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溫情電影《無價之寶》將於11月10日在全國上映。
由張大鵬執導,張譯領銜主演,潘斌龍、周依然、程曦、袁曉旭主演的溫情電影《無價之寶》將於11月10日在全國上映,在參加了金雞展映與北京首映後,影片收穫高口碑:這部詼諧又悲情的浪漫現實主義佳作,以小人物漫步於天地的自由洒脫,與現實場景碰撞出影片獨特的浪漫氣質。
影片以20世紀90年代小鎮為背景,講述了兩個下崗工人石頭(張譯飾)和楊武(潘斌龍飾)本意追討債款,卻最終收養欠債人女兒,毫無血緣關係的「一家三口」,鬧出了不少荒誕幽默的雞飛狗跳笑話的同時,觀眾也更加為片中的善良溫情而感動。張譯飾演的石振邦生長在90年代的東北,雖然他被喚作「石頭」,卻有著一顆柔軟的心,所以才會逐漸成為一個被遺棄小女孩芊芊的「實質監護人」,在組成「改裝家庭」的這個有笑有淚過程中,大愛溫暖,流入人心。「再普通的人,都會因為他的善良、他的深情,而有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劇本精心打磨9次只為詮釋溫情本質
……
《無價之寶》是一部有笑有淚的浪漫現實主義悲喜劇,20世紀90年代的一個東北小鎮上,一對靠經營五金門店維持生計的好哥們,外號「石頭」的石振邦和楊武,本來是一次追討債款,卻最終收養了欠債人的女兒。從此以後,三個人命運緊密相連在一起。本片的導演張大鵬曾拍過很多廣告片,代表作《啥是佩奇》《我和我的春晚》曾深受好評,這次在《無價之寶》中,他延續此前接地氣的影像風格,用個性化且有深意的鏡頭將90年代的東北給觀眾最真實的呈現,片中的BP機、舊式三輪、五金店、懷舊色調,讓那個年代的質感撲面而來。因為張大鵬拍攝廣告片積累的豐富經驗,令《無價之寶》的前期籌備時間並沒有那麼長,在他看來,《無價之寶》的創作就跟電影劇情一樣自然,在一個相對開放的創作中追求最適當也最自然的化學反應,即使拍攝劇本到最後已經修改了9次,但每一次都是主創對電影呈現到最好的堅持。
《無價之寶》劇照。小女孩芊芊,楊武與石頭組成溫暖的「臨時家庭」。
特殊的人物與故事設定,則是《無價之寶》的另一大看點。對於小女孩芊芊,石頭與楊武從被迫照看到主動領養,三人的感情也在相處中發生著複雜微妙的變化。然而,石頭作為一個受盡辛酸的草根小人物,要撫養一個女兒長大成人,必然會面對生活的百般刁難。對此,石頭只能咬牙堅持,在社會挨最毒的打,對生活說最狠的話。不管是石頭,還是楊武,雖然在生活中非常粗糙隨性,但都通過最具反差的情感態度,詮釋了「無價之寶」的含義。也正是這樣,影片將用最有趣,但更是最真誠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中國人最本質的溫情,用這個故事給觀眾帶來歡笑和感動。
張譯演活了東北人的江湖氣和幽默感
……
《無價之寶》在情感方面的極致呈現,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張譯、潘斌龍、郝蕾等演員的精彩演繹,正是因為有這些經驗豐富的優秀演員加入,才讓張大鵬認為拍攝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難度,無論是現場調度還是戲份直給上,大家都顯得默契十足,令電影各方面在執行上都沒有太大的難度。「硬是要說比較難的地方,我想應該是夜戲部分,因為拍攝地緯度的問題,每天凌晨兩點半就天亮了,並且直到晚上八九點鐘天才暗下來,日照時間太長,所以非常難等到夜戲的時間。」
張譯再一次演活了小人物,對於張大鵬來說,張譯的加盟是可遇不可求的:「最初我當然是不敢想,這麼好的演員,他們會有檔期嗎?儘管我和張譯在幾年前就相識,互相欣賞,也一直想合作,我當然希望他和潘斌龍能來到這個戲上,但也不敢奢求,好在他們最後都真的來到了這裡。」看完《無價之寶》的影評人曾經給出這樣的評價:「影片較長的時間跨度和真實有趣的90年代的時代景觀給了張譯足夠的表演空間,石頭這個角色身上有樸實又從容的江湖氣和不疾不徐的幽默感,這樣的氣質在張譯的演繹中變得融洽自然,更是讓觀眾信服了這個角色。」就比如張譯自己形容的「東北人是帶著點固執的,電影也拍出來時代洪流下東北人民帶有悲壯色彩的『不變』,張大鵬不論是在劇本還是創作上都對我對症下藥」。
童年芊芊(程曦飾)、張譯和導演張大鵬在拍攝現場。
張大鵬也認為他和張譯之間有種惺惺相惜的理解,這份情誼在導演和演員之間顯得難能可貴:「其實他(張譯)跟我有點像,私底下都是比較內向、社恐的人。我記得最開始一起吃飯的時候,我不停地在那摳手指,甚至把紙巾揉成球,或是在那摳桌布,畢竟這麼優秀的演員坐在我面前,我會有些緊張(笑)。他是一個將生活和表演融為一體的演員,一開機他在鏡頭前的張力就彰顯出來了,咔嚓一關機整個人又收了回去,變得特別內向,但他對待劇組的任何一個人都非常關切,一直很照顧我,因為創作上的探討和交流,後來熟悉了,我隨意說一句什麼他就能夠明白,感覺大家都在用另一種語言交流了。」
生命的意義不一定是內省也可能是相遇
……
《無價之寶》的一大看點莫過於張譯的演技,永遠「在線」的表演還是來自演員的敬業,比如一場別人用酒瓶砸張譯頭的戲,為了出效果,前後砸了6個道具酒瓶,還有一場在夜裡淋雨跳舞的戲,用光了三輛洒水車的水,「他總是覺得不完美,所以就一再要求不斷再拍,再重來,事實上夜晚溫度只有幾攝氏度,我們都非常擔心他身體吃不消,但他仍然堅持,所以演員戲演得好,是有原因的。」
張大鵬說,張譯在片場似乎是一個「多面手」的存在,他不僅能站在演員的視角想問題,因為之前他也做過很多幕後工作,做過導演、執行導演、編劇,所以他非常熟悉整個拍攝製作的流程,並會從各個緯度配合導演,「他是一個喜歡折騰且有很多想法的人,比如平時就經常上知乎去答疑解惑,跟網友互動,喜歡鑽研問題,不斷提出想法,他並不會認為自己拍戲是在完成一個工作,反而當成自己鍾愛的作品在付出。比如片中有一場戲,張譯設計了一個細節來表達角色的痛苦:他蹲下來哭,蹲下來的動作把口袋裡的糖掉了出來,他失去了自己的幸福和甜蜜。那個現場我看在眼裡,被他的演繹真實打動了,甚至久久回不過神來。」
《無價之寶》劇照。有觀眾評價:「生命的最大意義不一定是內省,也可能是跟另外生命的相遇。」
隨著上映日期臨近,《無價之寶》在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和首映之後已經引起了很多觀眾和網友的關注和討論,他們高度評價這部電影,認為這是11月中能讓人又哭又笑的高口碑悲喜劇。
有觀眾表示,《無價之寶》這個影片所有都超出了想像,「劇情讓我猜不到的影片很少,尤其不是懸疑題材的普通劇情片,但這個故事每一段落都跟我料想的不一樣。這段感人的非血緣關係親情故事背後,竟然致敬了那個沒落的鋼鐵時代,居然小情感成就了史詩感,導演的功力可見一斑。」
也有影評人在觀影后認為影片始於現實魔幻,終於魔幻現實,平凡小人物的善意也是無價之寶:「很難一言以蔽之看《無價之寶》的感受,它在陽光燦爛和人性糾纏中,長出某種花,養成於漫長的季節,在該收穫時遇上不該發生又必然發生的結局。或者這麼說,三十歲石頭斷掉的中指,最後終於沒能抓牢五十歲的他坐的熱氣球繩纜,那一刻,卻是他最接近命運真相的時分。生命的最大意義不一定是內省,也可能是跟另外生命的相遇。來過,活過,愛過,雖平凡,亦無價。」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dia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