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群主被告,法院宣判

2022-08-28     貴州都市報

原標題:「吃瓜群」群主被告,法院宣判

「吃瓜群」群主被告,法院宣判

群內發消息「吃瓜」

群主被判賠錢道歉

近日

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

公布一起

名譽權侵權案件

2021年12月,一條關於上海某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之間非正常交往的附圖八卦,在奉賢區社交媒體網絡平台傳播開來。「A媽媽」在孩子班級微信群中發布了老公與「B媽媽」之間非正常交往的言論,引起廣泛關注。

被告王某看到該消息後,發現「B媽媽」在微信群中備註的孩子「B」,與自己班級里的某位同學同名同姓,便誤以為「B媽媽」就是該同學的母親——原告李某。

王某將李某照片發至近500人的微信群內 來源:上海奉賢法院

隨後,王某將李某的照片發送至以其為群主的、近500人的微信群中傳播。該條信息迅速發酵,導致眾人均認為原告李某就是事件中的「第三者」。

後經雙方確認,李某與「B媽媽」並無關聯。

王某、李某的部分聊天記錄截圖

庭審中,被告王某辯稱,自己的行為確實有錯,同意在朋友圈和「微奉賢」公眾號上發布道歉聲明,但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失費和律師費金額過高,只願承擔部分。

上海奉賢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兩個。

其一,被告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對原告李某名譽權的侵害?

法院認為,本案中,被告作為近500人的微信群主,出於看熱鬧的心態,發送四張涉事聊天記錄截圖,主動引起話題討論,並未經核實,擅自將原告照片發至微信群內,未盡到謹慎的注意義務,主觀上存在過錯。

被告的行為直接將事件指向原告本人,誤導群內成員以為原告即涉事「第三者」,已經明顯超出自由表達的合理限度,在一定程度上貶低原告人格,降低了原告的社會評價。

後被告雖予以澄清,但是考慮到涉案微信群的人數眾多、網絡空間的快速傳播性特點,被告的侵權行為必然會給原告的個人名譽造成負面影響,也會給原告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和損害,故法院認定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

法院認為,本案中,被告作為近500人的微信群主,出於看熱鬧的心態,發送四張涉事聊天記錄截圖,主動引起話題討論,並未經核實,擅自將原告照片發至微信群內,未盡到謹慎的注意義務,主觀上存在過錯。

被告的行為直接將事件指向原告本人,誤導群內成員以為原告即涉事「第三者」,已經明顯超出自由表達的合理限度,在一定程度上貶低原告人格,降低了原告的社會評價。

後被告雖予以澄清,但是考慮到涉案微信群的人數眾多、網絡空間的快速傳播性特點,被告的侵權行為必然會給原告的個人名譽造成負面影響,也會給原告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和損害,故法院認定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

其二,侵權行為成立的前提下,被告王某應承擔何種侵權責任?

本案中,原告提出要求被告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奉賢」公眾號上面發布道歉聲明的訴訟請求,基於被告自認其發布的微信內容不實,且同意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法院予以准許。

被告的侵權行為損害了原告的名譽權,必然會給原告帶來一定的精神痛苦和損害,故法院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失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本案中,原告提出要求被告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奉賢」公眾號上面發布道歉聲明的訴訟請求,基於被告自認其發布的微信內容不實,且同意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法院予以准許。

被告的侵權行為損害了原告的名譽權,必然會給原告帶來一定的精神痛苦和損害,故法院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失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綜上,上海奉賢法院判決:

被告王某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奉賢」公眾號向原告李某公開發布賠禮道歉聲明,保留三天不刪除;若王某未履行上述判決主文確定的義務,則上海奉賢法院將依李某申請,選擇在本市任一市級報刊上刊登相關的賠禮道歉聲明,產生的費用由王某負擔。

上海奉賢法院根據案件實際情況, 酌定被告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律師費4000元。

判決後,王某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現本案已生效。

來源

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奉法尚賢

編輯 皮亞丹

編審 趙宏斌 鍾俊怡

文章推薦

貴陽此處BRT道嚴禁占用!已有車輛被抓拍處罰

賣5斤芹菜被罰6.6萬?國務院督查組質問當地領導

看貴州都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4a6a4b49fbc4b7ba33250456c05e7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