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動化不再需要變速箱,博格華納、博世這些企業該何去何從?

2023-09-28     汽車扒一扒

中國的電動化,按照王傳福的預期,將會很快達到1000萬量級。

而全球的電動化市場也都會提速,並且轉型可能會比我們想的更快一些,這些電動化的轉型會對全球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

其實在2020年之前,都是以傳統的傳動系統為主,發動機、變速箱、四驅系統的發展空間依然有很大,但在2023年的今天市場環境完全不一樣了。

電動化的最大體現點,就是丟棄了傳統的傳動系統,包括但不限於發動機、變速箱、四驅系統,這些傳統的產業鏈將會被完全推翻。

比如說四驅系統,過去是博格華納為核心供應商,向全球企業供應四驅系統,是繞不開的大山,技術壁壘封鎖讓我們造不出來屬於自己的四驅系統。

但電動化則完全不同,我們不僅可以造電四驅,還能給每一個輪子配一個電機,還能設計我們的專業壁壘,讓外資企業跟我們掏專利費。

再比如說PHEV、增程、EV純電,這些架構是完全可以繞開變速箱的,采埃孚、愛信精機、摩比斯、岱摩斯等傳統企業都要丟掉巨大的市場份額。

僅僅以博格華納為例,今年第二季度凈利潤下滑了5.56%,其實這也是一個開始,以中國市場為例,大量的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都會培育自己的零部件體系,並且本身外資企業在電動化路徑下的技術就不夠豐富。

大環境的衝擊不可避免,歐美市場也開始不斷接受電動化產品,比如說北美市場的Model Y銷量已經超過不少豐田車型,直接和神車福特F系追平。

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意味著越來越多人拋棄燃油車的同時,背後的產業鏈也會被顛覆重來,渦輪增壓器、電噴系統銷量減少,變速箱產業集體萎靡、四驅系統幾乎沒了市場,而這些都是巨頭吃了幾十年的技術專利紅利。

說沒就沒,誰受得了。

當然,也不是說傳統巨頭企業沒了市場, 事實上它們也在積極轉型,還是以博格華納為例,去年其就表示已經拆分了部門,他們制定了2025年計劃,將會有25%的營收來自於電動汽車業務。

所以在研發、併購方向上,也比我們想的要積極。

同時愛信精機、博世、采埃孚這些企業的電動化發展速度也非常快,今年,采埃孚表示企業所有和燃油車相關的收入比重,已經從60%下滑到了27%,在今年之後將會主攻電動化產業。

在其內部認為,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是值得鼓勵並且認可的,但也會損失一部分既定市場,同時也會有巨大的研發投入,業績報表也會在短期內受到影響。

這些企業能夠轉型的方向有很多,底盤系統、轉向系統、電驅系統以及車機系統都是它們轉型研發的方向,這也意味著傳統企業不會被拋棄,只是那種吃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

未來的巨頭市場份額也會被壓縮,同時生存環境高度也會降低,中國企業的進入將會分得一杯羹,而這正是我們電動化想要看到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0b7ebbd391d6db94bf28bf6db86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