不能說明年就實現,但我們一定要抱著衝擊第一的態度和目標,且扎紮實實的持續疊代我們的燃油車。

3、基於全球市場來看奇瑞對動力,包括燃油、混動、電動、增程的布局,燃油車是我們很重要的板塊。既在國內要賣好,國際也要賣好。當然混動、增程、純電奇瑞也會做。正是因為有全球布局,所以更需要我們燃油車技術疊代、車型疊代上要持續做好,這樣來滿足全球用戶對燃油車的需求。

媒體:奇瑞在整個全球化的布局和一些跨界的開放性的布局上,在越來越快的速度的追求下,大概明年會有一個什麼變化?就是全球化的布局和跨界合作的布局會有一個什麼樣的變化?

李學用:這個問題問得應該是無比的大,基本上問到宇宙上去了。

首先,奇瑞一定是堅持絕對的開放。我們開放在哪些方面呢?

1、我們的技術具備全棧自研的能力,但是我們不以全棧自研為絕對的開發手段,要包容各種合作夥伴的技術,不管是在自動駕駛層面,還是在智能座艙層面,我們都會去包容、合作、學習。

2、我們是一個絕對包容、學習的企業。董事長經常要求我們學習「雙T」,「雙T」就是特斯拉和豐田。向特斯拉學習對網際網路的理解和對整車構架,對新事物的理解。我們也要向豐田、向大眾學習他們一直以來的質量標準、質量體系和管理體系。

3、我們要持續全球化。內部的所有員工、所有的同事、所有的領導幹部,要全球化。這裡面包括了很多崗位的輪崗、崗位的要求、崗位的配備等等。同時,我們也引進了基於全球的人才的加盟。今年有很多高級、高端的人才加入了我們。在高級幹部裡面,今年至少30%以上都是外來的。他們原來有的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有的是合資企業的,有的是新勢力。所以我們絕對是引進了全球性的人才來支撐。

所以,我們認為奇瑞的未來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全球化的,是一個多文化結合、多種汽車形態和模式融合的,這也是我們目前的現狀。

牛車網:剛才您提到奇瑞在海外很受歡迎,海外具體情況方便再介紹一下。

曹斌:海外市場由我來說一下。探索06是第一次圍繞著和國內同步左舵、右舵,高法規、低法規同步開發的一款車。

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上市的這些國家,包括剛才沙特小夥伴說的,現在沙特的車已經到店了。俄羅斯現在已經將近有2萬台,上個月開賣,這個月就可以做到全市場的第二名。

在右舵市場,南非現在的產品已經發往海外。包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到明年的6月份大概是到英國、整個歐盟市場,加上明年主要進軍的一些市場,在全球全線鋪開了。國際上這個車明年一個月是奔著2萬台去努力的,這也是董事長給我們下的要求。

國內這塊從目前整體訂單,包括交付,終端確實還是缺車的資源。尤其是最近我們的發動機有微缺量,別人在傳統車上我們真缺,我們缺變速箱、缺發動機。今年下半年國內沒有爆發,我們做後台的也是拖了後腿。所以這個月,我們會重點把國內的資源準備到位,然後再加上探索06的都市版,兩款車雙劍齊發。

媒體:因為這個車的定位是「國際風範定義者」,所以剛才你提到這個車在更多國家售賣,包括有兩款不同車型的配置。那我們是怎麼去理解這個定位的?或者說在國際和國內又是怎麼去做這件事情的?

曹斌:刷抖音其實能看得到,在國際它不叫探索06,它叫「JAECOO」,叫「狩獵者」,所以OMODA和JAECOO在海外市場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年輕的,叫「潮玩」的一個品牌在推廣,目前效果還不錯。

兩個車,一個OMODA5,今年1—10月份在國際市場大概是突破了12萬。然後JAECOO是第二款車。這兩款車從品牌端,在海外市場做了詳細區隔,從品牌到渠道,整體的都是獨立的網絡。我們國際公司一共是劃分了3個品牌,奇瑞品牌、星途品牌、捷途品牌,進行海外市場的開拓。

媒體:探索06在營銷上面會有什麼新的打法?我們知道8月份上市的探索06它可能一開始銷售表現並不是特別好,因為大家覺得這個車尺寸各方面可能會稍微和市場範圍有一點點差距。那我們新的都市版和悅野版上市之後,會不會在營銷上有不同的打法?

第二個問題,在這次車展我看到山海、風雲、iCAR、星紀元,我想知道未來我們推這4個品牌,未來在區別上怎麼去區隔開?

曹斌:首先說一下銷售方面的事情。探索06從8月份上市以來,目前確實沒有達到我們的目標。核心原因就是上來之後一直缺資源,一個是面臨內部整體變速箱的缺,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同一時間上國際上也要分,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用戶對我們這個車的期望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出現了一種什麼情況呢?上市之後頂配要得是最多的。但是我們前期鋪車的時候基本是平均分配的,這樣一來可能就不夠了。前期發現全部要的是頂配,所以我們頂配一直在排隊。實際上也是用戶在原來的基礎上需求得更多,希望有更高的選擇,所以現在就推出這款。

城市的,就是今天推出的都市版,和悅野版有著明顯區別。悅野版要的全是四驅、高配,就是玩戶外的玩法。都市版的人群,就像今天的小姐姐一樣,明顯感覺更偏向於城市時尚風範。顏值、好玩兒,這個特性會更多一些。所以悅野版+都市版,覆蓋的是兩類人群。

李學用:再說一下4個品牌的事。

奇瑞現在很聚焦這4個品牌。先說品牌,奇瑞就是「務實、顧家、值」。如果非要記住這個品牌的核心,就寫一個價值的「值」,奇瑞的定位就是大眾、豐田。

星途就是高端,它的品牌就是打造高端、時尚、舒享的生活,所以如果你要給一個字,就是享受的「享」,它的品牌定位就相當於中國的奧迪和雷克薩斯。

捷途的定位是硬派越野,希望做輕量化的路虎和吉普,價格可能不一定能做那麼貴,但是我會一直往上突破,專注於「旅行+」細分市場。如果非要給這個品牌定一個位,它會出硬派越野和皮卡,它的定位是「野」。

iCAR主要以純電為主,打造的就是時尚,或者說它是標準的、真正的年輕潮玩,所以它的定位就是一個字「潮」。

然後再說每個品牌的布局以及大家對新能源的思考,因為要應對市場。作為奇瑞來講,首先它承擔著最大量的主體市場,所以燃油車會持續疊代。奇瑞會堅持三個系列:瑞虎系列,會持續疊代瑞虎5、瑞虎7、瑞虎8、瑞虎9;艾瑞澤系列就是轎車、家轎,艾瑞澤5、艾瑞澤8;探索有探索05、探索06,我們後面也會擇機再出1—2個探索的車型,探索的車型定位就是科技時尚,會沿著探索06這個風格,定位國際風範、悅野。

同時奇瑞會推出第四個序列,就是奇瑞風雲。奇瑞風雲的主調性依然是「務實、家用、值」,但是它是混動化的電動車型,未來3年內均會以混動為核心。你說3年後會不會有變化和突破,這個誰都無法預測,因為我不知道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會不會有很大變化,,如果電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成本都有巨大的變化,那對市場是有很大殺傷力的。所以說目前來看,奇瑞風雲會傳承奇瑞品牌的DNA,就是「務實、家用、值」,來打造奇瑞風雲的產品,有轎車,也有SUV,在未來兩年要推出差不多11個產品。

這樣奇瑞品牌就形成內部的4個系列,瑞虎系列、艾瑞澤系列、探索系列、風雲系列,前三個系列專注於燃油車持續疊代,風雲系列聚焦於混動、迅猛發力。原有的星途會全面混動化,比如說瑤光、攬月。

同時星紀元,作為重中之重全面發力,它是純電,後面也會考慮增程,它的對手肯定是特斯拉,就是二、三十萬的純電車,有SUV、有轎車。大家已經看到了星途也是基於奇瑞強大的M1X平台,我們這個M1X平台同時也製造了遙遙領先的產品。未來星途繼續是走高端,未來原有產品混動化,星紀元產品電動化,以純電為主,兼顧增程。

捷途,原有捷途品牌燃油車繼續疊代,無論國際車、國內車都賣得很好,市占率拉升得相當快。未來的重心會放在兩個方向:1、全面硬派越野化,包含皮卡。2、全面混動化。

全面硬派越野化:現在看到的是旅行者,我們內部代號是T—1,以後還會推出T—0.7,就是比旅行者往下一點,還有T—2、T—3,P—2、P—3。所以未來兩三年會有大爆發,全部往硬派越野和皮卡方向走。

同時要全面混動化,混動化的產品叫捷途山海。捷途山海同樣是硬派越野,只是它會以混動和增程作為主要的動力總成,甚至外觀的變化都不大。因為我們認為硬派越野的品類覆蓋了所謂的燃油、增程、混動,它要的是硬派越野,而不是要的是燃油車還是混動車,在硬派越野基礎上根據自己喜好和日常使用習慣來選擇燃油,還是混動,還是增程。我不看好純電,我覺得硬派越野純電是一個偽命題。以上是未來捷途的方向。

第四個就是iCAR。iCAR就是做純電的、潮玩時尚的車型,以純電為主,不排除後面做增程,所以它是以城市青年作為主要的人群。

我認為現在我們4個品牌還是非常非常清晰的,奇瑞母品牌務實、家用、值;星途高端、純電化、享;捷途堅定不移走硬派越野、野,燃油混動;iCAR,就是潮,走時尚,科技路線。這是這4個品牌的定位,未來幾年都是這樣,我們也是全面協同發展的。我們內部機構也做了調整,4個品牌統一歸張國宗管,來做好品牌的協同發展。

媒體:我這個問題還是回歸今天上市的產品探索06都市版上。

我想問一下,咱們探索06都市版這個車瞄準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哪些?相對這些競爭對手,這台車的產品核心優勢在哪兒?

曹斌:通過這三個多月上市,我們發現終端在選擇時候,還是把我們的車和12萬、13萬價格區間的產品做相應的競爭關係。比如我們的悅野版可能和大狗是有一定的競爭關係,都市版會和目前長安的CS75有競爭關係。自主品牌是這樣的情況。還有一個是合資低端的,像日系的XRV,我們車比它稍微大一點,也吸引了一部分客人。

媒體:我們這台車相對競品來講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在哪兒?

曹斌:有兩塊。第一塊就是奇瑞的傳播,現在我們在客戶端的口碑還是不錯的、油耗、動力,整體都不錯。還有兩驅價格買四驅,兩驅油耗開四驅,這個點客戶是接受的。我們現在四驅銷售占比可以做到70%。實際上,在20萬元價格以下的產品,四驅能占到70%的總銷量,其他品牌應該是沒有,我們這個車現在應該是做到了獨一無二。因為20萬以上這個車才有機會客戶願意買四驅,因為這要多花好幾萬塊錢呢。

第二個,我們一直說這個車叫「國際風範」。什麼是風範,就是在產品細節,看一下要怎麼改,無論是漆也好,車身工藝也好,還有供應商的選擇,包括內飾材料、氣味、駕駛調校,都是往更加有體驗感的方向在做。

媒體:我再補充一點,咱們這個車在這個價位上能夠做到四驅,其實是蠻有競爭力的,成本控制是怎麼做到的呢?並且我們現在在專注每個細分市場,剛才學用總講每3個月推出一款新車,這個節奏它的開發成本肯定是不低的。那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怎麼做到成本控制得這麼好呢?

曹斌:我覺得還是規模收益,探索06大家看到目前國內實銷沒有達到很高的量,實際上我們每個月產量都大於1萬,我們的規模很大,但是大家看不出來,因為我們是國際國內同步上市,左舵、右舵全球市場一起鋪開。所以規模收益我們是第一時間段就能獲取,而不是等賣了半年後達到一定規模再和供應商去談判,再把價格做下來。

媒體:我有一個小小的疑問想問一下,現在市場上各大車企都在推崇越野、SUV,同樣也在推崇輕越野。我想問一下對於輕越野這個細分市場,三位領導認為它的未來和當下有怎麼樣的前景?

柳永超:輕越野是這樣的,按照發展趨勢來講,其實過去幾年接受越野和輕越野的概念已經很少了。隨著大家把車作為工具之後,過去最早是轎車,然後後來SUV,開起來有越野的感覺,但是它不到戶外去。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人們平時的追求越來越多了,需要一些個性。尤其現在是後疫情時代,實際上更多的人看開了,我確實需要出去釋放一下,周末要出去開心一下,但是有可能我去不了,這種狀態讓它的需求從傳統的車到SUV到輕越野。輕越野這個市場是逐步從傳統的SUV過度的,這個過程是人們需求的變化導致的,而不是說我去定義它,更多是市場需要,用戶需求發生變化。

但是我想說輕越野它是介於城市和重度越野之間的,需要的是可城可野的特點,有的時候我不想出去野,我在城市裡面酷一點,潮一點,也要滿足。那有的時候我想露營一下,出去釣魚,但是我要具備四驅的特點,我才能去。所以輕越野概念更多的還是由生活方式的變化而來的。

曹斌:需求的多樣化和需求的不一樣,這確實是時代造就的。

就像我們穿的鞋,穿的衣服一樣,我們鞋的品類上面已經做到慢跑、快跑、專業跑,光跑鞋我們都能找到很多種品類。打羽毛球有羽毛球鞋,打桌球有桌球鞋,實際上就是結合對專業需求深度,越來越有自己認知之後,客戶有明確的需求,才能有明確的產品給他提供相應的服務。但是所有的人都要玩重度越野嗎?我覺得很難,有錢有閒玩重度越野才得有機會,所以那我們怎麼辦呢?還得卷,還得要面對現實。我戴的是華為的手錶,是可以測血壓的表,我是想健康,但是測血壓就能健康碼?它健康不了,但是我一定要實時能看到它,這就是我內心需求的東西。

柳總是專業跑步的,戴上表就能把他的配速從6分鐘提到3分鐘嗎?不可能,他實時看心率,實時要監控自己的心率,其實就是他有這個需求。在這個專業的深度做得更深了,才有這個市場的機會。

李學用:1、技術。為什麼出現現有的輕越野?是因為技術達到了。就像剛才張躍老師問我們為什麼能做到12萬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知道越野車對剎車需求肯定更穩定、更持久。原來都是硬連接,網絡連接,現在我們探索06用的是博士IPBG技術,線性剎車,什麼意思呢?就是四個輪子之間不需要網絡硬連接,是通過線性的信號來分配剎車,同時做到最科技的地方,通過線性的分配監控四個輪子的扭矩,然後可以合理的通過IPB來分配扭矩,來實現模擬的鎖子,這樣你的輪胎就可以來實現差速鎖的功能,來實現脫困。以前沒有這樣的技術,以前要實現扭矩的分配必須要有硬連接,必須要有軸,現在不是這樣,通過IPB就實現了,而且性能非常穩定、非常輕便、非常好。

再舉一個例子,旅行者的XWD,這是我們和博格·華納聯合開發的技術,什麼概念?你只需要按一鍵就進入越野模式,至於是河沙、沙漠還是爬坡,它會自動解鎖,它會智能的理解你的需求,來實現模式的切換。通過智能的理解四個輪子的輪端扭矩的輸出情況來實現自動鎖死,自動分配,保證四個輪子的輪距可以分配,前後可以分配,左右可以分配,這不就很OK了嗎,還需要那麼笨重的差速鎖嗎?而且XWD作用的工況可以接近50公里了,機械差速鎖是在最低速才可以發揮作用,而XWD它之所以能高速使用,它有一個更好的好處,就是你行駛過程中可以保證你的安全,假如說你遇到水、滑根本不需要你反應,XWD自動幫你反應,自動幫你處理扭矩,自動幫你方向糾偏,所以它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僅體驗好,而且還實現了很多成本上的疊代和優化。

所以大家要改變對硬派越野的認知,你就知道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我認為技術支撐至少兩百萬,因為技術好了,成本還並不是越來越貴了。

2、這個競爭的時代就兩種結果,要麼繼續卷死,要麼繼續躺平。其實很多人已經選擇躺平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管是要卷死還是躺平都會變得極端,而不是說持續疊代、持續進步,這種越來越少,都是要麼就極速成功,還有最後的拼,要麼就是已經很難了。那麼這些人買車都買什麼?更適合買輕越野,因為他需要嚮往和前往,需要詩和遠方,需要儲備一個嚮往就前往的能力,但並不意味著明天就去,因為他要釋放,不能天天待在轎車裡面,不能天天在家裡面待著,壓力很大,所以他需要一個空間更大、具備去更多地方玩,這樣一個車型更能滿足他的需求,至少他的內心是這樣需求的,他就要買這樣的車。

3、產品的過渡。您可以分析北美、歐洲、全世界的產品,未來在硬派越野、在皮卡,會有很大的機會。這兩年興起的硬派越野,就好比2010年興起的城市SUV。在2010年之前轎車是主流,買車非要買三廂,兩廂覺得不叫轎車,沒有屁股就不太怪,所以富康就死了,但是它為中國開創了兩廂車的先驅。後來SUV出來了,SUV就是兩廂車的代表,2010年之後慢慢轎車的量就有很多到了城市SUV,因為城市SUV空間更大,開起來更舒服,駕駛的坐姿會更好,所以很多人選了SUV。到了今天,人們再細分,有人選擇SUV,有人選擇硬派SUV,有的稍微硬一點,有的稍微輕一點,但是一定是這個趨勢,所以我認為會在兩百萬輛,會在城市原有SUV市場裡面我認為它要搶占40%左右的份額,可能會助力SUV略微超過轎車,原來都是SUV和轎車旗鼓相當,43%、45%,MPV5%左右,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這是我對這個市場的理解。

媒體:剛才你說奇瑞已經是世界的奇瑞,今年無論長安也好,吉利也好,大家都知道利潤好,所以明年海外市場你怎麼看?

李學用:首先第一大趨勢,我個人覺得會越來越好,我覺得中國汽車企業今年出口大概接近500萬,我個人理解有可能衝擊500萬,因為今年1—10月份已經過了300萬,所以今年有可能衝擊500萬出口。中國汽車出口我覺得保守1000萬,做得好可以做到1500萬。我們有一位著名的領導總在說中國汽車會做到3000—4500萬之間,為什麼能做得到呢?因為出口要干1500多萬,國內干2000萬,所以總的3500萬,我覺得是有道理的。所以我認為有可能是1500萬,這是從大趨勢來看。

從打法來看,就是看誰的國際化程度更高。我們那天老闆說In some one,For some one,我們現在是子公司經營,都不代工,我們到任何國家都是子公司經營,未來還會有很多工廠。所以未來大家國際化的能力、國際化的意識,真正到用戶所在地服務用戶,服務當地社會,我認為這是關鍵。現在對於國際市場來講,既要走得快又要走得穩,還必須要有決心,而且我必須講國際市場的競爭超過我們的想像,可能會比國內更卷,在未來幾年一定是這樣。

李學用:我前一段時間在廣州車展發展論壇上講大家不要盲目樂觀,不要說中國出口第一了有多麼了不起,我們出口第一是指CKD、CBU第一,我們根本就沒有當地的產化。日本的車企它的量只有40%左右在本土生產,本土銷售,本土出口,60%的量都是在當地國生產,當地國銷售。所以我們並不能說中國汽車就在全世界厲害,只能說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CBU、CKD都是指在中國生活,整車出口,中國生產,零部件出口,這本質上來講還不能叫汽車強國,只能說我們進步很快,進步空間還很大,後面還有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3f9b49b56dab8f3b164b69a1d2755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