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民族風情,異國情調的國門,姐告口岸

2020-01-10     獨往者

來到瑞麗當然要去莊嚴的國門瑞麗口岸去看看。瑞麗口岸目前中緬邊境口岸中最大的口岸,其東、南與緬甸棒賽、木姐、南坎三個城市相毗鄰,東有畹町經濟開發區國家一級口岸,西有章風二類口岸。瑞麗口岸是一個集旅檢、貨檢、貨場、邊貿管理為一體的具有現代化管理功能的綜合性聯檢查驗中心,是雲南省乃至大西南陸路口岸的重要口岸國門。


瑞麗口岸國門分別由三座宏偉建築組成,這三座建築相隔不遠,依邊境而建,中間為主國門,右邊為貨物通道,左邊為人員通道。瑞麗國門地處姐告邊境貿易區,因此也被稱為「姐告口岸」。姐告是傣語「舊城」的意思,相傳元末明初就曾在這裡建城,因此得名。姐告位於瑞麗市南 4公里處,瑞麗江的東岸,和緬甸的木姐鎮相連,邊境線長4公里,設有9座界碑。

瑞麗曾是勐卯古國的發源地,面積為102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達 80%左右,人口20多萬,是以傣族、景頗族為主的地區。中國與緬甸是山水相連的鄰國,瑞麗的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兩國邊民在這裡頻繁貿易、友好相處,是中緬兩國貿易的主要中轉站和集散地。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姐告還是一片荒涼的牧場。八十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邊陲,姐告也被批准為海關實行「境內關外」特殊監管的邊境經濟貿易區。1990年7月9日,國務院批准瑞麗口岸對第三國開放;1992年 6月國務院批准,瑞麗為邊境開放城市,享受沿邊經濟開發區政策。瑞麗口岸也成為外貿從業者關注的熱點,曾出現了「全國邊貿看雲南,雲南邊貿看瑞麗」的美名。邊貿的迅速繁榮帶動了瑞麗的建設,如今瑞麗已成為中國對緬貿易陸路通道最繁忙的地區之一。

瑞麗的姐告貿易區與緬甸木姐之間隔條瑞麗江有大橋連接,中緬友誼街就坐落在姐告中緬邊界靠近中方的一側,那裡有很多賣緬甸特產的店鋪,也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給人有萬商雲集之感。木姐(木姐本來是緬甸語的漢語音譯地名,本意為「繁華熱鬧的城鎮」之意)是緬甸撣邦北部的一個邊境城市,因中緬邊境貿易的發展現已成為緬甸一個繁華熱鬧的城鎮,也是緬甸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緬甸木姐與瑞麗的姐告口岸隔條瑞麗江通過瑞麗大橋相連,作為邊境橋上有邊防檢查站 ,從姐告去木姐,需要在邊防檢查站辦理手續。

由於瑞麗的特殊地理位置,使這裡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邊貿大門。因瑞麗口岸形成的中緬邊貿街呈南北走向,屬於典型的「一街兩國」式格局,在我國境內的一段街叫「中緬友誼街」,這裡的店鋪外觀具有濃郁的傣族、景頗族建築特色,一排排嶄新的民族商店和貨棚,擺滿了琳琅滿目的日用百貨及民族工藝品,使人看得眼花繚亂。街北側緬甸境內的一段稱做「白象街」,其風格多為典型的緬甸式建築鋪面,房屋上白下藍,一眼望去整齊劃一。白象街店鋪經營的多為緬甸盛產的玉石翡翠、珠寶等。在中緬邊貿街,可以找到在國際商業特區購物的感覺,人民幣、緬幣和美元在這裡是通用的。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瑞麗憑藉天然的地理區位優勢,逐步發展成了一個現代化的邊境城市,她拉開了與緬甸木姐距離,優異的經濟環境對緬甸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難怪緬甸人都想過來瑞麗生活經商,在口岸附近,緬甸人比例明顯超過國人。木姐的很多邊民來瑞麗這邊工作的,白天到姐告口岸做生意,晚上就回去,這裡也成了緬甸人的天堂。


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瑞麗的姐告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對緬貿易口岸,是中國對緬貿易陸路通道最繁忙的地區之一。口岸是開放之門,口岸是合作之窗,口岸是友誼之橋。到瑞麗就應該去姐告口岸看看,領略那充滿民族風情的莊嚴國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RkGnW8B8wMrh2LimR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