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期,也是出遊的旺季,儘管各處人山人海,大家還是忍不住去「添堵」,哪怕是回鄉探親,也要給孩子一個體驗的機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孩子旅行可以帶給孩子很多有趣的體驗和不一樣的啟發。
海邊是很多家庭暑期游的選擇,我們也不例外,這次選擇的是青島。
為了讓孩子與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積累,我們一起在閱讀中旅行,在旅行中積累。
作家張曼娟在書中提到她的經歷,「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所經歷的人和事物不一定是我們可以全盤掌控的,我們只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去解決問題,去平衡自己的心情。孩子在這樣的旅行訓練中,得到的養分和經驗,是在平時無法體會到的。」
帶孩子去旅行
1. 主題閱讀
出行前為了讓孩子了解目的地的人文、歷史、地理等信息,我找出一些目的地相關的資料或者書給孩子看,每次旅行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走向獨立也是一次寶貴的成長機會。
搜集了家裡涉及到青島的一些書,《中國地圖:跟著爸爸一起去旅行》、《中國:手繪中國地理地圖》、《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還有網上查閱到的一些青島的相關資料。
主題閱讀
青島相關主題閱讀
青島相關主題閱讀
2. 青島古建築明信片
在網上看過一個「跟著明信片去旅行」,覺得很有新意,買了一套青島的明信片。一方面讓孩子了解青島的古建築,一方面嘗試一下拍照的新意。
青島古建築明信片
3. 通過思維導圖整理思路
出發之前,通過主題閱讀和古建築明信片,孩子已經對青島有了初步的了解或印象,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思維導圖。在中心的小圓中填上目的地青島,然後在大圓里填上相關內容。可以是風景區、美食、對旅行的期待等。
和孩子一起製作思維導圖
4. 自己的行李準備
出發前必做的另一項準備工作就是準備行李,而其中至少有一半都與孩子有關。請孩子將她準備帶的東西一一列舉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提醒孩子需要攜帶哪些類別的東西,比如衣服、書、洗漱用品等,由孩子自己安排、搭配,將打算攜帶的東西分門別類寫在括號圖里。
將行李物品列舉出來還有一個好處是,出發前和旅行過程中,可以依照這份清單檢查有沒有遺忘或者遺漏,避免行李的丟失。孩子畫圖,我來幫她寫字。
孩子畫的行李圖
孩子的獨立需要媽媽一次次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吧,我們只要指導和補充就可以。
5. 歸納信息,根據興趣選擇景點、出行方式、路線
查看了青島的景點:棧橋、八大關、小青島公園、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天主教堂、德國風情街、第一海水浴場、第二海水浴場、金沙灘、海底世界、極地海底世界。
青島的景點
和孩子商量確定哪些是必去的,哪些是選去的,並列出形成計劃。
在地圖上找出各個景點,圈出來,規劃路線。
藉助流程圖制定行程計劃,既可以按日期列出大的行程模塊,也可以是旅行中某一天的具體計劃。
青島旅行路線圖
這份計劃應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以孩子為主角的計劃,或需要孩子充分參與的任務,才能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1.讓孩子帶路
坐火車時,讓孩子自己去取票,尋找車廂和座位位置。公交站、地鐵站看車牌。當然,這些都要鼓勵孩子去做,當孩子能夠自己找到時,及時地誇獎孩子,這樣孩子才有更大的動力。
還要注意一點,畢竟旅行是以放鬆為主,這樣的方式在旅行中偶爾使用,如果孩子願意的話就讓孩子去嘗試,如果孩子反感,也不要逼孩子去做,破壞了孩子旅行的興趣,那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孩子自己去取票
2.尋找明信片中的古建築拍照、觀察古建築
拍照主要是我完成,讓她找明信片,拍好後看看角度對不對。一方面是孩子對古建築的了解,青島的很多古建築很有特色,通過明信片來尋找拍照角度,也讓孩子嘗試一些從哪個角度能拍到好看的照片。
青島火車站
棧橋
花石樓
3.和孩子一起感受旅途中的美好
孩子每次看到大海都很興奮,也許是一直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整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從單調乏味的城市中走出來,看到大海真是備受感動。
《旅行是最浪漫的教養》一書中說:旅行是為了走得更遠,看得更多,讓生活更美好。
無邊無際的大海,快艇過後濺起來的水花,海灘上散落的貝殼,大海安靜的樣子,咆哮的樣子…… 和孩子一起感受這份美好,傾聽孩子分享旅途中的喜怒哀樂。
和孩子一起感受旅途中的美好
1. 用思維導圖記錄孩子的旅行感受
最後對整個旅行做個總結吧!跟孩子聊一聊,這次旅行和他預想中的一樣嗎?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其中他最喜歡、最不喜歡的景點是什麼?是什麼原因呢?覺得有哪些安排比較好?好在哪裡?
然後通過複流圖將經驗、教訓記錄下來。左側列出準備的因素,中間方框填寫實際發生的事情,右側列出這件事造成的影響。
下次旅行記得借鑑這些經驗、教訓進行改進。
旅途回顧
2. 手工製作
在海邊撿了很多貝殼,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將貝殼染色,做成各種顏色的貝殼。
用貝殼做手工
3.延伸閱讀
回來以後又讀了《神奇校車》其中的一本《有趣的食物鏈》和《深海動物》。
食物鏈,讓孩子對海里的生物感興趣,並畫出食物鏈圖。
孩子畫的海中動物食物鏈
很多人說,帶孩子出去旅行到底劃不划算,有人說,孩子這麼小,什麼也記不住,這不是花冤枉錢嗎?
我認為,孩子在假期中一定要去出去看看。因為,不僅路上看到的一切美景,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走向獨立也是一次寶貴的成長機會。
旅行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知名作家沈佳慧在《旅行,是最好的教養》中說過:「當孩子用自己的雙腳走出去、用自己的雙眼看世界,所帶走的紀念品,將會是一輩子都受用的無形資產。」
1. 帶孩子旅行是有必要的
帶孩子旅行,並不是認為孩子可以不用學習,不用讀書,光是到處玩耍,而是希望賦予旅行一個不同的風貌,把教育延伸到任何場景。
從旅行的各種觀察中,向別人學習待人處事之道;與來自不同背景的朋友的相處中,練習包容與尊重;和小動物美麗的邂逅,認識不同物種的生存智慧,從而更加懂得尊重生命......這一切,無須扮演陪伴者的我們多言,孩子自然能夠獲得最真實的體驗,並受到無形的影響。
把教育延伸到任何場景
2.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試著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整理行李、查閱書籍、搜集信息、取車票等,都可以讓孩子來嘗試,一次次的放手是孩子走向獨立的必經之路。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3. 主題閱讀,了解目的地
搜尋一些目的地相關的資料、書籍,讓孩子對目的地的人文、歷史、地理有一個了解。
進行一次主題閱讀
4. 藉助思維導圖,和孩子一起整理思路
從旅行前的行李、路線整理,旅行中的行程記錄,旅行後的心得感悟,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畫出來,讓孩子通過思維導圖來整理思路。這些內容都是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孩子們珍貴的體驗。分享幾種常用的思維導圖:
圓圈圖:我知道那兒
在中心的小圓中填上目的地,然後在大圓里填上相關內容。比如,那兒有名的風景區或名勝古蹟是什麼?氣候如何?地形地貌如何?有什麼美食?甚至他對這次旅行有什麼期待,都可以填在大圈裡。
思維導圖:圓圈圖
流程圖:我們的行程計劃
藉助流程圖制定行程計劃,既可以按日期列出大的行程模塊,也可以是旅行中某一天的具體計劃。這份計劃應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以孩子為主角的計劃,或需要孩子充分參與的任務,才能更好的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啊!
思維導圖:流程圖
括號圖:我的行李
出發前準備行李,請孩子將他準備帶的東西一一列舉出來吧!
思維導圖:括號圖
複流圖:總結與回顧
最後對整個旅行做個總結吧!跟孩子聊一聊,這次旅行認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孩子的心得、感悟等。
思維導圖:複流圖
思維導圖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棒的啟蒙工具,鼓勵孩子儘量用圖畫代替文字。用思維導圖記日記,一方面符合孩子的年齡段,還可以從圖畫中理解導圖的含義,有邏輯地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更細緻地觀察周遭事物。
5. 旅行還是以放鬆為主
當然,旅行的主要目的還是放鬆,這些旅行之中的閱讀、拓展都要在孩子感興趣的前提下進行,鼓勵孩子參與但不要逼迫孩子完成,否則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和孩子一起放鬆
每一次旅行,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成長,當她像大人那樣辨得清方向,看得懂地圖,記得住景點名,能查閱書籍尋找答案,這對於孩子來說,潛移默化中的成長讓孩子受益無窮。
我們大人要做的就是幫孩子過濾掉無用的信息,介紹幫助他找到事物內在的規律,學習思考問題的方法和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的注意力也慢慢從如何讓孩子成長變成如何先讓自己成長,要努力讓自己變成可愛的媽媽。而一起旅行,是讓我在孩子眼中變得更可愛的最好方式之一。
每一次旅行,都是我們和孩子無比珍貴的回憶。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刻都發生著我們不知道的有趣的事,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次去往另一個未知世界的旅行吧。
我們一起努力看到更多,感受到更多......一起成為一個敢於追夢的人!
樂陪娃,家有小學生,分享育兒心得,家庭教育經驗。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抱團成長。