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我國境內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年代最新的火山群

2019-07-02     獨往者

又到了酷暑難熬的季節,想要涼快那就出發去黑龍江五大連池去尋求那片清涼。說起五大連池對我來講那是再熟悉不過了,離我曾度過青春年華的原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六團(現在的二龍山農場)也就是50公里的路程,近在咫尺。當年我們的思想比較單純儘管也曾有機會路過那裡,也知道那是個由火山噴發形成的著名地質景觀,那時卻沒有想到那裡去好好的看看,留下了一段遺憾。現在交通方便了,五大連池也因豐富的自然地質景觀成了著名的世界地質公園,有機會必須得彌補這一遺憾。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邊境城市黑河的南部。當年五大連池屬是「德都縣」建制,1983年成立原五大連池市,1996年原德都縣與五大連池市合併成立新五大連池市,劃歸黑河市管轄。2000年成立五大連池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由黑河市直屬管轄,也就是說五大連池儘管地處五大連池市,但其管轄權直屬黑河市,可見五大連池景區的重要性。

五大連地處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總面積為1060平方公里。五大連池火山群是由遠古,中期和近期火山噴發形成的。從200多萬年前至300年前的 200萬年中持續不斷火山活動,把這塊遼闊的平原塑造出千姿百態,景色壯麗,神奇優美的火山地質地貌景觀。最近的一次噴發是在1719年至1721年間,火山噴發的熔岩阻塞了境內的河道,形成五個相互連接的堰塞湖,蓮花湖(一池)、燕山湖(二池)、白龍湖(三池)、鶴鳴湖(四池)、如意湖(五池)組成五池相連,串珠狀的湖群。五大連池也因此而得名。

五大連池也是目前中國境內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年代最新的火山群,也是世界上少見的類型齊全的火山地質地貌景觀。五大連池的景觀帶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百萬年來的火山噴發形成了各種山巔火口、石海、火燒山、噴氣錐碟等火山遺址。多次的火山活動積累了不同的火山產物,熔岩、火山彈、火山渣、熔結集塊岩、集塊岩和火山角礫岩等。因此這裡被稱為是「天然火山博物館」、打開的「火山教科書」。

走進五大連池景區沿著架設在遍地火山石上的木棧道,滿目是各種形態的火山石十分壯觀。百萬年來的火山噴發形成了由14座有規則地排列的火山錐,讓人讚嘆的是這14座火山錐是有規律地排列,它受地殼深處的斷裂帶所控制。熔岩在斷裂帶的交匯處噴溢而出形成排列整齊的火山錐,這14座火山分東西兩組,每組有 7座火山。東組為莫拉布山、東焦得布山、西焦得布山、東龍門山、西龍門山、尾山、影背山;西組為南格拉球山、北格拉球山、臥虎山、筆架山、老黑山、火燒山、藥泉山。

其中老黑山是我國最典型火山之一,也是14座火山中最高最年輕的一座,海拔 515.9米,整個山體為黑色浮石、火山灰和熔岩堆積而成。山頂的火山口形似漏斗,直徑350米,深145米,火山口北側有兩個缺口,為火山熔岩溢出的通道。它是五大連池火山群中最年輕的火山,約在 300年前左右噴發過一次。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記載了這次噴發過程:1719年10月至12月的地震觸使了1720年1月14日的火山爆發,此後斷續的噴發直至次年5月28日停止。它是我國大陸目前最新最完整的火山口。

在老黑山有一條寬敞的步道環繞火山口而建,遊客可以環行一周。它的最高處,有一個圓台,圓台上標著四周各個方位遠山和湖泊的名字,站在這個圓台上,眺望遠處的湖泊和群山,可以很清楚的辨清五大連池和其他13座火山的位置。

良好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地質資源,妥善的保護措施使五大連池的火山群地質地貌保存完好,因此也獲得了: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國際綠色名錄、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自然遺產等聲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NTAMWwB8g2yegND21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