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分數將計入升學,難道也要給孩子報「運動補習班」了?

2020-09-25     父母堂

原標題:體育分數將計入升學,難道也要給孩子報「運動補習班」了?

教育部: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未來「體育老師生病了」「體育老師有事上不了課了」這樣擠占體育課的情況,要一去不復返了嗎?

9月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明確釋放信號:體育課不僅重要,而且未來還將必須布置作業。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發布會上表示:

「體育課和語文、數學、外語課一樣,體育課上教會了健康知識,教會了基本運動技能,教會了專項運動技能,不練習是掌握不了的。」

王登峰提到下一步學校體育教育改革舉措:在教學方面,將推動在體育課上教會學生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這項工作教育部已經開始在課標、教材和教改的試點方面作出部署。

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新聞來源:新華網)

此外,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到:

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

1

體育作業要來啦

家長吵翻了

消息發布後,家長們坐不住了,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家長認為,重視體育、布置體育作業,對孩子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肯定是有幫助的。

持消極態度的家長認為:這樣的話孩子的負擔更重了。

有思路比較清晰的家長提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孩子身體素質固然是重要的,但不應該以應試的形式,讓孩子來「被迫」運動

現在的孩子可太難了,要十項全能:既要文化課,又要孩子邁開腿;有時間刷題沒時間運動,有時間運動沒有時間刷題。

2

體育的地位

正在悄然變化

今後體育課在學校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以前語數外理化生歷史地理和政治,大家本來都瞧不起體育,現在好了,統統把體育課還給了經常「生病」的體育老師,以後誰還敢再說:今天體育老師「病」了!

體育課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也嗖嗖嗖往上竄,之後的培訓班,除了奧數、英語、樂器之外,會新增一項:體育培訓班。

據說,一些爸媽已經給娃報班補習體育了。

一位作為過來人的家長告訴各位中考新人爸媽: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孩子之外,體育必須報班!

「立定跳遠是有技巧的,引體向上是有技巧的,帶球跑更不用說是技術活,人家體育老師經驗豐富,一眼就能看出你娃發力點不對,早糾偏早領悟早拿百分,別埋頭傻練,這時候時間多寶貴,你娃天天三千米真的可以增強體質,關鍵是你娃有時間沒?娃文化課還嗷嗷待哺呢,1分1操場,體育少1分得多少文化課補啊,現在有少流汗多掙分的路,就問你走不走?」

不會吧不會吧!連體育都要上補習班了嗎?這屆小孩簡直是散財童子啊!

總之,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孩子們該動起來了!

之前有位北京海淀區的家長被人嘲諷,說你們海淀的孩子體育也報輔導班,是不是錢太多沒地方花了?

海淀家長回懟:體育真應該上個輔導班。跳繩最明顯,很多孩子學跳繩之前,跳幾個都費勁,上幾次課就掌握技巧,一分鐘幾十個沒問題。孩子自己瞎學,動作技巧不對,浪費多少時間和精力?羽毛球、游泳、籃球都是這樣,學幾次就能入門,就能比同齡孩子高出一截。

孩子自信了,人也開朗陽光了,生病還少了,對成績也有幫助,這不香嗎?

3

堅持運動

是『精英』教育的核心

體育教育,遠不止讓孩子「運動」這麼簡單!

有位家長說,根據TA多年認真觀察所見,各方面真正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孩子,體育運動能力都很好。

如果有關注留學動態的家長,那一定知道:很多世界一流的學校,都特別青睞運動能力好的孩子。在同樣的文化成績下,體育更好的孩子,錄取的幾率更大。

根據阿斯彭研究所的統計,美國有約3/4的適齡兒童參與至少一項有組織的體育運動,少兒運動市場的規模被認為超過170 億美元。

在美國,體育運動能力突出在申請名校時,是很大的加分項。比如,一名成績出色的高中運動員在某項運動上具備高水平競技能力,意味在經濟和榮譽雙重好處,TA可以獲得進入名校的機會,有可能改變人生軌跡。

就連忙到飛起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很少會缺席孩子的運動比賽,在他們心中,課餘運動比文化課更重要。

我們可以發現,在體育上有一技之長的人,他們在社會中也往往更脫穎而出。

俄羅斯總統普京,愛好柔道,擁有柔道黑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拉加德,曾為法國花樣游泳國家隊隊員;美國前任財長亨利·鮑爾森就曾是大學校橄欖球隊的明星球員;世界著名的金融機構黑石集團的創始人蘇世民,曾經是校長跑隊的隊員……

波士頓雜誌(BOSTON MAGAZINE)一個報告中指出,95%的企管高層都曾是高中或大學運動員。

一個長期堅持運動的孩子,TA可以收穫的,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增強,還有綜合素質的提高。

早在2018年,教育部體育司司長王登峰就曾透露,未來高考中,體育或許會按ABCD的等級計入高考總分。

今年7月,全國36所強基計劃高校發布的2020年招生簡章中,體育測試作為高考的必考項目。另有多所高校表明,體育測試優秀者,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體育不好,就有可能無緣985、211大學。

體育不好的話,大孩子影響的是高校入學,小孩子呢?竟然是三好學生都評不了!

北京的一位小學家長發帖抱怨:孩子年級前10,可竟然因為體育測評不達標,與三好學生無緣!

運動能力強、善於比賽,本身就反映了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水準。

一次運動,就是一次小型的社會體驗,孩子們能從中鍛鍊耐性、韌性、自信以及培養團隊協作力、領導力……

精英必備的性格品質,都能從運動中獲得。

體育,重心應該落在「育」上。通過體育鍛鍊在孩子們心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用體育鍛鍊的方式去引導教育,從而提高智商、情商,養成優秀的人格。

都說現在連興趣班都有鄙視鏈了,學琴棋書畫的看不上搞運動的,但有遠見的家長,比起給孩子上那些長大後很少用得上的課程,更願意花錢讓孩子去玩運動,因為運動可以鍛鍊身體、訓練毅力和耐力……好處多得數不過來。

當然他們也清楚,自己的孩子不會成為專業運動員,但他們知道,從體育運動中得到的東西,可以讓孩子受用一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E6xw3QBLq-Ct6CZ3R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