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板上釘釘,就怕孩子沒畢業我先失業!大齡打工人太難

2020-12-15     父母堂

原標題:「延遲退休」板上釘釘,就怕孩子沒畢業我先失業!大齡打工人太難

延遲退休這次真的要來了,無人帶娃、大齡打工人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

近日,在新華社授權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漸進式延遲是指每一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年延遲一歲。

隨著《建議》的發布,從過去的「研究」到如今的「實施」,標誌著一直以來熱議的「延遲退休」將從過去的紙上談兵層面,變成現實,未來5年有望落地!

老百姓們都急了,因為這事關部分60後、全體70後80後!而對還年輕的90後和00後來說,退休這件事聽聽就算了,可能要活到老、上到老……

1

「研究」變「實施」

真的要延遲退休了

目前我國退休制度,始於1951年2月23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男女法定的退休年齡並不一樣。

男性年滿60歲、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方可退休。從事特殊工作,如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性55歲女性45歲可退休。

延遲退休,是迫不得已,因為這是全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

2019年末,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

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388萬人,占總人口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跟2018年末數據相比,老年人口增加了439萬。

其實早在2012年,《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就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在「研究」了8年後,延遲退休這一次真的來了。

具體的延退方案還未出爐,業內討論較多的主要有兩種方案:

第一種是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把女性兩檔退休年齡統一到一檔,再同時延長男女退休年齡;
另一種方案是男女各自漸進式延長退休,女性延長步伐比男性快,最終統一男女性退休年齡。

來源:中新網

假如在近一兩年可以出台正式方案,在2025年落地實施的話,影響的是以下四個群體:

小部分的60後、大部分的70後、全體80後90後00後……都將受影響。

2

延遲退休的中國困境

從國家的角度、養老壓力來看,關於延遲退休美好的設想是:社會人口老齡化、平均壽命變長、社保也不夠用,延退的話能省幾年退休金,個人多掙點錢,是好事。

但現實是怎麼樣的呢?

對大部分的個體來說,網友們的想法非常一致:沒有人願意多干幾年。

「不管是鼓勵生育還是延遲退休,都進一步加大了人們的生活壓力,本來安安分分依法繳稅納稅過日子,突然某天被要求要多上幾年班來填補養老缺口,我做錯什麼了?」

雖然延退整體上解決了老百姓的養老問題,同時也帶來了更多其他問題:婚育、帶娃、健康、就業……

「無人帶娃」

媽媽or婆婆的退休時間是很多年輕人生孩子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別以為現在50歲的年輕奶奶外婆們退休的日子是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她們最重要的任務是給小輩帶孩子。

抖音上有一位年輕的奶奶,看了她一天的日程表,想想還是上班的日子好啊!

「兩個小孩24小時歸我……」

雖然大家都知道「隔代撫養」有弊端,老人們帶娃也不易,但家中如果沒有一位老人可以幫忙,小夫妻兩個很難正常上班。

然而如果延遲退休,很多未來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沒法帶孫子,這個局面或許影響的是——他們的孩子決定「延遲生育」,生育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大齡、高齡就業難」

在眾多對於延遲退休的反對意見中,比起年輕人關心的「無人帶娃」之外,更多的人擔憂的是:

延遲退休之後,青年人就業帶來了壓力,高齡還能不能找到工作

長期以來「女性40+、男性50+」一直被官方定義為就業困難群體,納入政府就業工作的考核目標。

但是因為年齡問題造成的就業壓力,其實更加低齡化,在35歲以上的「打工人」身上就開始了。

在就業市場普遍存在「35歲現象」,公務員和大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在招聘時,都將最高應聘年齡設置在35歲;

一些「大廠」在進行人力資源結構優化時,也會把35歲定為一個分界線。

大齡打工人就業真的太難了,35歲是一道坎,到了40歲+,那就是一堵牆,連菜市場都進不去。

還記不記得之前很火的武漢某菜市場,對進場菜販的年齡進行限制:超過45周歲的女性、超過50周歲的男性,不得進入該菜市場賣菜!

目前,非正規就業是大齡勞動者的主要就業方式。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Charles資料庫在2013年時,就「退休年齡的選擇」調查了18326名45歲以上居民,結果顯示:

在45歲以上群體中,只有3219人處於正常就業,且個體經營占比很大,且這些人群對未來工作的預期較為短暫,1125人超過3年,其餘大部分選擇兩年或不到一年。

年齡上漲、勞動能力身體素質下降,又沒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在此期間如果沒有工作,如何生存?大齡打工人都淚目了……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雖然現實很殘酷,但從國家發展和趨勢來看,延遲退休是不可避免的,只能不斷地去完善制度,讓延退方式更加合理、更加被群眾接受。

去年人社部也提出過一種新的退休方式——「靈活性退休」,更加尊重個人的意願。

比如實行領取養老金「早減晚增」計劃,讓人們可以自由地去選擇退休年齡,讓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的老年人實現其繼續勞動的願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hpaZnYBX2TYn2u-yy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