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14歲的時候,
在做什麼?或許還只是一個成天就知道貪玩,不按時交作業的小屁孩兒。然而,有個小男孩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插畫師了!
辦畫展、出畫冊、賣周邊、環遊世界,畫有趣的畫,見有趣的風景,認識有趣的人.......
他叫Mondo Okumura(奧村門土)是一位來自日本福岡的學生。
Mondo出生在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一位音樂家,母親畢業於藝術學院。家裡到處扔著的畫筆和紙張,吸引了小Mondo的注意,最開始他畫了一些簡單的物體,後來,可以畫出一些歪歪扭扭的人臉。
父母發現後非常高興,小小年紀的Mondo興許是個畫畫天才,於是,他們開始不斷鼓勵兒子畫畫。小Mondo的藝術天分似乎就這麼被激發了出來。
上小學後,各種繪畫獎項毫不費力就進了Mondo口袋,無論是學校還是市裡的繪畫比賽,只要有他報名,准能拿個第一名。
父親建議兒子可以以後每天畫一張。小Mondo開心的採納了建議並行動了起來,每天都畫的樂此不疲。
或許,畫畫早就成了小Mondo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熱愛,堅持也不覺是負擔。直到今天,他已經畫了 1481 幅。
這些畫的靈感,有時可能是來自一部電影;有時也可以再畫一遍世界名畫;有時是來自當地的民俗文化。
無論是是新聞時事中的焦點人物,還是旅行途中的風景建築,甚至是看的一部動畫或者小說都有可能成為Mondo每日一畫的主題。
很多業內的人士看到後,都非常稱讚。於是才11歲的小Mondo,有了自己的畫展,從東京到新加坡到台灣。
父親還給兒子開通了博客網站,
定期更新他的作品,隨著畫作不斷的傳播,Mondo 的畫作在日本越來越受歡迎,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他的網站每天有超過 4 萬人訪問,他現在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接受到國外的訂單,訂單大多來自韓國和巴西。
小Mondo自己還出版了幾本圖書 ,
小小年紀就開始到處舉行簽售會。
當了解作者本人居然只有14歲時,
人們都感到不可置信!
除此之外,Mondo不僅為爸爸的音樂畫CD封面,還為爸爸的好友們畫CD封面。
仿佛信手捏來,畫得不亦樂乎,這小腦袋瓜里絲毫不缺靈感。
Mondo為爸爸畫的CD封面
可能你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可遇不可求,是上天賜予的天賦。但家裡的父母對孩子藝術培育的鼓勵,和隨手可得的創作工具也很重要啊。如果沒有爸爸的鼓勵,和家裡寬鬆自由的創作氛圍,小天才也難以養成!
而且我們也並不需要每個孩子都成為插畫師、辦畫展、出書成名啊。堅持日常的「美育」,對任何一個娃來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他今後的藝術品位和美感的培養,並不以鋼琴考級和畫畫拿獎為最終目的。
可是作為普通的「美盲」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到底要怎樣做呢?是不是花錢送去昂貴的興趣班就萬事大吉?
著名藝術家丁乙在談到如何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時,給出了答案:
對於兒童的藝術啟蒙,實際上重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動手,是要通過實踐,通過「手工」,通過自己去做去嘗試,來理解藝術。
還有一個是動腦,就是要帶孩子多感受,多提問,比如帶孩子看各種展覽,看藝術影片,聽音樂……然後問孩子的感受,促進孩子的思考,加深孩子對藝術和美的理解。
丁乙為愛馬仕設計的作品,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媽媽都說
藝術培訓班幾乎是水最深的地方,
根本無法判斷老師的能力好壞,
也根本沒有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藝術能力。
看到很多藝術老師,
只會讓孩子照著畫,
每個孩子畫得都一樣,
還不讓孩子自己發揮和創作;
孩子的作品畫得很「好」,
其實都是老師幫忙改出來的;
藝術老師看上去一點藝術感都沒有,怎麼影響孩子的藝術美學感知力呢......
這幾年我在孩子的藝術培養道路上,
幾乎沒有走過彎路,
沒有參加過藝術培訓班,
沒有學過畫畫,
可是小米童鞋對畫畫的熱愛依然不減,
創造力越發強大,
即使不是那麼完美的作品,
也總是充滿靈氣和自我的表達。
我是怎麼做到的?
以下是這些年來我收集到的,
跟孩子實踐過的,
國外很多藝術老師是如何引導孩子學藝術的理念和方法,在這個給大家一一總結!
藝術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在孩子小的時候,
我們更應該注重藝術感知的過程,
而不是結果。
讓孩子盡情的玩顏料,
讓孩子用身體去感受色彩,
讓他們接觸更多的材質和創作工具,
讓他們理解藝術沒有好壞,沒有對錯,
讓他們明白,原來藝術就是無限可能。
拓印的時候,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法,
沒有規則,也不需要整齊,
但孩子能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讓孩子用身體去體驗顏色的美好,
哪個孩子不愛用手用腳去接觸色彩,
手髒了,衣服髒了,可以洗乾淨,
但失去了對藝術的好奇,
是補也補不回來的。
讓孩子理解,任何東西都可以藝術好工具,
藝術能讓一切變得可能很有趣。
藝術這件事必須很有趣
藝術之所以重要,
就是因為它能讓生活變得更有趣,
它能激發人們的創造力,
它能讓人驚嘆,讓孩子歡呼,
它能讓生活更美妙,
所以,對孩子來說,
藝術就應該是有趣的,
枯燥不好玩的藝術課,
怎麼能讓孩子感受這種創造力呢?!
用松果變成栩栩如生的小老鼠,
不僅好看,還充滿童趣。
這就是讓人一看就喜歡的藝術。
孩子自己創作的房間門牌,
不僅好玩,還表達了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這樣的藝術創作,
哪個孩子會不喜歡?
看,時尚也是一種藝術,
自己創作的各種美麗涼鞋
這是未來時尚設計師的靈感來源!
小豬的鼻子是不是太逼真的!
對,酸奶罐變成大鼻子,
這個創意讓每個孩子都會喜歡吧!
用吸管吹出愛的髮絲,
每個孩子都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髮型!
用最簡單、最意想不到的材料來創作
好的藝術老師,
能用任何材料來創作,
生後中每天都常見的東西,
隨手就能變成藝術作品,
這對孩子的意義,
就是讓他們明白,
藝術需要的不是華麗的材料和工具,
而是一個擁有超級藝術思維的大腦,
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個熱愛生活的心靈。
你看,用紙板都能創作出的藝術作品,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能做到,
都能做得獨一無二。
用各種木片、雪糕棒
拼搭出的金魚,
甚至還能加上更多你隨手可得的好材料。
這是我超級喜歡的創作!
吸管加上毛毛棒,
就能做出可以隨意造型的小人,
是不是太有意思了!
哈,橘子皮也能變成好看的手鐲,
戴在手上會不會有特別的香味呢?
從舊雜誌上剪下五官的各個部位,
然後創造一個新的表情包吧!
你猜對了嗎?
這個在雞蛋紙殼上的創作,
居然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有趣效果。
和自己相關的藝術靈感來創作
對孩子來說,藝術創作如果能和自己相關,
那麼創作起來也會如魚得水,
更容易激發自己的思考和表達。
所以很多國外的藝術老師,
都會先讓孩子從「我」開始創作,
因為這是他們最熟悉的創作靈感。
比如,把自己的名字做成立體造型的藝術作品,這個並不難,還結合了STEAM的學習方式,你會發現,這樣的藝術創作,
每個孩子都能完成,
100個孩子會有100個創意,
絕對沒有撞車,
也不需要臨摹,
但每個孩子都會為自己的作品而驚嘆。
如果我是超級英雄,
那麼我會怎麼樣裝扮自己呢?
創作正在浮潛的自己,
在水下看到了怎樣的風景,
把自己的照片變成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是非常有意思的創作方法。
來,給自己畫半個臉的自畫像!
這個太好玩了!
我有一張圓圓的大臉!
來,拍張照片吧!
用創意方法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
很多父母說,
孩子總說不會畫怎麼辦?
雖然說每個孩子天生都是藝術家,
但我們成年人的種種偏見,
總是不斷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我們並不需要教孩子畫畫,
你要先把他們當作藝術家來看待,
然後給他們一些創意的靈感,
激發他們心裡那些創造力的火花,
就足夠了!
下雨了,畫一個撐著傘的小人吧,
是不是特別美妙。
喜歡深海魚的孩子們
都能用舊紙板箱來創作一條條顏色鮮艷的深海動物哦!
這樣的創作,
根本不需要太多畫畫技巧,
只要你對深海魚有一點認識,
都能畫出來,
但是顏色和紋理的繪畫,
是很多孩子不用教都會畫的,
這些都是最好的創作靈感。
簡單的花朵創作,
稍做靈感,
就變得立體又豐富。
你也許只會摺紙船,
那你有想過把你折的紙船,
變成有趣的藝術作品嗎?
瓶子裡的昆蟲,
只需要你動動手指,
就能輕鬆創作出來,
自己都會驚訝吧!
夏天的時候,
記得來一杯好喝的自製果汁,
或者創作成一張最適合夏日的生日卡片!
用故事和繪本來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
你知道嗎?
這個世界有很多事物可以幫助孩子激發藝術靈感,比如繪本和故事。
我們和孩子讀那麼多繪本,
難道就沒有想過,
把繪本和故事作為最好的藝術教材?
這是一起出門去海邊度假的故事。
這是相機里的照片故事。
這是給你一個小黑點,
你會創作出怎樣的畫呢?
這是聖誕老人的故事。
這是地下王國里螞蟻世界的故事。
這些藝術創作,
並不是孩子們特別會畫畫,
而是我們用故事激發了孩子的創作熱情。
用自然來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
我一直一直不斷跟大家說的,
自然是最好的藝術老師,
因為一切最美的都在自然里。
大自然還有一個特點,
就是哪怕是最最簡單的東西,
都能發揮出無盡的創意可能。
比如樹葉就是最好的創作材料,
我們可以在樹葉上畫出最美的圖案,
是不是讓你腦洞大開。
我們還可以創作秋天的樹葉。
這些靈感都來自大自然。
我們可以用樹葉創作出秋天最可愛的太陽花。
我們還可以用樹葉來認識世界的顏色。
用藝術家來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
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偉大藝術家,
難道他們不是孩子最好的藝術老師嗎?
就算他們不能面對面教我們的孩子,
但我們可以從這些藝術家的故事和歷史裡感受藝術家的思想,
孩子能擁有自己喜歡的藝術家,
也能從自己喜歡的藝術家身上學到最棒的藝術思維。
我們這樣跟孩子講梵谷和他的作品。
我們可以把「星空創作成立體的場景。
我們可以跟康定斯基學習圓的藝術,
再自己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創意。
我們能夠和馬蒂斯學形狀的藝術。
孩子可以創作自己的「尖叫」。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想法來創作Keith的鮮明特點。
用世界文化來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
這個世界的藝術是豐富多彩的,
多元藝術讓世界更有趣,
孩子可以不出家門也能體驗世界藝術,
但國外的藝術老師首先會讓孩子體會不同國家的文化,跟孩子講各種民族的故事,
和藝術背後的對歷史的理解,
然後才會讓孩子來創作各種風格的藝術作品。
比如把世界帶到自己家。
在了解了印度的文化之後,
來創作一個hanna手繪吧~
這是摩洛哥帶來的的藝術靈感。
非洲大草原的落日。
波蘭民間藝術帶來的創作火花。
印第安圖騰文化。
用科學來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
科學家能不能教孩子藝術?能!
那藝術家能不能教孩子科學?能!
當藝術和科學不分開的時候,
藝術變得更有趣了,
而講科學變得更美了。
用藝術來創作氣象環境。
用牛奶來畫畫,色彩還會跳舞。
用剪紙拼出地質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