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就是扶正祛邪界的萬金油。

2020-04-21   Meshow

你心目中第一位的養生基本款是?


這一票我投山藥。


山藥,就是扶正祛邪界的萬金油。


經常被用來給祛邪力猛的虎狼之藥擦屁股,人家是很從容的,慢悠悠地給身體扶植起密密的正氣,決無留邪之虞。


無論是被虎狼之藥虐過,還是被風寒暑濕燥火、流感、抗生素等外邪虐過,還是僅僅是身子骨有點虛……


那種外邪已去,正氣的堡壘還未搭建好的時候,就可以請山藥來扶正了。


一個山藥補三個:脾肺腎。


它性味甘平,作用緩和,入脾肺腎經,為三焦平補藥。既能補氣,又能養陰,不寒不燥,補而不滯,為一味平補脾胃之藥。


  • 上焦呼吸道、咳喘久了必肺虛,要用;
  • 中焦脾虛,要用;
  • 下焦腎氣不足,腎不納氣,要用;


千萬別以為山藥只補脾,它是三個一起補的。


小孩子的體質特點,就是脾肺不足,腎氣未充,所以,容易受外邪侵襲,動不動就感冒。而山藥,天生就是小孩子的保護神。


所以,山藥有以下常規用法,也就不稀奇了。


山藥熬粥:能治小兒腹瀉


喂飯時間太久易食冷飯,小兒貪涼,不知不覺受了寒邪,傷於脾胃,就容易拉肚子。


張錫純治這類腸胃痢疾喜用山藥,可以煮新鮮山藥粥鞏固幾天,取其補脾厚腸胃,扶正祛邪之意。


用平淡的藥食兩用藥物來調和脾胃,治療各種小兒生長發育遇到的狀況,惟有山藥補而不膩,補中有消,麻麻們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小朋友不喜歡喝山藥水寡淡的味道,張錫純也提供了一個小方法:放一點白糖會吸收地更好,相當於藥引,直入脾肺。


山藥干煮水:感冒初起和感冒結束


在感冒初期,如果是外感風寒、著涼了,剛剛發現有一絲跡象,比如:流清鼻涕、打噴嚏……馬上用山藥干煮水喝,可以補足脾肺之氣,很快就可以平息這場感冒,輕鬆預防。


山藥干煮水喝

大人用50g,孩子用30g煮水,趁熱喝下,立刻睡覺捂汗,身體微微出汗即可,一般起床後就會活蹦亂跳的。


經常有朋友也會問到,一定要到30g嗎?是的,因山藥藥性和平,用量宜大,少則不易見功。


感冒後期,很多人覺得沒有症狀了,以為已經痊癒,往往這時正氣比較虛弱,一有涼風草動,很容易再次遭受外邪的侵襲。


此時可以用山藥干煮水,再繼續鞏固3天,培植正氣,杜絕感冒再來。


  • 小兒感冒剛好,有點咳嗽,有點肺虛山藥干煮水喝


  • 小兒痰咳,或者舌苔厚,就用新鮮山藥、山藥干五五配比,加到湯裡面試試看。


為生病不敢吃藥的孕媽媽保駕護航

快速復原


孕婦是一個很敏感的人群,不敢亂吃西藥和中成藥,感冒、生病了還要硬扛。


山藥干煮水,是一個很安全的法子。孕婦不管是受涼、感冒、咳嗽,趕緊煮一杯趁熱喝,培育自身的自愈力,增強正氣,抵禦外邪。


喝酒、嗝逆、嘔吐後,

熬煮一碗濃的山藥水,身體恢復很快。


宿醉,喝酒之後第二天臉色憔悴、眼乾咽干、感覺身體被掏空?


此時最好的,就是馬上煮碗山藥水喝,比平時要煮得濃一些,這么喝幾次,狀態就很快恢復正常。


山藥煮水,既能恢復脾胃之氣,又能養脾肺之陰,正是酒後最需要的。


山藥本身黏黏糊糊的,它更偏重養脾陰


  • 脾陰虛:手腳心熱、心煩、眼睛干、口乾、喜歡冷飲、嘴唇鮮紅、舌頭瘦小、且舌苔也比較干……


  • 脾陽虛:舌頭淡白,有齒痕;大便溏瀉,不成形;身體很容易浮腫;一動就出汗,氣喘,四肢無力,少氣懶言,不愛說話……


脾陰虛的人吃山藥,效果會又快又好。


但脾陽虛的人吃,就沒那麼明顯了,舌苔厚膩時,濕氣重,用山藥反而助濕。


那脾陽虛的人想用山藥補脾氣,同時又有點濕氣時,怎麼辦呢?


可以用炒山藥,燥濕的效果會強很多。


炒山藥做法

把山藥干放在鐵鍋里小火干炒,表面有焦黃時即可。用炒山藥煮水時藥味偏濃。


總結一下,山藥的最佳用法:


一般健脾宜生用,濕濁痰濕時宜炒用。


有一種身體的擰巴,是既陰虛又有濕邪


其實很多情況下人體就是這麼複雜的。


祛濕吧?會耗其陰;

滋陰吧?會助其濕。


這種情況,你一定要想起山藥啊。


山藥既滋陰養液,又扶脾益氣,利尿祛濕。這時候也是好用的。


山藥吃新鮮的好,還是山藥干好?


我覺得,在冬天它的出土季,就吃新鮮的,這個時間不長,也就是從霜降~立春。


一到春三月,新鮮山藥的活力會轉化為發芽的力量,冰櫃保鮮也會失去一部分能量。


所以,其他季節我傾向於吃山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